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马皑曾多次担任《今日说法》 嘉宾,对着电视机前的观众普及知识。在抖音,他有另一个身份:知识创作者。在这里,170万粉丝跟着他了解青少年心理学。最常见的评论是“老师句句都是干货”。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科普,马皑认为抖音便捷了科普内容的传播,“书本是老师,抖音也可以是老师”。以下是他的自述——
书本是老师,抖音也是
知道抖音应该是四五年前,从学生口中听说,当时真不是很了解。他们年轻,对新事物敏感,上手快。有自己开账号的想法是去年初,原因是浏览了许多内容后,感到抖音的方式是今后传播知识的趋势,如果不利用,有点儿落伍的感觉。去年三月,我和团队开始做账号。
抖音这类新媒体平台,发展之快、年轻人之多、传播面之广是我过去没有想到的。尝试做账号的胆量主要是三个,一是我经常在《今日说法》中从专业角度点评案件,有一些从传统媒体中认识我的观众,当然也包括几十年讲课积累的学生资源;二是我和团队享有中国犯罪心理学的头部资源,有条件去抖音上发声,避免伪科学的内容扰乱视听;三是关注更多人的心理健康、预防犯罪、普及法律知识属于我们分内的责任。当然,犯罪心理学的内容很难展开,一来血腥的东西满足的是人们对猎奇的需求,而不是对知识的需求;二来每一个案件都可能揭受害者家属甚至包括作案人家属的伤疤,可能吸引人,但也会产生二次伤害。慢慢地,我也发现,抖音上的观众更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话题,所以我现在是“曲线救国”,通过分享育儿中的心理学知识和自身经验,帮助家长培养健康、守规矩的孩子。等这批孩子长大,或许也可以减少一些给社会和自己带来的麻烦。
我自己也是一个父亲,我常在抖音上谈的青少年网瘾问题,其实是我在现实中曾遇到过的两难选择。我儿子是1998年出生的,从小自理能力很差,到了初中能力弱的短板就表现出来了,很不自信,成绩一落千丈。作为老师,自己心理上无法接受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所以就送他去了加拿大念书。他刚到国外时,环境陌生,上课听不懂,身边又没朋友,压力极大,很快沉迷了网络游戏。那时候我就想,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压力日积月累,孩子要么抑郁症自杀,要么今后人格障碍,要么就用游戏释放压力,你能怎么选?对他来说,生活就是个高压锅,游戏就是个安全阀。所以我后来就默许他打游戏,前提是限制在他自己承诺的时间范围内,类似于我们这代人过去课下打球。其实这属于减轻家长端给他的压力,消除他的逆反动机,结果是反而缩短了打游戏的时间。
现在想,要是我当时用了很多家长帮孩子戒网瘾的方式,不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没准孩子早就毁了。所以现在在抖音上,我经常讨论一些网瘾问题、青少年情绪疏导问题,大家要知道负面情绪挺害人的,宁愿让他宣泄出来也不要让他压抑,压抑到一定程度出现人格障碍,那就是一辈子的事。而且,我一直觉得电子产品也好,抖音这样的平台也好,都是中性的,是新的学习工具,要当它的主人,使用和利用,如果当奴隶才是问题。就像我在某期视频中谈过的那样:今天不仅书本是老师,抖音也可以是老师。我们做抖音,就是小火慢炖,假如1万人看了,有100人运用你介绍的方法并且有收获,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而即便他只是浏览了这个信息,那在他心里留下了痕迹,也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
抖音是间知识阅览室
我体会,在抖音和在传统媒体上做科普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八九十年代起,我就在监狱、少管所、中学普及犯罪心理学知识,但听众的人数,开讲座的次数都是有限的,与抖音无法同日而语,也没有抖音便捷,现在你24小时,随时可以在抖音上浏览感兴趣的内容。
1999年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开播,每期讲一个案例,我经常作为嘉宾和主持人一起探讨、分析案情。最多一年我上了近三十期节目。我觉得观众看《今日说法》,有点儿像到有作息时间的饭店点菜,他本身就对法律问题感兴趣,也愿意从别人的案件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中,这种稳定和深入的程度可能是新媒体比不了的,但观众比较被动。新媒体就好比24小时营业的自助餐,花样繁多,可以先浏览再选择,并且保证有你中意的板块,可以完全根据受众的偏好,实现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对接,也就是精准,而且观众占主动。这种形式在扩大知识面,提升知识深度,掌握具体方法,甚至和传播者互动方面确实有优势。这就相当于平台为受众提供了一个阅览室,架子上摆满了几千本杂志,航空的、教育的、动物的,他浏览这些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检索现有知识体系的过程。
我认为的科普,不一定是让人学到了某个具体的方法,让人了解知识框架里包含哪些元素,同样很好。所以《今日说法》更像是精读,是一个更严谨的课堂,抖音更像是泛读,是一个可以轻松聊天、表达的场合。它们没有优劣,只能说各有受众,各有侧重。
现在除了本职工作以外,我有10%的精力都花在抖音科普上。如果非要谈具象的目标,那就是我希望自己的视频能真正得到有需求受众的检验,真的有人用,虽然这很难衡量,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抵达真正有需求的人。
社会分层很广泛,我不可能影响所有人,以后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更想在抖音上科普犯罪心理学知识。媒体上关注的恶性案件多半是杀人放火,但其实95%的犯罪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财产型犯罪。一来想告诉大家如何避免自己身边人违法犯罪,二来也想告诉大家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理。今年我上了十几期《今日说法》,谈的都是电信网络诈骗。国内在心理学层面研究这个的人很少,我研究了30年“洗脑”了,我太清楚不法分子用的是什么手法了。以后等时机成熟了,我也会在抖音讲这些内容。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犯罪心理学教授成青少年教育专家,抖音走红获170万人关注】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10032.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