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易达信息科技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依依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古人怎么过清明
新闻中心
古人怎么过清明
发布时间:2025-04-07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在二十四节气中,

古人怎么过清明

  只有清明,既是重要的农事节气,

  又是传统的民俗节日,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这两大清明礼俗,

  在今天的中国仍然传承不辍。

  那么,节气清明是怎么变成节日的呢?

  实际上,清明节的形成,

  离不开寒食节和上巳节的影响。

  1

  寒食节

  寒食节源自上古的改火旧习,

  北方春季气候干燥,火灾频发,

  人们往往会熄灭上一年的火种,

  然后重新取火,谓之“改火”。

  在此期间,大家都吃冷食度日,

  后来又增加了扫墓祭祖等风俗。

  在民间传说中,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即将饿死,幸亏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肉救主,才保住性命。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而介子推不愿争功,归隐山林去了。晋文公派人烧山想要逼出介子推,不料竟将他烧死在柳树下。晋文公深感愧疚,下令这天禁火寒食,后演变为寒食节。

  由于寒食与清明相连,

  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持续到清明。

  唐朝以后,寒食节在民间式微,

  清明节反而越来越兴盛,

  久而久之,两个节日便合二为一,

  寒食成为清明的别称,

  扫墓禁火等习俗也成为清明节的专属。

  2

  上巳节

  清明扫墓寒食的习俗来自寒食节,

  而踏青游玩的习俗,则与上巳节有关。

  上巳节是古代的传统节日,

  一般在农历三月三,

  此时正值春光明媚,万物萌发,

  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饮宴,踏青赏春。

  由于上巳节同样与清明时间接近,

  唐朝后两个节日也逐渐融合,

  上巳节的习俗便被转移到清明。

  3

  古人怎么过清明

  在两大节日的加持下,

  清明节成功跻身传统节日TOP榜,

  人们会在这天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比如——

  吃寒食,北方有冷饽饽,南方有青团等;

  扫墓祭祖,缅怀祖先。

  踏青郊游,享受春光。

  蹴鞠拔河,锻炼身体,顺便看看斗鸡;

  植树插柳,将柳条插于门上以祈福祈寿。

  放风筝,荡秋千,不亦乐乎。

  今天,人们依然传承着古老的习俗——

  当我们种瓜种豆,重视农桑的时候,

  清明即是节气;

  当我们祭祖寒食,放歌踏青的时候,

  清明即是节日。

  既慎终追远,又享受当下,

  方不辜负这春暖花开、风清景明的时光。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