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
《为你打开一扇门》要点
指的是“青少年读者”。用“你”好像作者在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人以亲切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繁 星
冰心诗四首
《“诺曼底”号遇难记》
哈尔威是一位尽职尽责的船长,技术高超,办事谨慎,善于调查,用于决断;沉着指挥,细致周到;一心为人,无私忘我,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
往事依依
“已经模糊”“ 搜索枯肠而不可得”表明许多事情经过竭力思索都想不起来,与“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形成强烈反差,引出对几件往事的回忆,衬托出文中写的这几件事留给作者至深的印象。
《幼时记趣》
十三岁的际遇
1、题解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2.“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小诗为什么要将自己喻为“不系之舟”?“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又喻指什么?
3、“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我是不系之舟”与“我的誓言”有什么关系:
象征永不停息的追求 只有永不停息的追求,才能实现自己的誓言。
4、“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说北大“是师长”是因为:北大给“我”知识,给我追求真理的勇气 ,“是朋友”是因为:北大给“我”知识,给我追求真理的勇气 ,“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是因为:北大给“我”知识,给我追求真理的勇气 。
5.理解“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和船工”这个句子的内涵。
这是文中一个精彩的比喻。把北大比作“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不仅写出了北大的丰富,也写出了北大精神与学术的流动;把北大的学生比作“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把北大的老师比作“舵手与船工”,不但承接“河流”之喻,而且富有意蕴。 写出了从北大建校到现在,再到未来,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北大莘莘学子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永不停息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前行。
第三单元知识点
《社戏》
1、 文章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2、 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
二是免念深奥难懂的书本知识
三是有放牛、钓虾等乐事
四是可以到赵庄去看社戏
3、 前三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4、 月夜航船片段从哪四个方面写“我”的感受?
6、 月夜航船选段写了看戏途中的景物,请摘出相关的句子
〈〈端午日〉〉
1、 第一段围绕赛龙船的习俗,主要写了哪三个场面?
2、 三个“莫不”有何作用?
3、 作者写赛龙船时运用一系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主要作用是什么?
4、 赛龙船时写到对水战的联想,有何表达效果?
5、 文章详写了龙船竞赛,略写了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目的是为了展现什么?
〈〈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1、 第一句渲染出怎样的环境,能使人联想到哪句古诗?
2、 为何用“落”字,而不用“到”字?
1、 分别用四个字概括上下阕
3、 词中表达一种人生哲理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从互相的祝福中获得赔偿。体现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我的思念是圆的》
1、 题目的艺术构思: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生动。
2、 全诗采用比喻和联想的手法,流露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第四单元知识点
《春》
1、 文章第一节中具体流露出作者何种感情?
答: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2、 文章第二节是对春天的一个宏观勾勒,你能用简练的一句话来概括这副春景图吗?
答: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3、 简述第二节中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试举例分析
答:拟人,分写山、水、太阳“睡醒”的情态,勾画出山色朗润、春水涣涣、春日融融的感觉。
4、 春草图中着力描绘春草勃发的景象,举例分析
5、 写春草的同时,又为何写到人的动作?
6、 写春花图的时候,怎么会由花写到果实,你知道作者的用意所在吗?
7、 能把“闹”字改为“飞”字吗?
8、 风本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作者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
9、 春雨的特点是什么?找出具体句子的体现。
10、 请你赏析有下“静默”一词的妙处。
11、 迎春图中叠词运用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12、 结尾分别围绕春天的哪三个特点来作结,暗含了一个怎样的顺序?
13、 阐述本文的中心:这篇优美的抒情写精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三峡》
1、 三峡的山有何特点?答:连绵不绝、高耸入云。
2、 写山为何会写到“不见曦月”?答:侧面渲染山峰之高峻、江面之狭窄;同时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作了铺垫。
3、 写水有何特点?答:汹涌凶险、迅疾湍急。
4、 春冬之景的总体特点是什么?动静结合,色彩斑斓。(会找出具体的句子体现)
5、 秋景的特点是什么?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6、 引用渔歌的作用。
7、 文章为何先写山,再写水?(或者为何按夏春冬秋的顺序来写?)
