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听到一首remix“六月六”的歌曲非常有感触,写了一篇文章缅怀赵丽蓉:
过年这几天,在电视上轮番接受春晚的轰炸,心里却感叹,春晚的乐趣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尤其是小品节目,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断下降,春晚小品的水平已经成功的降到了我们初中班级元旦联欢会的水准。有时候甚至觉得,春晚现在的作用,就是一家人微信拜年抢红包时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
赵丽蓉老师,春晚舞台只是这位老艺术家表演生涯的一小段。她可以说是以舞台为生的演员。赵老师生于1928年,是天津宝坻人(宝坻曾属于唐山,赵老师也曾在唐山滦县学习,所以一直以唐山口音闻名)。一岁时就被抱上戏台演“彩娃子”,“七七事变”后定居北京,拜马金贵为师并开始正式学戏,主攻青衣和花旦。十二岁时改名为赵丽蓉,十五岁的正式以主演的身份登台,一直在华北各地的戏院“走南闯北”。
1962年,毛泽东看了评剧《小二黑结婚》后,对剧中三仙姑的饰演者赵丽蓉的表演非常欣赏。他在接见新凤霞时还问:“一直跟在你身边的三仙姑怎么没来?”新凤霞说:“赵丽蓉觉得自己功底浅、文化水平不高,见了您也说不出个道道来,还须多多磨炼,让我代向您问个好。”毛泽东听了说:“没想到,这个三仙姑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呐,好,好!谦虚使人进步嘛!”
赵丽蓉老师虽然很早就成名于评剧舞台,但人生却无比坎坷。她先是在新凤霞的介绍下,和剧场经理盛强结婚,但是没过多久,丈夫就在反右运动中发配农场,继而重病去世。随后赵老师又和盛强的兄弟盛洪结婚(在当时这算是并不少见的风俗),结果两人在文革时也受到冲击,也影响了生育,生了一个先天不足的女儿(后早早去世)。文革结束后,正当赵老师迎来文艺的春天时,丈夫又过早的离开了她。
丽蓉和我是同病相怜的,我丈夫吴祖光也被打成右派分子、被送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我和丽蓉台上唱戏欢欢乐乐,真真假假,台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我时常戏她不要太难过,为了孩子也要保重身体。她背着沉重的包袱,带着两个儿子真是不易。更不幸的是她的丈夫突然在农场重病去世了!丽蓉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打击!她向简直精神失常了,我们两个同台演戏,相互支持,下了台就想起那伤心事,总是我劝解她。她想念丈夫,为他的惨死痛哭! 丈夫的冤案平了反,一切都恢复了,可人不在了。她和盛虹结了婚。盛虹很能干,也同情丽蓉的不幸。他家是书香门第,更难得他人又好,又才貌双全。丽蓉和盛虹结婚后,拍《花为媒》的电影时丽蓉又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儿子一同送丽蓉到火车站,大家都为丽蓉一家的美满而高兴! 知识分子是“文化大革命”中被踩在脚下的臭老九,盛虹也逃脱不了,挨批、挨斗。丽蓉在1966年怀了孕,生了一个先天残疾的女儿,长到七八岁都不会走路,医生说:“丽蓉怀孕期间受了惊吓,刺激太深了!”本来丽蓉两口子已有三个儿子,夫妻就想要个女儿,可是想不到生下了一个可怜的早产儿,是先天残疾!活到十一岁就死去了。 “四人帮”被粉碎了,丽蓉演出很忙,不幸的是丽蓉在外地演出时,丈夫突然死去了!心脏病突发都不知是什么时候断的气!坚强的丽蓉没有因此消沉,她坚强地唱戏,还唱歌,有谁知道丽蓉在台上带给观众欢笑,却在生活中流了多少眼泪呀!但丽蓉不忘她是宝坻县的人,我们两个在一起她就说:“咱们一定同回我的老家宝坻县,因为那是评剧的发源地之一。” 丽蓉拍了不少电影、电视,她是多才多艺、重感情、讲义气的好演员,我的好伙伴。
经历了历次政治运动的风云和诸多人生苦难后,赵丽蓉老师依然回到了舞台上,把自己的苦难埋在心底,尽全力给世人带来快乐。
链接在此:
这首曲子下面诸多评论中,被赞最多评论是这样一段话(经查找发现来自知乎@四分卫):
“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RAP这种音乐形式,是在1995年春晚上赵丽蓉老师的《如此包装》。后来的生活里,当我听Jay-Z、50 Cent、RUN DMC时,我会想起纽约,想起布鲁克林,有时,也会想起唐山。”
多年之后,当《中国有嘻哈》带动说唱乐火遍大江南北,当年的小品观众,在今天观看各位MC歌手时,会联想到九十年代中前期那一段百花齐放的文艺时期。
听到rap,心想这不就是“六月六”吗。而看到各个直播平台上的喊麦,心想这个不带flow的“念歌词”形式,不就是“宫廷玉液酒”嘛。
一位花甲之年、初次登台唱rap的歌手,即兴来了段,结合了中国传统民俗、表达了对荒诞商业社会的无奈、自嘲与愤慨。创造了著名的叠句,beat绝佳,flow独特,而且从头到尾干干净净,既不沾侮辱女性,又无毒品醇酒,diss社会商业现象还无比完美,而且人民喜闻乐见,过目能诵。
当年的娱乐,没什么三俗元素,去能让人过目难忘。如今的娱乐为了效果无所不用极其,咋就让人留不住什么印象呢?
一年后,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就离开了我们。她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了春晚舞台,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舞台上的艺人万万千千,小品演员也走马灯似得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真正能符合“德艺双馨”四个字的,恐怕只能是赵老师了,她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教育我们用善良与真诚,去应对人世间的苦辣酸甜。更何况,要论能唱戏、说英语、会武术、练书法、跳探戈,将传统和摩登融为一体,这等多才艺的表演艺术家,赵老师可谓是独一号。
在上一篇豆瓣文章表达对赵老师的怀念后(),众多网友纷纷留言回应。
小样~: 对唐山,我也有莫名的好感,我想一部分也是来自赵丽蓉老师~ 素履之往: 因为赵丽蓉老师每回遇见唐山人都觉得很亲切 黑仔大魔王: 我对各省的口音并不熟悉,但是对唐山口音却可以立刻分辨,就是因为赵丽蓉老师哈哈哈
也有因为她想起自己亲人的:
得意家的布袋子: 那时的小品有赵丽蓉,还有少年的我和奶奶,外婆,每年三十叔伯兄弟聚于平房,一大家人围坐春晚,其乐融融。现在的小品没有了赵丽蓉,我也没有了奶奶,没有了外婆。各自小家耸于高楼,每年三十孤对香茗,独自守岁。 广陵散人: 赵丽蓉是姥姥最喜欢的小品演员,姥姥走七年多了,想她
经历过生活的苦难、岁月的磨砺,最终选择在春晚舞台上绽放,把慈祥欢乐留给人间。她的音容笑貌已经和曾经的春晚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时代的年味记忆。
十八年前,赵老师留给人世间最后一句台词: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平凡的来。也要平凡的走。”
赵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间。
欢迎关注微信号:墙头马上看世界(qtworld),带你去看这花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