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服务
热辣滚烫的微短剧,媒体如何接住这场“泼天的富贵”?
2024-12-13 23:24

  导读311日,一对夫妇做短剧每月进账4亿多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热议——做微短剧真的这么赚钱?

热辣滚烫的微短剧,媒体如何接住这场“泼天的富贵”?

  看得上头停不下来、市场规模有望在五年内超1000亿元、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如今,微短剧已成为网络视听领域最炙热的风口,凭借强大的吸金能力和巨额流量,正迎来泼天的富贵

  媒体要不要入局微短剧?做微短剧,媒体有哪些优势、劣势?又该如何变现?

  3月上旬,传媒茶话会对话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网络产品部主任李曦、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熊皇、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运营中心总监黄宁、体坛周报新媒体总监李旸。

  微短剧风口,媒体面临新抉择

  当下,微短剧成为新风口,是否要入局,也成为摆在媒体面前的一道思考题。

  在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熊皇看来,对于传统媒体而言,长期以来都面临着转型危机,当下的新机会都值得尝试。微短剧的兴起给媒体一个重新进入短视频市场的机会,让媒体能够与其他微短剧创作者重新回到一条起跑线上,或者至少没有相差太远。

  媒体入局微短剧是大势所趋,它为媒体转型、融合,提供了探索、试水的新方向。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运营中心总监黄宁也谈道,虽然微短剧的商业逻辑已发生变化,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视频内容表达方式,微短剧已被用户认可、市场接受。媒体早一天布局,就能早点学会这种内容生产本领,跟上视听领域发展趋势,掌握主动权。

  目前,在微短剧领域,不乏媒体尝鲜者,并形成了系统打法。比如湖南广电旗下芒果TV、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早在2019年就切入了微短剧赛道。

  芒果TV已布局了四个微短剧赛道,打造了《虚颜》《风月变》等爆款作品,今年3月份的项目投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在微短剧创作方面已尝试了文旅、IP改编等三个方向,打造出《青山绿水那朵云》《欢喜一家人》等爆款微短剧作品,每部作品都实现了盈利。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网络产品部主任李曦告诉传媒茶话会,当初选择进入微短剧赛道,一方面是因为其制作成本低,投入成本在可承受范围内;另一方面,广电媒体创作视频产品也是其优势,所以,选择了把微短剧作为突破口。

  此外,已有多家媒体宣布进军微短剧赛道。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成立大象剧场项目团队,目前,正在打造编剧团队、导演团队、剪辑团队并自建投流团队。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拟创作播出40集的成都城市题材网络微短剧,围绕青春励志、家庭共情、时代旋律方向展开,营造跟着微短剧到成都街头走一走的新风尚。

  去年12月,新华社、新华网、央视频、央视网等超20家媒体机构已与抖音达成合作意向,共创精品微短剧,首批作品3月份将上线。 

  当然,作为新赛道,是否要入局也有持谨慎态度的。

  体坛周报新媒体总监李旸告诉传媒茶话会,虽然能丰富媒体业务业态,补充媒体收入结构,但微短剧并不是媒体业务的必选项,是否要做取决于业务定位和布局,而且要综合考虑投入成本、盈利难度等因素。

  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面对越来越的微短剧市场,媒体要想杀出一条路,并不容易。

  李曦讲道,目前,微短剧市场竞争是充分的,并不是说选择了微短剧赛道,就一定会赚得盆满钵满。因为微短剧的商业模式在不断变化,政策监管、受众口味的变化等因素都在影响着微短剧的变现路径与市场规模。

  因此,是否要做微短剧,对媒体而言是一个量体裁衣的问题。媒体业务的转型,应该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特质,寻找适合的创新方向,微短剧不一定适合所有媒体。但作为一种新的、深受用户喜爱的表达方式,值得媒体重视、借鉴。

  入局微短剧,媒体有三大优势、三大劣势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微视频短片委员会秘书长张腾之认为,广电媒体做微短剧有三方面的优势:

  具备社会公信力,对于作品主题立意、思想价值、创作导向有严格把握、风险品控与底线意识;

  拥有常年拍摄制作、播出宣发影视剧的专业团队与成熟机制;

