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易达信息科技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依依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丨改革纵横
新闻中心
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丨改革纵横
发布时间:2024-12-18        浏览次数:5        返回列表

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丨改革纵横

当前,在高校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又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企业“招工难”问题因人口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不协调,并在疫情后的经济快速复苏期凸显,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十四五”期间就业工作的重点难点。

一、“招工难”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仍面临巨大压力

 

企业“招工难”问题引起人们关注始于21世纪初,主要出现在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地区。之后,逐步扩展到中西部地区,湖南、四川、安徽、山东等劳务输出大省也开始相继出现用工短缺问题,并在全国范围内上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及时控制住了疫情,经济快速复苏,外贸企业订单剧增,在沿海的工业和外贸大省,很多企业普遍反映存在“招工难”问题。国家统计局最近做的一项包括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将招工难视为企业最大问题的企业比例高达44%,创近几年来新高。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仍然受到社会普遍关注。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放缓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下降趋势明显。2020年疫情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从2015届的93.4%逐年下探至2020届的89.0%,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从2015届的91.6%下探至2020届的90.9%。其中,受雇工作比例下降幅度更大,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达到909万人,比上年增加35万人,尽管在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市场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行情明显回暖,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全国城镇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居高不下。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076万人,比上年增加167万人,总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21年四季度高校毕业生景气指数(CIER)降至0.88,环比下降0.36,同比下降0.48。这是该指数自疫情暴发以来的次低点,仅略高于2020年二季度0.79的最低点,说明2022届高校毕业生秋招竞争激烈,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

二、“招工难”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增大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快速增长,2022届毕业生规模总量突破千万,为历史最高,增量达到167万人,为往年增量的4~5倍。且新增的100多万首届高职扩招生,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等。此外,再加上留学回国人员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2022年求职毕业生存量、增量叠加,劳动力市场上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人数将再创新高,总量压力明显加大。而在需求方面,受持续演变的疫情和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影响,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用人单位需求比前几年有一定幅度减少,小微企业的招聘意愿有所下滑。据调查,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届本科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的受雇工作比例分别比上一届下降4.2个百分点和11.9个百分点。2020届毕业生受雇工作比例的大幅下降,说明单位接纳就业的容量因疫情大幅减少,疫情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严重影响。加之2021年部分行业发展遇困和监管政策加强,特别是教育、互联网平台、地产、汽车等一些原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较大的部分行业企业招聘需求出现下降。同时,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平台中小微企业经营用工调查分析报告(2021年四季度)》显示,2021年四季度有1/3的平台中小微企业存在减员情况,其中超八成企业是因为订单减少主动裁员。有47.6%的企业在整个2021年度没有招工。2022年一季度有校招意愿的企业比例仅占8.2%,比上季度预期下降1.6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作为市场就业主渠道校招意愿不强,导致毕业生就业总量供需矛盾增大。

(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与劳动力供给不协调

我国虽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阶段,但调整速度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和落后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不论是在制造产业还是服务行业,劳动密集型低端行业比重大,对低端劳动力需求大,企业招工难和用工荒也主要集中在这些部门。20世纪初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后,城市“两后生”(即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学生)大幅减少,劳动密集型一线就业岗位短缺主要由农村转移劳动力来补充。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为“有限剩余”,加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外出就业农民工数量减少。这两部分劳动力供给变化,使得部分行业企业招工难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岗位数量大于求职人数。与此同时,受企业低成本不合理的招聘用人管理模式、企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零工经济等新型就业对传统行业就业的虹吸效应等因素影响,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制造企业一线岗位工人和技能工人短缺的问题愈发突出。从人社部公布的排名前100位的短缺职业目录看,供需短缺职业主要分布在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如营销员、保洁员、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等)、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如车工、焊工、缝纫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等)和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如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他们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低技能一线员工和专业技术人员。而此类岗位或收入报酬、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对高校毕业生不具有吸引力,或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技能也不满足企业要求,出现了供求错位。尽管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相对冗余的高校毕业生并不会自动填补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岗位,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又越来越高,最终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长期并存的现象。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市场需求不匹配

首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接轨不够紧密。目前,高校侧重于传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锻炼重视不够,培养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偏多,应用性、技能性人才偏少。而社会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都是有限的,更需要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才,技术人才短缺是企业招工难的主要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其次,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学生所学非用人单位所需。目前还没建立起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许多地方高校对市场需求信息跟踪分析意识落后,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变化。一些多年就业红牌和黄牌的专业还在大量招生,造成一些专业学生毕业即失业。再次,连续多年的扩招和高校严进宽出的管理制度,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较之前下滑。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和市场需求不一致

从求职期望看,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城市、行业、单位类型、薪酬等方面的期望与劳动力市场实际能够提供的招聘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例如,BOSS直聘研究院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显示,在行业选择上,2021年毕业生最关注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7.7%)、批发和零售业(17.2%)、教育行业(1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9.0%),而春招季应届生招聘规模同比增幅最快的三个行业为新能源/环保、农林牧渔、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增幅分别达到225%、115%、104%。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中国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状况报告》显示,2021届毕业生月薪超万元的期望比例(36%)和实际比例(15%)相差21个百分点。此外,“工作地点”成为高校毕业生求职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考量,2021年毕业生认为就业“工作地点”很重要的占比达到74%。高校毕业生求职集中在一线、准一线和二线城市,三线四线城市的求职人数相对较少。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年三、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指数呈现出新一线、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依次递增的趋势,三线城市的就业机会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五)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求稳心态加剧

