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去医院第一时间是:找医生
中国人去医院第一时间是:找熟人
确实是,在中国大多数人生病了,第一时间都想想有没有认识的熟人医生,能不能找找熟人。
作为医疗圈的人,利用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同学、朋友或者熟人指点迷津既是友谊的延伸,又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医生有知识,病人有需求。本来可以两全其美,各取所取的好事,由于国内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医患关系,熟人看病成了一门社会学。很早之前就有“医不叩门”之说。
想必在医院的工作人员都有被朋友委托找医生看病的经历吧!尤其是知名三甲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据说是平均每天1.5人次的“被托率”!
今天就来看看一些朋友们以及网友们亲身经历的“被托”事件,这里有很多“啼笑皆非”、甚至是“火冒三丈”的事,希望那些“托人看病”的人一定要注意在看病过程中要注意的礼仪。
1、医院不是自家开的,一定要尊重别人的付出
一次一位朋友出国前要做个外科门诊手术,我找了外科的一位医生朋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一系列的挂号、看病、化验、手术过程。也许这个过程太过顺利了,第二次她再看其他科室,没有这么顺畅的时候,我就被人家无声的埋怨弄得灰头土脸,立马懊悔这医院咋就不是自己家开的呢!
大医院往往有几千名员工,与我们有工作交集的也就数十人,所以不可能各个科室平趟。而且不管是不是请朋友帮忙,人情都是要还的。包括我自己去其他科室看病,我是一定要做个答谢,这是基本的礼仪。但我发现那些认为我们可以在医院平趟的人,几乎忘了社交的基本礼仪,搞得我们搭了时间、人情、最后还得搭礼还人情。
所以告诫那些找人看病的人,一定要尊重别人的付出。
2、求人的额度不是无限的,所以要珍惜使用的机会
一位算不上很熟的朋友托我找一位知名专家看病,由于是他家人性命攸关的事,我就尽了最大努力帮忙找到了这位专家,问题圆满解决。后来居然不断的又来托我找专家看病,一会儿是他的同学、一会儿又是他的亲戚。我比较委婉的拒绝了。我的原则是好朋友可以帮忙、朋友自己或直系亲属可以帮忙、性命攸关可以帮忙,其他统统不在管辖之列。
因此,一定要珍惜使用的额度,不要无限使用。
3、托人看病就更应该尊重医院的规矩、医生的决策,不要让介绍人为难
这个经历就非常“火冒三丈”了。我帮助一位亲戚住进了京城很难住上的医院,没想到老太太的儿子“撒酒疯”来看望病人的时候由于治疗上的一些小分歧,跟护士发生争执后,居然还动了手。弄得我又给科室道歉、又去看望护士,还把人家老公一起请出来吃饭赔罪。
只要进入医院就要尊重医生、护士的决策,如果有不同意见要好好商量,切勿认为是谁谁介绍来的,就可以肆意妄为。
4、如果没有深度交情,尽量别轻易去求人办那些棘手的事
这个似乎是人之常情,但我也曾经遇到过特别“啼笑皆非”的事。我跟某某人只有一面之缘,之后更是没有相互的交集。一天很晚了,她不断给我打电话,居然提出让我帮她到某知名医院挂某某专家的号,而且要求第二天就去看。我立刻被这么不懂人情世故的人“惊呆了”!且不说这位专家第二天是不是出诊,即便出诊的话,您是让我凌晨5:00搬个小板凳去人家医院门口排队挂号呢,还是自掏腰包给你买个几千大元的黄牛号呢?!好像我爹妈都没这么要求过我,您又是我的啥子皇亲国戚呢?!
