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特别的难,可以说疫情作为一道分界线,疫情前大伙接着奏乐接着舞,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疫情大家憋了3年,但是对未来仍然保持着比较大的希望,至少在普通打工人、中小创业者这个层面是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此时已经有不止一位大佬喊出“今年是过去10年最难的一年,也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此时寒意还未传递到每个人。
疫情过后,原本预期能回到疫情前的时代,创业、投资一片火热的景象,然而现实却让大部分人大跌眼镜。
资本不敢投资,创业热度锐减,以前火爆的创业咖啡人迹寥寥。到了2024年的今天,还会有哪些创业机会?
我始终相信,世界是均值回归的,困境当中一定也蕴含着机会。走路的人变少了,对于真正的创业者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情,因为竞争者可能也变少了,真正有实力,修内功的反而更加容易被看到,脱颖而出。
在数年前移动互联网创业高峰时,资本大把的投向各种APP,盈利不盈利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有想象空间,几年不赚钱没关系,烧钱没关系,只要后面有人接盘就行,资本、创业者、打工人,纷纷被卷入一场盛宴,乐此不疲。
而今天,已经没有多少投资人愿意投资不赚钱的业务了,商业行为更多回归到商业的本质:盈利。
今天,还有哪些方向是有创业机会的?
首先,我想说的是,创业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拼资源的,资源不一定是资本,也有可能是经验、货品(供应链)、人脉、团队、时间等等,但你至少得有1-2样。
如果你什么都没有,那创业成功的概率是非常非常低的,这个时候你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去积累资源,而不是去空想,你需要用时间+实践去积小胜为大胜,攒够可以开启你的事业的资源。
如果你不是一无所有的状况,那么我会建议你考虑以下机会或者方向:
1、个人IP
如果你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能够提供给到其他人比较有用的价值,我建议你还是可以考虑打造自己的IP。最近1-2年火爆的董宇辉、程前都是这类例子。
当然,我不是说我们有很大机会成为这种现象级IP。“小火靠勤奋,大火靠命(机遇)。”我其实是挺认可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吗?并不是的,人更多的只能做到顺势而为,雷军讲自己卖掉卓越之后就得出“顺势而为”的总结,然后创立了顺为资本,再之后有“风口上的猪都会飞”论断。
董宇辉、程前能大火是因为平台(渠道)缺少这类的内容IP,不希望只是娱乐、搞笑,希望能满足更深层次、更多元的需求,之前看到过一个信息,董宇辉爆火的时间点,差不多也是罗永浩从抖音直播带货退出的时间点,这真的是巧合吗?
我觉得不是,底层逻辑是平台尝到了甜头,看到了趋势,抓住了用户需求,顺势助推。一个人的命运,除了靠自己努力,还得看环境。所以有些案例后来要再去复制其实是很难的,因为环境可能不一样了。
做个人IP其实跟平台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平台发展的早期,模式不太成熟,敢于吃螃蟹的人能吃到红利,当然也要冒更大的风险,需要更大的勇气。
通过早期扶持一批内容创作者,吸引到稳定的用户群体,然后双螺旋增长,进入到正循环当中。
等到平台的生态进入到成熟期之后,如果蛋糕不再发展壮大,那么平台有可能会选择控制供给,因为蛋糕就这么多,与其让每个人都吃不饱,还不如让一些优质头部的创作者能够获得稳定的收益,从而保障能够稳定、高质量的内容供给,这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平台也会掌握度,任何一个平台都需要防止创作者大而不倒、尾大不掉,势能大到绑架平台,那也是非常危险和尴尬的,所以一定是要多元化,也要有扶持新人的机制,只是平台发展早期扶持力度大,发展成熟期扶持力度小。
