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deepseek刷屏了
最近朋友圈真的是被Deepseek刷屏了……
技术突破,震惊海内外,引发海外国家级攻击,等等等……
它真的有那么神吗?
早已经习惯了将AI当做贴身小助手的我试了试,然后大感震撼!
2、当我的小助手,它真的吊打国内的豆包和Kimi……
随手拷贝了一篇老朋友【#公众号:两包药】的最新文章内容【重塑目标感】直接发给Deepseek、豆包、kimi(豆包是我的“现任”全能小助手,kimi是“前任”)
发送内容:
请看他们的回复:
Deepseek:
豆包:
Kimi:
差异点在哪里?
deepseek先告诉了我它的思路,然后结构清晰地将我想要的“总结”给了我,然后还给我提供了额外的一些建议和细节补充。三者中排名NO.1。
豆包像是一个“勤恳”的老黄牛,它在尝试对文字进行优化【其实也算是尝试更加结构化更加清晰地重述和总结,但是效果差点意思】,没达到我的要求,而让我失望的是第一次在app上问它的时候它甚至呆板地让我“明确需求”,然后就闭口不言了。三者中排名垫底NO.3。
kimi倒是给了我一些惊喜,之前它之所以变成“前任”是因为多次因为“性能瓶颈”暂时拒绝为我服务,以及号称能阅读200W长文的同时,拒绝帮我总结不到5W字的文档。这次它的回答大体上是满足我要求的,也就是结构化地总结了文章的内容。三者中排名NO.2。
3、将Deepseek的“深度思考”加到豆包和kimi之后……
对比了一下,我推测deepseek表现亮眼,跟它的“深度思考”应该联系紧密,于是我将它返回给我的“深度思考”内容里的“我”改成“你”,作为提示词喂给了豆包和kimi,于是我得到了下面的结果:
“深度思考”提示词+豆包:
“深度思考”提示词+kimi:
我们可以发现,加上了Deepseek的“深度思考”提示词之后,豆包和kimi变得更加聪明了,给出的答案结构更清晰,也更完整了。
4、我的选择以及使用建议……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实际上Deepseek就是在已有AI工具如豆包、kimi基础上,多加了一层“意图揣摩”,它能大概率地猜到你想要什么,这样的话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基本上可以不用像之前那样去研究各种复杂的结构化的“提示词”了,也就降低了AI工具的使用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