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商大学易棉阳教授和吴伟平副教授合著的《数字经济史》一书于2023年9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第一本以《数字经济史》命名的中文版学术著作。全书31万字,共六章。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该书第一章讨论人类经济形态的演化史,在廓清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演化路径的基础上,探究三种经济形态下人类经济活动的变迁。第二章叙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对数字经济内涵认知的演变史。该书认为,数字经济源于信息通信产业,并指出,信息技术与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即为产业数字化。信息通信产业萌芽于19世纪兴起的电话电报业,这是数字经济的起点。以此来讲,数字经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该书把上百年的数字经济发展史划分为兴起、升级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1991年以前是第一阶段,主要体现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这便是信息经济。1991年,因特网开始商业化,人类开启了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使信息通信技术广泛运用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平台,社会中的各个主体实现了互联互通,信息经济升级为网络经济。2010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革命爆发,数字技术包括人工智能、5G、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了信息技术产业即数字产业化的步伐,同时,新一代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进入深度融合阶段,这种融合形成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经济阶段。三个阶段分别形成了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新经济三种形态。三个阶段、三种形态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全部历史。本书第三、四、五章对此分别阐述,给出了数字经济发展史的全貌。
在信息经济阶段,中国远远落伍于发达国家。到网络经济阶段,中国在电子商务领域、4G建设、电信通讯等领域取得了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地位。到新经济阶段,中国数字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在5G、卫星等数字技术领域领先全球。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数字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该书第六章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的成长奇迹。(曾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