  拥有资源整合的优势,能调动经济、文化领域的社会资本。

  这三个优势中,第一个优势媒体最为突出,也为其入局微短剧提供了时机。

  微短剧的发展,经历了野蛮生长的萌芽期、纳入监管的发力期、渐入精品化的成熟期后,眼下正步入精品化阶段。主流媒体可发挥导向把控、精品创制优势,可丰富短剧体裁,提升内容质量,带动微短剧行业品质提升。

  当然,媒体做微短剧也有劣势或局限。

  一是,面临公共性与商业利益的平衡。

  相较于市场上纯粹出于商业目的的微短剧,媒体制作的微短剧又无法舍弃一定的公共性和社会价值,无法像目前短视频中盛行的一些爽剧一样仅仅去追求观众的爽感熊皇对传媒茶话会讲道,囿于这个身份,其他商业机构制作这样的内容可能会有很大的流量和收益,但媒体去做,就会招致批评。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关键看媒体从哪个细分领域切入微短剧,纯流量、娱乐体裁,可能不适合媒体,但文旅、科普这类微短剧,媒体却可以尝试。目前,这样的案例有很多。

  江苏广电的《青山绿水那朵云》走的就是文旅路径,以南京市栖霞区的文旅项目为背景,以乡村振兴为题材,讲述年轻人故事的短剧。在播出前,就实现了盈利。

  据黄宁介绍,大象新闻将触达文旅、健康、教育等领域,采用短剧+文旅等定制化生产的模式,来进行行业资源的整合,以微短剧新表达赋能内容生产。

  二是,在投流环节,媒体缺乏人才、经验积累和投入,对付费微短剧的商业逻辑也缺乏理解。

  微短剧投流属于下游分销环节,是短剧产业链条上最为重要、隐秘的一环,包括剪辑师和投手(也被称为数据优化师)。前者负责将上百集剧集中的爽点集中于两分钟左右的视频,后者负责在不同广告平台投放。数据显示,微短剧制作成本中,投流费用占比普遍达到80%,甚至90%

  黄宁谈到,在投流环节,传统媒体劣势明显,在经验、人才储备上,大部分媒体几乎没有任何积累,这会影响媒体微短剧的出圈。而在付费微短剧赛道上,媒体对符合付费逻辑的优质内容+强推流的逻辑缺乏了解和掌握,变现面临短板。

  三是,技术进步导致视频创制门槛降低,会削弱媒体微短剧制作优势。

  李曦讲道,伴随着Sora文生视频、图生视频等技术应用的落地,视频内容从技术角度而言,门槛可能会越来越低,更多的行业热爱者、自媒体者等,也都可以进行视频生产创作,这会加剧微短剧行业竞争。媒体也应该审慎看待自身在内容生产方面的传统优势。

  微短剧变现,媒体应以广告或者内容付费为主

  从经营层面来讲,微短剧或称为媒体经营创新的新方向、新手段。但媒体要想从微短剧媒体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绝非易事,关键是找到适合、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那么,媒体做微短剧到底如何变现?

  熊皇告诉传媒茶话会,目前,微短剧主要变现方式有三种:

  一是与平台分账:依据播放量按相应比例与平台分账。

  二是通过广告变现:与特定品牌商合作,冠名或在剧中植入广告。

  三是内容付费:采用分集付费或者直接卖版权的形式,依靠内容直接变现。

  早先平台分账和广告变现(主要是广告主投放)共同构成了微短剧最主要的盈利来源,而眼下内容付费的势头也日益显现,逐渐成为微短剧的重要创收方式之一。

  具体来看:

  第一种方式比较传统,类似于借船出海,对于一些缺乏大流量平台的主流媒体而言,可以利用第三方平台优势,解决微短剧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但缺点是,媒体要和平台分成,支付过桥费

  第二种方式类似于此前媒体为客户拍摄的广告片或软广,只是表达形式是微短剧。这种模式,媒体完全自主,利润份额更高。但更考验制作能力,尤其是要得到甲方的认可。

  第三种方式,来钱最快、变现最直接。分集付费也是目前一些爆款微短剧最常用的变现方式。但需要对用户口味、偏好进行精准把握,甚至需要迎合用户的喜欢;直接卖版权,需要质量得到市场认可,且能找到合适的买家。

