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动态
植调剂:风口已至,未来已来
2024-12-26 13:22
植调剂,一直被称为农化板块的下一个行业风口,也是近几年最热门的农药分类品种。
被誉为“小产品大功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大农经济、机械化和集约化下,农药减量增效加速推进、病虫草害高发的大背景下,对于农作物在增产增效、简化用工、改善品质、弥补经济性状不足、提高抗逆性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位愈发凸显,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可以说,属于植调剂的风口期已至,未来已来。

植调剂:风口已至,未来已来

全球市场高速增长

当下,农资经销商和农户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逐步认识到了植调剂的巨大作用,那么,植物生长调节剂究竟是什么?
植物生长调节剂(简称“植调剂”),是指由植物或微生物产生的对同种或不同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开花、受精、坐果、成熟及脱落的生命全过程)具有抑制、刺激等作用或调节植物抗逆境(寒、热、旱、湿、风、病虫害)能力的化学物质。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 年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为: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在较低浓度下对植物生长发育表现出促进或抑制作用的一类有机物质。植物激素是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
目前根据植调剂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可分为 5 类: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延缓剂、植物生长抑制剂、保鲜剂和抗旱剂。
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的植物激素按其生理效应分类有生长素类、赤霉素类、乙烯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类等五大类,而具有五大类植调剂综合功能的芸苔素内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植物生理学会命名为世界第六大类植物激素。近来发现的植物激素还有油菜素甾醇、多胺、水杨酸类和茉莉酸等。
植调剂因具有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多、用量少、效果显著、残留少、毒性低、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生产和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植调剂的正确合理使用,对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影响。
近年来,在世界农药市场徘徊震荡的情况下,植调剂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根据观研天下数据,2022 年全球植调剂销售额为 203 亿元,2028 年将达到 315 亿元,2022—2028 年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 7.4%以上 , 远高于农药行业未来整体 2.5% 的年平均增速。
据业内人士预估,市场高热之下,未来 10 年,全球植调剂市场规模将高达 30 亿—50 亿美元,在农药中的整体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或将达到 10% 以上,国内植调剂的占比也会迎来新的增长。

国内市场容量远期有望达600亿元

可以明显地感知到,近几年,国内植调剂市场在持续升温。
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植调剂得到了蓬勃发展,例如,2023 年大部分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相关企业销售额及净利润均出现双下滑,但是植调剂却是一枝独秀,是最受行业瞩目的增量大风口。它的火热契合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契合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契合了农药的绿色发展和产业振兴。植调剂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增收需求,满足了作物品质提升的需求,更解决了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植调剂产业发展迅猛,已经形成了从原料供应、研究、生产、销售到推广应用的产业链。在 2001 年修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将植物生长调节剂纳入农药进行管理,2017 年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要求》等配套规章,也进一步规范了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登记、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
那么,国内目前植调剂市场规模有多大?根据观研天下数据,2023 年我国植调剂销售额达90.5 亿元,预计 2025 年可达到 100.2 亿元,且预计将以每年 7% 以上的速度增长。根据国光股份年报数据,国内植调剂目前尚处于导入期,市场的潜力还没有真正被激发释放出来,产业有着强劲的发展前景;远期如果能实现大田和非农作物及园林的完全渗透,总市场容量有望达到 600亿元。

