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易达信息科技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依依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原创君子豹变,圣人曾国藩的觉悟之路
新闻中心
原创君子豹变,圣人曾国藩的觉悟之路
发布时间:2024-12-25        浏览次数:3        返回列表

文 / 子玉

原创君子豹变,圣人曾国藩的觉悟之路

人这一生,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剖析历史上那些各领域的猛人,他们之所以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就是因为,他们首先将自己给琢磨透了。

对,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你要是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曾国藩的觉悟就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

曾国藩的人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当他将自己搞明白并做到知行合一之后,简直就是所向披靡的节奏。

先说第一阶段——

道光十八年(1838)是曾国藩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在京师举行的会试中喜提“进士”的标签,成功入职翰林院。

是的,这绝对是一个穷小子的逆袭故事,不仅他老曾家感到光荣,也是湖南地区的一大新闻,大家都与有荣焉。进士及第不仅意味着曾国藩实现了父祖几代人的愿望,更意味着他从此可以在京师这个大池塘中认识世界,书写更多的可能。

那些天,曾国藩的目光和思维总是被周围的环境和人所吸引,他贪婪地吸收着目之所及的一切美好,并常常沉浸其中。

很快,他就发现一个问题:自己的学问和个人修养和周围的精英群体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也就是说,曾国藩的个人修养和他进士的身份严重不匹配。

是的,放在湘乡那个小地方,他曾国藩还算是个人物,肚子里的那些墨水绝对可以支撑他过上被别人仰望的生活,但京师却是,精英一抓一大把,曾国藩那点学问根本就上不了台面。而且,由于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曾国藩身上有许多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抽旱烟、痴迷下棋等,每次看到同事的漂亮媳妇都会心潮澎湃脑中各种不良场面,就是回到家,满脑子还是美人的婀娜身姿。

瞧,那时候的曾国藩和生活中的你我他并没有质的区别。

经常这样被对比,曾国藩愈发觉得自己的俗,自己的渺小。

于是,湖南人的倔强促使曾国藩发下一个大愿: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落实到行动层面就是:学问上继续精进,努力改掉自己身上不好的习气。

之后的曾国藩是广交各路精英,很快便结识了像唐鉴、倭仁这样的大师,并改掉了从湘阴带来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

在时间的重力下,曾国藩每日都发生着质的改变,十四年之后,曾国藩已经是一个学问满满、修养到位的儒家圣徒。

是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环境倒逼着曾国藩发生了质的改变。为什么大家总是说圈子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好的圈子不仅是资源的汇聚地,更是成长的最佳途径。所谓的被动成长说的就是这吧。

在见识了天地的广阔并将自己塑造为一个精英之后,很快,老天就给他安排了第二场戏份:见众生——

咸丰三年(1853),丁忧在家的曾国藩以“湖南帮办团练”的头衔开始在湖南练兵,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剿灭太平天国。

那些天,曾国藩将自己所有的学问都发挥到实践中,练兵、工作、办事,凌厉风行。

但结果却是,曾国藩越努力反而走得越艰难,他对湖南的绿营兵严格要求,让他们和湘军一起训练,结果却引起了绿营兵的巨大反弹,他们利用一个小摩擦,直接就冲到了曾国藩的办公室,搞得曾国藩尴尬到了极点。

另外,湖南的同事也对曾国藩是各种不满,评论区里全是对他的非议。

是的,曾国藩只是帮办团练,是协助湖南巡抚剿灭太平军的角色,而他呢,不仅要求起了正规军绿营兵,还自己成立了个审案局,一副反客为主的姿态。而且,他上奏弹劾长沙协副将清德的行为直接就是向湖南巡抚、提督公开叫板的节奏。

你一个配角却总是抢主角的戏,人家当然不愿意啦。

这就是曾国藩随后在遭遇了靖港之败后大家都暗自看笑话有些甚至还私底下庆祝的核心原因。

军事的失败,同事的排挤,曾国藩绝望到已经想自杀的地步,遗书都写好了。

后来,他到了江西,走得比湖南更艰难,人家既不配合他,还想借助太平军的手将他老曾手下的湘军给消耗掉,湘军猛将毕金科战死就是很好的证明。

那段日子,军事上的压力折磨着曾国藩,江西同僚的不配合让他是焦头烂额,更重要的是,咸丰皇帝还不配合他,就是不给他地方督抚的实权。

没钱、没粮、被同时排挤、领导不理解,这些压力同时作用到一个人的身上,换谁都会崩溃。

尤其是曾国藩碰上了太平军石达开这个硬茬,军事上走得是极其艰难,此时就是一根稻草都能将曾国藩这位湘军统帅给撂倒。

为了改变局面,曾国藩又使出了他在湖南用过的老办法,上疏弹劾江西巡抚陈启迈。但结果却是,他搬倒了陈启迈,新任江西巡抚文俊还不如陈启迈,而且江西官场更加鄙视曾国藩的作为,集体将他给屏蔽。

想象一下你被公司同事集体屏蔽的场景你就能代入曾国藩当时的感受。

江西的工作已经到了让曾国藩越理越乱的地步。

咸丰七年(1857)2月27日,曾国藩接到父亲曾麟书去世的消息,不等朝廷批准他直接就回了老家处理丧事。

这确实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但对已经焦头烂额的曾国藩来说其实是逃避的一个借口。

结果是,皇帝对他不满将曾国藩直接晾在一边,坐镇长沙的左宗棠对这位朋友加同事更加不满,直接就连写两封信,用湖南乡下最低俗的语言大骂曾国藩。

直接将曾国藩给骂抑郁了,到了夜夜失眠的地步。

更绝的是,左宗棠自己骂就是了,他还鼓动湖南整个士林一起来骂曾国藩,直接将曾国藩置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这下,曾国藩真抑郁了。

为了治疗失眠症,朋友欧阳兆熊给曾国藩介绍了一个叫曹镜初的大夫帮他治病。曹镜初一眼就看出了曾国藩的问题:

“这是心病,不能单纯用药物理治疗。

没事读读黄老道家的著作吧,或许有用。”

当曾国藩沉浸入黄老道家的思想海洋之后,他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这些年,自己虽然很努力,但处事的方法根本就不对,几乎是日日与地方同事产生摩擦的节奏。

既然大家都对他表示反感,那么问题就一定出在他这里,是他待人、处理事情的态度有问题,太刚,不会变通。

怎么说呢,人只有在极度安静的状态下才会生出智慧,只有在低谷时才能以第三者的视角观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老天给曾国藩安排这一年时间其实就是让他反思自己,找出问题,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处世之道。

这样看的话,曾国藩反而是幸运的。

当咸丰八年(1858)曾国藩再次出山时,大家惊讶地发现,曾国藩变了,那个当年生猛异常爆锤各路豪侠的曾国藩不见了,面前的曾国藩反而像水一样,优容、恬静,如沐春风。

是的,曾国藩早已重新更新了自己的系统并主动与左宗棠修复了关系。之后的岁月,曾国藩果然走得很顺。

是的,见识了京师的天地、了解了天下的众生、琢磨透了自己,此时的曾国藩才算真正的涅槃重生。

当然,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并日复一日复制同一套生活模式才能打造出最好的自己。

儒家不是说了嘛,持志如心痛。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

推荐阅读:

左宗棠是如何度过人生的低谷期的?

/

点击下方名片(下方蓝色字体)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