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3 年 12 月 31 日,《“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正式发布,从中可以看到,2024 年将是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全面强化数据要素的一年,是各产业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一年,也会是我国社会开始全面走向数字治理的一年。
中国将开始系统化打造以数据资源确权与流通体系、全社会主体数字信用体系等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运营新环境,并以此来引领各产业系统性思考数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完成产业数字化转型。
面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量新机遇,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联合伏羲智库等研究机构共同总结研判了 2024 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十个趋势,希望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需求、数字供给、数字治理等几个方面指引实践。
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十个趋势
DIGITAL ECONOMY
01
「2024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数字生态将进一步融合,面向数据要素市场、企业数字化场景的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经过三年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 5G 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初具规模,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也都开始进入应用阶段,算力基础设施也在全国形成了初步布局。2024 年这些基础设施将会与各个产业加速融合,各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也将会进一步促进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2024 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将遍地开花,面向数据要素市场、企业数字化转型、政府数字治理等应用场景,各地将积极探索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社会治理的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该如何布局。
云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开始全面支撑企业资产上云、产业链上云、产业集群上云,为产业集群实现协同奠定基础。区块链等数据基础设施将在部分发达城市开始全面建设,用以支撑当地数字信用体系建立,从而用高可信的数字营商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工商注册、不动产管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将会是区块链基础设施重点服务的领域。人工智能等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推动下,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场景在 2024 年逐渐明晰,并率先在交通、健康、环保等领域形成区域乃至全国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DIGITAL ECONOMY
02
「 2024年面向“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的经济基础设施将加快布局。宏观层面上,全国统一的数据市场规则开始建立;微观层面上,领先的企业将开始大量探索新型数字化生产关系。 」
数据只有在流动中才能更好体现其价值,建立一个更大范围的数据安全可靠流通体系,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通过技术方案和法规制度,加快政府、产业各层级的“横向打通、纵向贯通”,打造新型的数字化生产关系,为一体化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奠定基础。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从财政部的企业数据资源会计准则到国家数据局的“数据要素X”,全国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已经开始建立,2024 年各级政府将会积极探索这些新市场规则,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宏观数字化生产关系布局上的优势。在微观层面,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数字化转型道路摸索,已经充分意识到变革生产关系的重要性,2024 年一些领先的企业将会与政府一道,按照“横向打通、纵向贯通”的总体要求,开始实质性的生产关系变革,让数据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出新价值、创造出新模式。
DIGITAL ECONOMY
03
「2024年是数据资源进入企业财务报表元年,围绕数据资产化,本年度逐渐形成与其相关的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数据资源进入企业财务报表规模有望达到百亿量级。」
DIGITAL ECONOMY
04
「 释放数字需求已经成为2024年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政府和产业级的数字需求会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政府主导下,在建设、医疗、教育等领域,有望率先形成规范化的数字需求市场。」
DIGITAL ECONOMY
05
「对第一产业,数字农业将成为全面乡村振兴重要的抓手和驱动力。2024年数据要素市场将与农业深度融合,并开始改变农业生产、流通的传统模式,全国各地将探索规范、可信、高价值的数字农业新范式。」
DIGITAL ECONOMY
06
「 对第二产业,2024年工业互联网建设将会加速,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在百花齐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下,将会形成大量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近些年,随着我国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第二产业的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尤其是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一些领先的制造企业已经在过去几年中率先尝试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不同于消费互联网,它必须要以信用为核心来建设,用以支撑产业链、产业生态的数据流通、自动交易、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利用工业互联网等工具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必须要激活数据要素,激活数据要素就必须要面向产业链、产业生态来实现全产业链的数据链接,这也就是工业互联网的基本功能。2024 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制造业产业链面临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机遇,一些领军企业将在国家统一布局下,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DIGITAL ECONOMY