登记进入增长区

随着植调剂的快速发展,植调剂证件登记也进入了增长区。
查询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从 2017 年开始,国内植调剂的生产企业、登记开始跃迁增长。截至 2020 年底,植调剂登记证占全部农药登记证的 2.8%。2023 年国内植调剂登记产品有 109个,占全年产品登记数量 1009 个的 10.8%。截至 2024 年 3 月 21 日,有效农药产品登记 46315个,植调剂登记产品 1557 个(原药 219 个、制剂1338 个),占整体农药产品登记的 3.4%,占比在稳步增长,但整体占比还相对较小,留给企业的登记空间还非常大。
从产品登记数量看,单剂(1077 个)数量大于混剂(480 个),二者分别占比 69% 和 31%,复配制剂发展迅速。业内人士表示,以前大家认为植调剂具有专用性,不能复配使用,而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证明,不同的植调剂复配使用后,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而且对于植调剂品类来说,新开发化合物是非常难的,持续强化植调剂产品的混配、复配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技术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例如,生长促进剂与生长抑制剂复配使用:“复硝酚钠 + 萘乙酸钠 / 乙烯利 / 赤霉素”“萘乙酸钠 + 吲哚丁酸盐”;植调剂与肥料复配:“复硝酚钠 + 尿素”“三十烷醇 + 磷酸二氢钾”“矮壮素 + 硼酸”;植调剂与杀菌剂复配:“复硝酚钠 +乙蒜素”“芸苔素内酯 + 三唑酮”;植调剂与除草剂复配 :“噻苯隆 + 敌草隆”等。复配制剂使各种作用的植调剂形成优势互补,已有较大的应用市场,未来登记数量会持续增加。
在 1557 个登记产品中,登记最多的植调剂有效成分前 10 位的为赤霉酸、噻苯隆、乙烯利、多效唑、萘乙酸、甲哌鎓、S- 诱抗素、氟节胺、28- 高芸苔素内酯、矮壮素。
其中,赤霉酸是近几年登记数量增长最快的植调剂的细分品种。赤霉酸是调节生长并影响各种发育过程的植物激素,被广泛用于农业多种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赤霉酸产业受到对高农业产量、优质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产业需求推动,持续保持增长。根据新合新生物数据,预计到 2027 年,全球赤霉酸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0年的 1.05 亿美元增长至 1.268 亿美元,在 2022年至 2027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3.2%。
自1997年我国把植调剂列为农药管理以来,植调剂的研发和应用发展迅速,剂型日渐丰富。剂型有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可溶粉剂、可溶粒剂、可溶片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剂、水剂、水分散粒剂、乳油、微乳剂、膏剂、热雾剂、泡腾粒剂、泡腾片剂、微囊粒剂、微粒剂。
登记作物涉及大田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棉花、花生、甘薯,蔬菜中的白菜、油菜、番茄、黄瓜、菠菜、辣椒、芹菜、甘蓝等,水果中的葡萄、柑橘、苹果、梨、荔枝、菠萝、樱桃、草莓等 70 余种作物。从登记来看,植调剂在果蔬上登记的占比最大。

行业竞争加剧

市场的持续高热,自然也吸引着众多企业入局。
近几年国内农药企业纷纷登记植调剂产品,都在加速进入赛道。
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 2023 年 10 月底,我国植调剂生产企业有 462 家,登记产品1470 个,其中 116 家企业累计登记原药产品 216个,涉及 44 个活性成分 ;434 家企业登记累计制剂产品 1254 个, 涉及 37 个农药剂型。
国光股份、成都新朝阳、四川兰月、郑氏化工、安道麦辉丰、诺普信、钱江生化、四川龙蟒福生、云大高科、江西威敌、江西新瑞丰、江苏龙灯、山西浩之大、江苏丰源、四川润尔、江苏剑牌、河南中威、南京百特等企业都是这个赛道里的佼佼者。
其中,收购依尔双丰、山西浩之大、鹤壁全丰后,国光股份已经成为我国从事植调剂原药及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完整植调剂产业链的代表性企业之一。2024 年3月13—14日,国光股份董事会秘书颜铭接受民生证券等多家投资机构现场调研时透露,国光股份目前拥有植调剂原药登记证 33 个、制剂登记证 96 个,植调剂原药和制剂登记产品总数位列前 10 位的企业共计约有 310 个登记证,国光股份占比超过 40%,是国内植调剂登记品种最多的企业。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张江文也表示,国光近 40 年来专注植调剂、调控技术的研究,每年平均开展植调剂田间药效试验1200 次以上 ;已经在 90 多种作物上开展了调控技术研究。在对症应用方面,植调剂可以着眼个别器官的直接效应,在不改变原有栽培体系格局下采取配套措施解决生产难题 ;系统调控方面,可以着眼于作物全生育期的需求,数次应用实现整株水平调控 ;作物调控方面,通过“系统调控 + 环境调控”,进行有机融合,实现高效生产。
业内人士表示,入局企业的增多导致竞争加剧,逐步走向内卷。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植物生长调节剂格局还是小而散,具备规模化销售能力的独角兽企业较少。具体来看,当前我国国内植调剂行业呈现出七大特点 :一是植调剂多以原药生产和原药出口企业为主,制剂生产及销售企业较少,行业尚未达到充分竞争的状态 ;二是行业政策壁垒对潜在和新进入者有较强的阻隔作用;三是有一定的药害风险,产品的应用特性对推广的技术、服务要求较高,因此推广成本也较高 ;四是行业尚处于导入期,产品应用范围广,容易形成差异化,同质化竞争较小;五是产品替换成本高,因此用户黏性较强;六是农户对植调剂的接受度需要长期培养,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七是有一定的药害风险,需要专业的技术服务。
张江文指出,植调剂有一定的药害风险,因为作物品种越来越多,各品种有差异,不同的植调剂,在同一作物上的用法不一样;同一植调剂,在不同作物上的用法可能不一样;同一植调剂,在同一作物的不同时期,用法也可能不一样;气候、助剂配方、原药稳定性会影响植调剂效果。所以在入局企业和产品迅速增长的同时,技术服务能否跟得上是关键。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新进入者的增多,这个赛道也逐渐变得拥挤与喧嚣,行业竞争也逐渐加剧,逐渐成为红海市场。