  当然,微短剧变现也不限于这几种模式。

  微短剧的变现应该还有更多路径,需要不断探索。李曦列举了其他的变现方式,比如电商,即通过微短剧卖相关产品或带货;还有政府投资,比如承包文旅等政府项目。所有互联网变现方式,在微短剧上都可能会进行一轮尝试。

  近期,小程序微短剧因为具备精准触达下沉市场、变现方式多元受到追捧。制作方可将本该投放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微短剧,搬运到独立小程序上供用户观看,并在用户付费点播之余,衍生出广告投放、代理分账等多种盈利方式。

  那么,哪种商业模式更适合媒体?

  熊皇建议,媒体面临的问题在于没有自己的平台,或平台影响力不够大、用户规模小。因此,还得到视频平台中进行剧集的投放,获取分成。当然,如果一些制作精良的剧集也可以通过与互联网平台联合制作的方式,共同对收益进行分账。但从长远来看,媒体可以更多考虑靠广告变现或者内容付费的方式,更有自主权,且能获得更大份额的利润。

  此外,媒体做微短剧,也需要避免踩坑。李曦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避免盲目跟风与模仿。随着微短剧市场的兴起,可能会出现一些热门作品或流行元素,媒体要避免盲目跟风或模仿,而是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打造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内容。

  二是忽视观众的反馈。观众是微短剧市场的核心,他们的反馈和意见至关重要。应当时刻关注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制作策略和内容方向,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望。

  三是没有长期规划。微短剧市场发展迅速,但也需要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应当避免只追求短期利益,而是要制定长期的发展策略,不断投入资源和精力,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微短剧品牌。(作者:李磊)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热辣滚烫的微短剧,媒体如何接住这场“泼天的富贵”?】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13094.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   
最新新闻
美团点评的无边界陷“四面楚歌”?
出 品 | 异观财经作 者 | 炫夜白雪美团无边界拓展业务线的同时,势必会与携程、京东、拼多多等流量巨头狭路相逢,陷入“四面楚歌
预售仅5.7万,五一档票房垫底,古天乐新片卖不动,问题在哪?
今年五一档不出意外的话,算是提前宣告凉凉了。作为一个长达五天的黄金档期,截止4月27号17点,档期预售总票房竟然只有2253万,
从题分邦第三课桌到未来:沉浸式 AI 自习室,让学习效率飙升 30%!
回首学生时代,那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小小的课桌上,堆积如山的课本几乎将视线完全遮挡,像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山丘。午后的阳光毫无
待你学AI智习室:专注力升级,自习效果倍增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已成为一种随时随地可能进行的活动。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干扰,如何保持高效专注,让自习效果倍增,成为
《悬疑风暴席卷而来:四部年度巨制,你的心跳准备好了吗?》
序章:迷雾深处,悬疑剧热潮再起航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影视作品如同璀璨繁星,照亮了我们的视听世界。而其中,悬疑剧以其
悬疑剧《借命而生》官宣演员阵容!秦昊主演,还有三大实力派坐镇
秦昊在悬疑剧这个领域真的可以说是一骑绝尘了!从最开始的《隐秘的角落》,到去年的超级大爆款《漫长的季节》。秦昊可以说不出手
央八开播!12集警匪大剧来袭!秦昊主演,4位实力派助阵,能火
森林中迷雾笼罩,在押犯徐文国(韩庚饰)、姚斌彬(史彭元饰)拼命向森林深处跑。夜色中,杜湘东(秦昊饰)等看守以手电照明,在
“五一”假期出游指南:畅享假期,理性消费
2025年“五一”假期临近,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根据携程发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预测报告》显示,今年“五一”旅游消费呈现长
泉城“五一”热门打卡地发布,这个假期来济南!一站式将快乐拉满
  生活不止眼前,这一站来济南。欢迎五湖四海的老师儿们,这个假期来济南,一站式将快乐拉满!
价值观 VS 算法:刘强东与王兴的商业哲学对决
    作者 | 韩勇执行总编,20 年 TOP100 企业高管,战略运营专家。来源  |   管理智慧 AI+咨询合作 | 王老师:1380129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