不管事情有多紧急,求人也要懂得分寸。
5、别人帮你忙了,千万知道感谢
这个事就更可笑了。一位朋友到某某大医院看运动医学,这家医院住院特别困难,便来求我帮忙。我找了朋友,他运气不错,住进了医院。由于我在外出差,不能亲自去医院答谢帮忙的人,我便让患者家属替我去感谢一下医生,没想到对方居然以忘了为借口居然再不提此事。后面大家可想而知,我不仅搭上了时间又要搭上人情。自此,这人再找我什么事情我都不会再出手帮忙了。
对别人的付出要有起码的尊重,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
6、尊重医生的时间
有时你认为找到熟人介绍去看了专家,就可以比别的患者享受更多的特权,可以无休止的问问题、无休止的提出各种要求,千万别有这样的期望,否则会伤得很深。
医生们在医院是非常辛苦的,不仅要负责医疗还有科研、教学任务,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尤其是在门诊,医生往往半天要看数十位患者,甚至没有时间喝水、上洗手间。如果给你时间多了,自然别的患者的时间就被挤占了,这会让医生们为难的。所以要想好问题、快速提问,切忌反复提同一问题、或是反复求证。而且不要因为你的过分要求,让别的患者有意见,从而给医生带来麻烦。
再者就是那些冗长的饭局能省则省。
7、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值
医院内部分为内外妇儿,也可分为临床医技行政后勤,你的熟人虽然在医院工作,但是他未必了解你的疾病及相关专业.
托人看病,首先应该降低期望值,最好的姿势是先借助熟人的力量去分析病情,找对医院、对的科室、对的专家!
8、信息资料尽可能要详尽
如今,人人会用微信、语音、图像、文字传输的确方便,请不要刚查完体,就把一张心电图发给你的医生朋友,后面加一句话:“你看,我有病吗?”
再牛逼的专家,只看一张图,很难辨别是否有问题,倒是这种咨询方式很有问题,找熟人看病也要带齐资料,现代医生不具备电影和小说中那些老中医悬丝把脉的水平,即便是确诊一个普通的肺炎,也需要化验、胸片等资料支持。
9、信任是相互的
你对医生的信任,就是给自己更多的选择,只有信任,才能让医生全力以赴。在当前环境下,中国医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仅不敢口出狂言,而且十分谦卑,这都是被逼得。
近几年,隔一段时间就有一篇《全国医院、专科排名》之类的微信在网上疯传。有的人就对照排名去看病,这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不要太奢靡。比如,阑尾炎手术,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未必比你县医院的大夫做的多!
有些疾病,不用找熟人,也不用非得去大医院。基层医院也有真学实才的专家,知名专家也会犯低级错误!
此处找熟人咨询一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11、规矩、秩序存在于各个领域
医院不是医生自己家的,他们也有紧箍咒。医生朋友最讨厌,也最反感的就是那些前来找关系插号、开假病假条、出假证明的人。如果说还有更厌烦的人,那就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帮你约了专家、留了床位,你又突然有事,不来了······
医院有医院的规矩,请不要把自己的困难转嫁给你的医生朋友,他们也不想违规,他们之间更重视契约精神!
12、相互尊重是基本前提
办理住院前,预约一下;拨打电话时,注意一下时间;休息时间,尽量别打电话,一天也别反复多次电话;微信留言,最好是文字,别发太长的语音。医生不会轻易给你私人电话,给你了也不能当成私人医生,24小时随时拨打。
医生平时压力大、强度大,你的电话、微信可能做不到随时答复,请不要怀疑你们的友谊,他可能在工作中或者在休息中,理解一下。
13、不求千恩万谢,只求相互理解
既然是熟人,帮忙也是情理之中,尤其是自己专业上的事情,医生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帮助熟人解除病痛,也收获一种成就感。
请放心,医生不会在意你的各种感谢。相反,对于手术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细节不足,你能理解就是最大的安慰!
14、要想得到更充分的沟通,可以挂特需门诊的号
一般特需门诊会限制患者数量,所以在特需看病相对会与医生沟通的时间更长,沟通也会更充分,虽然挂号费会稍贵一些。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好、有更多沟通需要的患者,建议就不要去普通门诊挤来挤去了,可以去挂特需门诊的号。
15、现在有很多医院都可以提前网上预约挂号,别再到处求人了
很多患者还不知道全国很多大医院基本都开放网上预约挂号了,建议先尝试网上挂号。另外,小问题不一定要往大医院跑,也不要一生病就到处找人挂专家号,很多问题普通医生就能解决。
把熟人托给熟人看病,如果不遵守以上规则,遇到品行不端的人,就会导致农夫与蛇的故事再次上演。
End
考试复习讲方法,找对学校很重要。想要一次考过医考,就来医路通!!!
一流的课程、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成绩效果。 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医路通网校公众号。
2022医师资格考试
笔试紧扣新大纲
考前做题思路分享
梳理重难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