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心态更加求稳,倾向于报考公务员,选择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民营行业龙头企业。智联招聘《2021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29.8%的被调研应届毕业生认为“大环境不好、求稳更重要”,比上年增加10.3个百分点。42.5%和11.4%的毕业生认为国有企业、国家机关是求职的首选,分别比上年增加6.6和5.8个百分点。前程无忧的《2021中国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状况报告》显示,39%的受访毕业生最青睐国有企业就业,高于2019年(29%)和2020年(35%)的这一调查数据。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高校毕业生入职体制内单位。近年来研究生和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的急剧增加也说明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求稳。2021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10.6%,报录比从5年前的3∶1逐步扩大到现在的接近4∶1。2022年度国家公务员招考中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达到68∶1,高于2021年54.5∶1的招录比。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点,关系国家未来的竞争力,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政策覆盖范围、涉及内容、出台时间、扶持力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针对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市场化就业为导向,加强宏观调控,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归根到底需要坚持市场化就业导向,在高质量发展中依靠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创造高质量就业岗位。当前我国经济复苏还不稳固、不均衡,但经济运行稳中求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级政府应坚持就业优先的宏观战略,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的首要位置,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宏观调控。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对传统低端制造业的提质升级,扩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提供更多符合毕业生需求的高质量就业岗位。继续实施助企纾困稳岗措施,通过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方式鼓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同时,校园招聘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开放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工作,对中小微企业组团打包如HR联盟等形式招聘进行鼓励和宣传,提高中小微企业的社会认知度,帮助他们招聘到合适的学生,为高校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从供求两个方面形成合力,拓宽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渠道

继续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扩大专升本规模,通过政策扶持鼓励青年应征入伍,拓宽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渠道。针对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以高职毕业生为主的特点,可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继续深造学业。全力开发落实政策性岗位,开发研究助理岗,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招聘岗位优先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习制度,加大就业见习规模,锻炼并提高青年实际工作能力。鼓励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人才长效管理机制,重视人才培养,增加人才储备。建议高校提前向社会发布学科专业结构、培养规模、培养情况,方便用人单位了解,有针对性招聘人才。

(三)鼓励创新创业,支持与规范并重推动新业态就业

针对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下降的现状,持续开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通过深入推进公平环境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实践,便利创业融资,提高毕业生创业积极性和创业就业能力。支持毕业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理想抱负。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物联网,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挖掘新业态中的就业机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新创业。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新业态就业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积极研究探索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减少高校毕业生顾虑,拓宽其就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多种形式灵活就业。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保费缴纳、薪酬等政策制度,提高灵活工作对青年的吸引力。

(四)加强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引导调整就业观念,实现基层就业

建议高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引导毕业生尽早认知职业世界,认清形势,进行自身精准定位,理性对待自己,摆正就业期望值,树立明确的价值目标,保持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树立健康的择业观,积极参与求职活动。加强宣传和引导,结合当前国家正在实施的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皖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将个人职业追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建设,推动二、三线城市挖掘城市潜力,发展城市特色,吸引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发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三支一扶”政策力度,提高补贴、贷款标准,畅通人才流动通道,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欠发达地区就业。

(五)整合资源信息,强化精准就业服务

完善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建立国家级—省级—校级就业联盟,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电子档案,包括个人学业信息、实习情况、兴趣爱好和职业目标等,打破就业信息壁垒,共享就业指导资源,形成全面、有效的就业大数据。整合行业资源、提供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打通青年就业创业的信息渠道。客观研判就业市场和各行业的人才供需趋势,做好信息传递和沟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就业机会流失。全面摸底毕业生就业期望,精准开展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定制专属生涯发展建议报告,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动态追踪机制。通过数据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求职需求,为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指导,推送毕业生感兴趣的岗位信息,提高岗位供需匹配效率。打造一体化的高校就业服务平台,加强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就业数据的对接,提高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精准性,推动就业服务的精准化。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的监测,建立失业风险预警机制。

(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结构,推动高校教育和产业需求相适应

从国外经验看,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通过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引导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行为。目前国内缺乏人才需求预测体系,建议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加强这方面的基础工作,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人才需求预测,超前布局、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将专业建设和就业工作统筹规划,以产业结构和用工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高校招生规模和招生结构。增加应用型人才招生比例,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的政策扶持,充分调动高校、技工院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加强行业需求规划,由少及多,由粗及细及时编制并更新行业的人才需求类型和数量,建立人才需求预测的长效机制,为高校专业设置提供支持,推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体系。高校应加强对产业调整、行业发展的敏感度,主动加强对相关产业结构变化、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和用人标准的对接。

(作者莫荣,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胡秀荣

欢迎关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