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乃民本之本。就业关乎个体自我价值和家庭幸福的实现,以及社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也逐渐关系到青年群体的整体发展和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
近年来,“缓就业”“慢就业”“懒就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问题。从宏观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影响;从微观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受个体家庭资本、个人发展机遇和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从笔者多年就业指导的经验来看,在微观层面,应从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予以关注,根据大学生总体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情况开展指导与服务,提升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实效。
一.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
就业意愿是指大学生对自己毕业后发展的规划和期望,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因素。根据个体发展的差异,就业意愿有强弱之分。就业意愿强的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强、主动性强。就业意愿弱的大学生,自我定义模糊、自我成长性低。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条件,开展求职工作,最终落实去向的一种能力,它是个人能力在就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就业能力也有强弱之分,就业能力强的,能够迅速把握就业市场方向,找准定位,很快落实就业;就业能力弱的,在信息搜寻、简历投递、面试等方面容易走弯路,碰壁概率大。
根据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强弱,可以将大学生就业群体分为四类人群。分别是就业意愿强、就业能力强的“双强”大学生,就业意愿弱、就业能力强的大学生,就业意愿强、就业能力弱的大学生以及就业意愿弱、就业能力弱的“双弱”大学生。
二、大学生就业的四种类型
就业意愿强、就业能力强的大学生,往往是大学生群体的先锋,他们较早锚定了发展方向,通过大学四年积累了较好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这类学生可能会过度焦虑,在就业季来临之前,会早早陷入对未来不确定的焦虑当中;也可能会遇到“幸福的烦恼”,即offer太多,最终不知道选择哪家。
就业意愿弱、就业能力强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在大学生群体中属于中间层。与卓越的佼佼者相比,会略显平庸,但在就业市场中仍有一定的竞争力。然而,这类学生的弱点在于就业意向弱,往往在就业季中选择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或者走马观花、好高骛远,迟迟找不到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定位,属于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能力较弱的群体。他们对于自己适合什么、想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缺少清晰的认知。他们也许在就业市场中能找到工作,但也很容易放弃,又或者是一会儿选择升学,一会儿选择就业。就业意愿弱使得这类大学生容易错过就业的黄金期,也容易在就业市场中受挫。
就业意愿强、就业能力弱的大学生属于“有心无力”的人群。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他们与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都强的毕业生同台竞争,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然而,对于这类有就业内驱力的毕业生而言,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就业意愿弱、就业能力弱的“双弱”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难点,也是推进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中最需关注的对象。这类学生大多在大学生涯规划初期比较迷茫,自信心不足、适应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弱,往往还伴随着家庭困难或者心理困难。根据笔者梳理的历年就业情况以及对毕业后学生的追踪发现,这类“双弱”的大学生,在毕业后常常会延续大学的生存模式,没有固定职业,游走于社会各个领域,或者依赖家庭的扶持。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多年,甚至没有高校和家庭的支持,社会适应能力会逐渐减弱,持续产生就业排斥,严重者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帮扶和社会组织救援的对象。对于社会而言,产生“双弱”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妨碍了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是家庭的损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大学生就业四种类型的指导策略
对于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双强的学生,高校教师需要做的是帮助其分析整体形势,把握就业整体节奏,坚定信心;运用生涯工具如决策平衡单等,帮助其实现人职匹配,落实心仪的去向,预防其过度焦虑或紧张;同时也充分发挥“鲶鱼效应”,加强其就业事迹的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氛围。
对于就业意愿弱而就业能力强的学生,本质还是要帮助这类学生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即清晰了解自我,找准自身的定位,选择自己所爱所长。这需要高校在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前期,通过生涯测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实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不断与外界的碰撞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时,高校需畅通心理咨询和生涯咨询渠道,最大限度让学生厘清自我,同时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谈心谈话,推动其完成自我实现。
对于就业意愿强而就业能力弱的学生,需要设计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增加诸如模拟面试、我是HR等体验性和感受性强的课程设计环节,加强就业信息搜集、简历制作、结构化面试、面试礼仪等实用性和应用性强的指导。借助依托名师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生涯工作室等,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过程性指导,丰富大学生的职业体验。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要鼓励其多尝试,在就业市场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实战实训快速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对于就业意愿弱和就业意愿“双弱”的大学生,应遵循先提升就业意愿再提升就业能力的路径,加强对这类学生的育人指导和个性化的关注。在生涯规划初期要通过生涯指导、心理健康、大数据排查等方式,提前识别这类人群,推动其建立良性的自我认知;鼓励其多与老师学生沟通,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加入竞赛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相对于可视化的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在就业指导与服务更不容易被识别和解决。一个大学生就业意愿强,则更愿意接受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帮助,也更愿意主动寻找就业资源,能够短期内快速提升就业能力。而就业意愿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在就业场上的具体呈现,是内驱力的具体化,其呈现形式多样复杂、有隐蔽性和长期性,对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影响更为深远。从微观层面看,在就业指导与服务中,要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从系统和战略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意愿的总体特点,优化顶层设计,协同各种力量,从大学生入校初期,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能力,从而为就业意愿变强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