新品种成布局热点

热潮之下,一大批植调剂新品种也在加速涌现。
随着植调剂的发展,新型植调剂的研发与应用,也逐步走进了行业的视野中。近几年登记的植调剂新品包括羟烯腺嘌呤、苯肽胺酸、冠菌素、二氢卟吩铁、尿囊素、谷维菌素、糠氨基嘌呤、氯化胆碱、氯化血红素、硅丰环等一大批新品种,成为近年来市场争相布局的热点。
羟烯腺嘌呤是链霉素经深层发酵而制成的腺嘌呤细胞分裂素植调剂,对蛋白质合成、酶活性及细胞代谢平衡具有调节作用,可促进细胞分裂及生长活跃部位的发育,促进叶绿素形成,加速植物新陈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使有机体迅速增长,促使作物早熟丰产,提高植物抗病抗衰抗寒能力。主要登记作物水稻、玉米、大豆、甘蔗、番茄等。值得重点关注企业 :郑氏化工、河北中保绿农。
苯肽胺酸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植调剂,通过叶面喷施能迅速进入植物体内,促进营养物质输送到花蕾等生长点 ;增强植物细胞的活力,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增强植物抗逆能力 ;利于授精、授粉,具有诱发花蕾成花、结果的作用;防止生理落果及采前落果,并能提早成熟,诱导单穗植物果实膨大,具明显保花保果作用。形象地描述,苯肽胺酸就是植物的激素,通过调节植物内源激素水平和动态平衡达到促使植物养分转运的效果。值得重点关注企业:陕西上格之路。
二氢卟吩铁的作用机理 :一是可以调控叶绿素的降解(延缓降解)与合成,能增强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二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其促根、生根、抗逆等在根茎类作物上效果尤为显著 ;三是提高作物系统抗性,调控寄主在逆境中的防御相关信号途径,增强寄主的防御反应,提高寄主抗性;四是调控油菜素甾醇、脱落酸等多个靶标或途径,诱导寄主应对低温、盐胁迫等方面的防御反应。值得重点关注企业 :南京百特。
冠菌素 COR 是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的类似物,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物源植调剂,冠菌素 COR 只需要极低的浓度就可以起作用,生物活性是茉莉酸甲酯的 100—10000 倍。冠菌素信号分子能够通过茉莉酸途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等众多生理生化过程,在脱叶、控旺、除草、促进转色、增糖、低温种子萌发、抗逆、抗病、抗虫等方面有宽广的应用前景。2021 年成都新朝阳在中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冠菌素发酵生产线,从源头上解决了冠菌素发酵效价和收率低的问题,从发酵、提取工艺、生产成本等方面已实现冠菌素的产业化生产,完全满足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推广的需求。
尿囊素又称为脲基海因、脲咪唑二酮、5- 尿基乙内酰胺等,是一种乙内酰脲衍生物。目前在农业方面,尿囊素是一种植调剂,可刺激植物生长,对小麦、柑橘、水稻、 蔬菜及大豆作物确有催熟作用,另外还用作生产各种复合肥、微肥,缓释肥及稀土肥的添加剂。经有关部门试验,用微量的尿囊素用于小麦、柑橘、蔬菜、大豆等作物,具有固果、促早熟、增产等作用,同时它又是开发各种复合肥、微肥、缓释肥及稀土肥必不可少的原料,促进农作物增产,在农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重点关注企业 :陕西美邦药业集团。
谷维菌素来源于链霉菌的核苷类小分子代谢产物,能够长效激活和维持细胞分裂,促进器官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还能抑制多种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植调剂。2021 年 12 月 30 日,向文胜教授团队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主体,获批谷维菌素全球首个原药登记以及首个农药制剂登记,产品具有促进生根、壮苗、分蘖、早熟、抗逆,诱导抗性作用,目前主要用于水稻种子浸种。值得重点关注企业 :远大控股。
糠氨基嘌呤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细胞分裂素,是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分化的物质,广泛存在于海藻及大多数植物体中,属于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生长具有调节作用的内源植调剂,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可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 ;诱导愈伤组织长芽,解除顶端优势 ;打破侧芽休眠,促进种子发芽 ;延缓离体叶片和切花衰老 ;诱导芽分化和发育及增加气孔开度 ;调节营养物质的运输 ;促进结实等。值得重点关注企业 :四川润尔、湖北易普乐。
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2024 年 3月21日,苯肽胺酸登记产品 2 个、冠菌素 2 个、二氢卟吩铁 2个、尿囊素 5 个、谷维菌素 2 个、糠氨基嘌呤 4 个、氯化血红素 1 个、硅丰环 2 个,占整体植调剂产品的约3.3%。占比还非常小,也直观反映出植调剂行业新成分还是比较少。
当然,这些新品种在市场上并不广为人知,但这并不影响这些优秀的产品的市场潜力。而且经过这几年的推广,它们中一些品种也逐渐在市场崭露头角,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例如,南京百特的二氢卟吩铁已经在全国小麦、水稻、棉花、大豆、马铃薯、花生、辣椒、姜、大蒜等作物上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受到了经销商和农户的认可。