07
「对第三产业,围绕数据要素市场的第三产业在2024年将会快速兴起;传统三产的数字化转型也将加速,尤其是数字金融、数字健康、数字文旅、数字科创等产业,2024年会涌现大量新模式。」
围绕数据要素市场,会带来第三产业的大量发展机遇。随着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开发、企业数据资源进入财务报表、个人数据资源规范化管理,这些数据资源自身的价值在 2024 年会加速体现。从建立规范的数据要素市场来看,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数据服务产业,为数据市场提供技术、登记、交易、法律、会计等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数据应用产业,鼓励政府和各行业企业开发各种数据应用,满足多样化数据需求。在数据服务业推动下,传统三产的数字化转型会加速,尤其是金融业,因为有了可信的数据来源,金融资产穿透的方式方法将会发生改变,从而带来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金融服务新模式。2024 年将有更多金融企业找到与产业生态融合的数字路径,为市场提供更多中国式数字金融服务。此外,在医疗健康领域,数据市场将进一步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透明化,在符合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开发健康数据应用新模式、提升健康数据资源的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文旅、家居、休闲等领域,2024 年在相关政策鼓励下,也会出现数字化新模式,为百姓创造高品质的数字消费新路径。凝聚数据汇聚、知识创造主要职能的科技创新领域的数字化逐步加强,将与产业发展通过数据要素流通打通,为区域科技创新打造知识交换新动力。
DIGITAL ECONOMY
08
「 跨境数据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2024年将有重要突破,相关的技术、法规体系将初步建立。中国将成为建立数据互联互通、互利互惠的贸易规则的倡导者、先行者。」
数据的跨境流通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逐年增长,并且正在重塑国际贸易新形态、催生出基于数据价值的全新产业链。2021 年商务部等 24 个部门印发的《“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并将“数字贸易”列入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和数据等四类数字贸易类型。在刚刚出台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也提出,要“促进数据有序跨境流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措施,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探索”。随着各国对数据要素利用和治理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2023 年多个国家对本国数据跨境监管制度进行优化,如中国发布《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美国也继《安全港协议》《隐私盾协议》之后,通过《欧盟-美国数据隐私框架》第三次与欧盟就个人数据合法流动事宜达成共识,并与英国建立“英美数据桥”。为适应全球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烈需求,2024 年促进数据跨境互联互通的双多边合作仍将持续开展,中国也将积极探索可行的制度模式、技术方案和产业实践。值得关注的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包括中美欧在内的 90 个世贸组织成员关于数字贸易规则谈判也将继续。2024 年,包括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搭建的数据工作组在内的“中国倡议、国际平台”将会本着互联互通、互利互惠的基本原则,在数据跨境贸易领域取得突破,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数据服务贸易创造更多机遇。
DIGITAL ECONOMY
09
「“数字”与“绿色”是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词,数字化与绿色化将在2024年通过建立碳数据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深度融合,企业将通过数字化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化、通过绿色化获得更高价值的数字化,数字碳中和路径初见雏形。」
DIGITAL ECONOMY
10
「 2024年地缘政治局势将引发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的进一步转变,全球数字合作与治理的新平台不断涌现,中国将在全球数字治理秩序建立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企业将迎来数字领域全球化的新机遇。」
2023 年,地缘政治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并且映射到网络空间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俄乌冲突与巴以冲突继续发酵,加剧了全球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网络空间战争成为重要的战斗领域。另一方面,战争冲突外的其他国家也看到了数字技术和网络空间战争对传统治理原则的冲击,不少国家开始谋求更加独立保守的互联网治理模式,减少对全球互联网的依赖。美国防部发布了《2023年美国防部网络战略摘要》,强调了美国在网络空间中维护优势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与全球盟友和合作伙伴一起保护网络领域的策略,体现出全球网络治理体系阵营化的趋势。
2023 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继续强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在数字经济领域,加强国际数字合作,构建更加强大而灵活的国际数字治理框架迫在眉睫。2023 年以来,联合国层面加速推进制定“全球数字契约”,积极应对当前全球面临的数字鸿沟、数据鸿沟、创新鸿沟以及治理能力差距问题,致力于从互联网接入、数据治理、避免互联网碎片化、人工智能治理、打造数字公共产品、信息内容治理等方面寻求全球性共识。
此外,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新兴国际组织先后设立跨境电商、人工智能和数据工作组,汇聚国内外多方机构和专家共同凝聚领域内共识,积极探索全球数字合作与治理的新平台、新机制。2024 年将会涌现更多全球数字合作与治理新兴平台,尤其是“全球数字契约”有望在联合国层面开启全新的数字领域平台机制,为全球数字合作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生态。
2024 年,中国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中也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用中国行动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必将迎来一轮数字领域全球化的新机遇。
徐波:中法友谊,也是人类文明间的一种别样相逢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