明白了这个逻辑,再来看今天个人IP还有没有机会?我认为还是有的,一方面各个平台都会需要新鲜创作血液进行新陈代谢,不能让创作者躺平,另外一方面虽然今天已经有很多非娱乐化的内容IP,但是这个窗口还在,只是今天进入的难度要比几年前要大不少。
不过,如果现在这个时间点再做个人IP,那我的判断是需要更加专业、更加垂直和更长时间地等待。人的选择多的时候,口味就会更挑剔,你就得拿出比之前的解决方案更好的才行。
所以选择这个方向的,建议可以反复思考自己的定位,自己独特的优势到底在哪里,优势需要表现为至少比95%的人要做得更好,这样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2、AI赋能
如果说今天个人IP已经进入到成熟期,快接近饱和期,那么AI领域则还在初创期。我平时会比较关注AI方面的技术、资讯,也在大厂负责AI产品,躬身入局之后有以下认知:
(1)未来很多领域会被AI改变,甚至颠覆,越是容易被标准化的越容易被影响,比如法律咨询、英语学习等,这些其实正在发生,只不过是大众的习惯的改变以及技术的迭代进步需要一点时间,但是已经不会很远了,技术进步实在是太快了。
(2)大部分人会是看客,因为AI的创业门槛太高或者太低了,为什么这么说?要么你做很底层的东西,比如大模型,这个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也不是一个人能做的,需要一群顶尖的人,投入海量的资金,等待很长的时间才能收获出果实,这事情只适合几个大厂去做,顶多再加1-2家中等规模的公司,且必须是不缺资源的大佬带队才行,普通人这玩意就别想了。要么你做很外层的东西,比如搞点提示词,但是这个门槛又太低了,人人都可以搞,最后都是套一层壳,实际上还是大模型的能力。
那么机会会在哪里?
我会把大模型类比为搜索引擎,因为其实很像,搜索引擎也是输入关键词,输出相关的信息,大模型也是,只不过大模型会更加精准,另外大模型能够生成内容,但是生态位都是一样的,对于普通用户都是黑盒,里面是如何运转的,不知道,也插手不了。
如果类比为搜索引擎,那么机会会在哪里?
我认为可能会是更加垂直化的内容,大模型去训练掌握各个领域的技能,变成各行各业的专家,缺的其实是训练的语料,这个时候如果谁能整理好足够多的规范的语料,那么是可以有蛮大商业价值的,所以我认为知乎这样的以前商业价值不明显的内容平台的估值是需要重新被衡量了,去年看到微信发力“问一问”,我不知道是否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当然,这个事情其实也是很依赖专业化的能力。
除了去做训练的语料库之外,普通人可以做的还有通过AI的能力去赋能内容创作,举个例子,我之前有6、7年是在做儿童阅读领域的产品,对于一本绘本的生产,以前的流程是作者写故事,绘者画图,如果是国外的内容,可能还有译者参与翻译,然后编辑进行整合、审阅等等,有了AI工具之后,有可能从写故事到最后审校都可以一个人完成,这个的变化在哪里?
以前需要多个角色进行参与,所以需要出版社这个角色在中间做连接,把大家组合到一起,以后一个人也能完成了,那么出版社的价值有可能会变得很小,可能只是提供一个版号,甚至有可能直接在网上发行,或者都不是以绘本的形式发行,这个对行业的颠覆是巨大的,但是对于内容生产者来说可能是件好事,以前传统模式中,到作者手中的收入只占比较小的比例,如果我记得没错可能只有20-30%。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个比例会高很多,量变引起质变,可能会迎来内容创作的高峰。
当然,目前的AI创作能力还比较平庸,难以和一个真实的专家相比,但是可怕的是AI是按摩尔定律持续进步的,每半年到1年跃进一大步,像围棋一样,超越人类专家的时刻已经不远了。
还有更多的话,可能会是围绕AI技术的解读、普及布道、部署维护等等领域,会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创业或者新兴工作机会,这里不再展开。
本篇先讲到这里,我是李明Bright,大厂产品专家、AI产品负责人,前KaDa阅读产品负责人,12年产品+创业经历,分享产品、商业和创业经验,欢迎关注我!
*仅代表个人观点,各位请自行斟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