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炫耀自己的人最无知,为人不可太精明是处世的第一妙招
文/诗绿凤
曾国藩是清朝晚期一个有着军事家、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等美誉的伟人。
曾国藩因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维护了满清统治而得到朝廷重用,受到重用的曾国藩从此开启了人生的成功模式,有了很多卓越的建树,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中国有了第一艘轮船,有了第一所类似今天的军事院校,当时称之为兵工学堂。
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清朝开始取消闭关锁国的政策,开始走出国门,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一个功不可没的伟大开拓者。
因此,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纵观曾国藩的人生可谓一路开挂,享年61岁,相教于那时落后的医疗养生条件而言,活到那个岁数已经算是高寿了。
台湾著名的中国古代文化专家南怀瑾先生,对曾国藩有很高的评价,他在名著《论语别裁》中说:“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它所包含看相的理论,不同其他的相书。”
《曾国藩家书》很多人熟知,而《冰鉴》更是曾国藩学问的精华,此书集中国古代相术之大成,将古人相术之精华悉数囊括其中,有人把曾国藩称之为观人识人的一代宗师。
《清史稿.曾国藩传》更是给了曾国藩很高的评价:
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冰鉴》文辞简洁洗练,清雅端丽,字字珠玑,读来琅琅上口,不但像诗一样优美,更让人找到了观人识人的智慧,不可多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值得细品研究。
事实上,曾国藩的人生道路如此成功顺利,与他自创的一些为人处世的学问是分不开的,被后世人称之为曾氏止学。
曾国藩之所以功成名就,又不惹人显眼而顺利一生,关键得益于一个字:止。
曾国藩时时以“止”字为行动之本,从反面考虑问题,绝不越雷池一步,更不张狂,该收则收,始终把自己停在一个安全的区域中,求得最大的人身保险。
曾国藩认为,炫耀自己的人最无知,为人不可太精明是为人处世的第一妙招。正是曾国藩的这两个人生观点,使他在排挤汉族人的清朝朝廷中不被排挤反被重用,成为朝廷中的佼佼者。
曾国藩认为:凡爱显耀自己的人,总有三个毛病:一爱吹牛、摆威风、抖能耐,甚怕别人不知其名,不知其猛。
曾国藩认为此等显耀之病是一个人不能成大事的关键原因,因为他们目中无人,自然别人目中无他们。所以曾国藩竭力主张一定要止住无知之傲,学会收敛自己。
曾国藩是武将起家,杀人自然无数,为人所恨也就自然而然,曾国藩似有所知,他便写信告诫自己的弟弟,不要显耀自己,“吾兄弟当于极盛之时做衰时设想,总以不干预公事为第一义。”
为了让弟弟收敛自己的傲慢,曾国藩用了一个苦肉计。一天,趁弟弟熟睡,曾国藩拿一个锥子猛刺向其弟大腿,弟弟疼得直叫,曾国藩趁机追问:“吾只用锥刺了你一下,你就痛死了,你杀人家,人家痛不痛耶?”
俗话说人教人教不乖,事教人才教得乖,才会让人长记性,曾国藩用这个锥心刺骨的苦肉计让傲慢的弟弟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让他一下子警醒,从此为人有所收敛,态度变好了。
曾国藩的另一条为人处世的观点认为,一个人为人不可太过精明,曾国藩认为,“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不精。”
其实曾国藩的这个观点与郑板桥的“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意思相同。曾国藩与郑板桥可谓英雄所见略同,都认为人还是糊涂一点最好,即郑板桥所言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一个人只有达到这个境界的思维,才算读懂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红楼梦里精明能干泼辣的王熙凤,被曹雪芹点评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即老话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下场凄凉。
人聪明是好事,但聪明太过所谓过犹不及,未必是好事。曾国藩认为,人可以精明,可以精明一到二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这话听起来一时有些让人转不弯来,曾国藩解读到,因为一次精明是启发,二次精明是教训,三次精明就是警惕啊,就会钻入势利圈中无法自拔。
曾国藩和他的弟弟曾国荃两人都是精明之人,他们因为太过精明吃了不少亏,是以曾国藩为此多有反思。曾国藩有个叫迪安的朋友,此人为人处世就像红楼梦里的薛宝钗,罕言寡语安分随时,迪安表面看似糊涂,其实内心清醒得很,但他一味浑含永不表露,结果自然是悠然自得安然无恙。
反观曾国藩兄弟俩虽然看起来貌似很懂得人情世故,但却时时喜欢卖弄自己的聪明,发表自己的高见,处处显露自己比别人高明,比别人精明,曾国藩后来觉误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处处不精明。他由此提醒他的弟弟,处处显露精明,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带来灾难。
曾国藩认为,与精明的人交往太累了,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被算计、被欺骗、被愚弄,让人很不自在。这样下去,对方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会以精明的手腕对付他,最终两两俱伤有何好处呢?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精明固然好,能看清一切,但基于历史经验教训,他认为一个人难得糊涂是最好的状态,这样就不必斤斤计较陷入苦痛的心态中。做到荀子所说的那种完美之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曾国藩的两条观点,可谓悟透人生之奥妙,如果你参透了,你的为人处事必将完美,你的人生之路必将顺畅,你的人生也就赢了。
红尘三千,不问风雨,只道本真。
【文/诗绿凤 】更多内容,请关注:诗绿凤细讲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