《济南的冬天》
1、 文章第一段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其表达效果如何?
2、 济南周围一圈小山的温晴的具体体现,有何写作手法?
3、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围绕哪个字来写,突出什么特点,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展现?
4、 如何赏析写矮松的那句话。
5、 找出薄雪覆盖下的小山中的联想部分(虚实结合部分),并作适当分析。
6、 试赏析此段中的拟人句。
7、 济南冬天的水有何特点?
答:从天上到水面,由河水的清亮、水藻的绿引出整个空间的清亮、蓝汪汪。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为比喻,并且把红屋顶、黄草山、灰色树影都融入这块蓝水晶,在水天一色的广阔的背景下,描绘了冬天整个济南鲜亮明丽的色彩。
8、 文章的题目与结尾是否前后矛盾?
《夏》
1、 文章中心: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色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2、 文章第二段通过哪些画面来表现夏之热烈?
3、 作者为何说“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4、 农民夏天紧张、急促的旋律通过哪两个方面来展现?
5、 结尾作者为何说喜欢浸在枯涩汗水里的夏?
《天上的街市》
1、 诗歌第一小节的作用
从街灯——天上的街市——街灯,由实到虚,由虚到实,以明星和街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2、 第二小节中的“想”和两个“定然”在诗中有何妙处?
“想”字总领下文内容
两个“定然”表达了一种绝对肯定的语气,表明诗人坚信那理想的世界一定会有的,也含蓄地表达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情绪,及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3、 诗中作者把街市放到天上,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美满幸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因为作者在人间找不到光明、自由、幸福,只有借助想像来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恶,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浅浅的”“自由来往”表达诗人对人民大众苦难的同情)
4、 主题
这首诗借助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蔚蓝的王国》
1、 这首散文诗的开头有何特色?
开篇用充满激情的呼告,把久积心头的对大海的爱喷发出来,同时概括出大海的魅力所在:蔚蓝、光明、青春、幸福。
“在梦中”点明诗篇的内容是想像中的情景。
2、 写大海景象时为什么要写“仿佛有女人女人的声音”?
写“女人的声音”,写眼睛会发光,写脸上会出现笑容的“她”,把一个充满神奇、充满美、充满爱的海上世界写得真正如天堂一般。这其实是通过梦幻手段把作者充满爱心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3、 作者写如此神奇美丽的大海到底要表现什么呢?(主题)
(1) 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最求和热爱
(2) 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
(3) 歌颂爱情的美好
(4) 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慨叹
4、 文中大海的含义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海,具有象征意义,是充满幸福的爱情的海。
5、 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你怎么理解?
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意思是小船似乎完全理解人的心灵的,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民的心灵在大海上自由驰骋,心灵和大海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皇帝的新衣》
1、 课文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从治装费用:不惜倾其所有 ; 从心思兴趣:最爱炫耀新衣 ; 从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皇帝这种性格具有夸张性,突出表现了皇帝骄奢淫逸的本性。
2、 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
写皇帝爱穿着的癖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3、 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了神奇的作用。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从而突出孩子的天真纯洁和聪明,突出皇帝、大臣的虚伪。
4、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儿发抖?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所以发抖。但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5、 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请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
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梦溪笔谈》
1、《以虫治虫》主题:文章记叙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害虫,是促进农业生产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2、“方为秋田之害”,一个“方”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忽有一虫生”的“忽”表明事出意外。
“以钳博之,悉为两段”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无比。
“旬日子方皆尽”说明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
“岁以大穰”的“以”字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3、《梵天寺木塔》主题:本文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和“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4、“患其塔动”的“患”突出了塔动这一主要问题,
“动如初”说明了建筑工匠未能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因为“塔动”的关键不在于“未布瓦”。
“无可奈何”一词道出了大家对塔动这一问题无计可施,反衬了喻皓很轻易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突出喻皓技术之高。
“密使”“遗以金钗”写出了匠师为解决“塔动”问题,费尽心机,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解决塔动问题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