增量机会在大田

植调剂可以促进蔬菜、瓜类、水果等作物生长,可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使作物色泽艳丽,叶片更厚实 ;同时还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缓解作物遭受病虫害、药害、肥害、冻害的症状。
由于附加值相对较高,所以,目前我国的植调剂也主要用于果蔬领域。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 2024 年 3 月 21 日,葡萄、番茄、柑橘、苹果、黄瓜、白菜、芹菜、芒果、菠萝、荔枝、香蕉是植调剂登记产品最多的果蔬作物。其中,葡萄是植调剂登记产品最多的作物,达到 171 个,其余为番茄 143 个、柑橘 136 个、苹果 81 个、黄瓜 62 个、白菜47 个、芹菜 39 个、芒果 34 个、菠萝 33 个、荔枝 30 个。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我国果蔬种植面积约 5.3 亿亩,同比增长 2%,而且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业内人士表示,植调剂在果蔬作物上也将保持稳定的渗透率和增长。但是从植调剂登记作物的数量变化来看,以棉花、水稻、小麦、玉米为代表的大田作物增长趋势也非常明显。2023 年棉花、水稻已超越以葡萄、番茄为代表的果蔬作物,成为植调剂登记数量最多的作物代表。
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截至 2024 年 3月 21 日,植调剂在棉花上的登记产品达到318 个,水稻 259 个、小麦 141 个、玉米 72个、马铃薯 62 个、花生 59 个、油菜 21 个,大豆 19 个、甘薯 14 个,占整体植调剂登记的 62%,增长可谓迅猛。
大田作物登记的增长也意味着植调剂未来将持续向大田作物市场渗透,大田作物有望成为市场持续扩张增长的新商机。
小麦应用植调剂,可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具有控旺促壮、增强抗逆性、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并有利于优质、早熟等多重效果。据笔者调研了解,目前在以河南为代表的黄淮海冬麦区,农户对芸苔素内酯、矮壮素、萘乙酸、赤霉酸、烯效唑、苯氧乙酸、调环酸钙等植调剂产品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用量非常大,推广前景也非常广阔。
业内人士表示,植调剂保量在经作,增量一定是在大田。因为大田作物仅仅使用杀虫、杀菌剂只能保产稳产,要想提高作物的免疫力、减轻病害、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就离不开植调剂的科学使用。所以,植调剂向大田进军也是大势所趋。目前多数植调剂企业都在加速向水稻、小麦、棉花、花生、马铃薯等大田作物布局,都针对作物需求制定出了独到的全程解决方案。目前国光“稻知优”全程解决方案在全国水稻区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张力。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植调剂:风口已至,未来已来】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14881.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   
最新新闻
林则徐和太平天国的隔空交手 他提拔的三个人才灭亡了太平天国
林则徐去世前,得到了咸丰皇帝的任命,要他担任钦差大臣剿灭太平军。林则徐病重,自然没有前行,否则咱们的教科书会十分为难如何
中国风投30年,谁是下一个时代的大赢家?
1993年,IDG投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技术风险公司。如果以这个时间点计算,风险投资进入中国正好30年。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什么关系 是左宗棠的老师吗
辛弃疾名字的由来:辛弃疾的祖父辛赞希望他成为大将之才,很崇拜西汉的名将霍去病,所以就给他取名叫“弃疾”。辛弃疾从小就习武
未来5年, 下一个风口都是什么行业呢!
从当前的趋势和市场需求来看,以下6个行业可能是下一个发展风口:1. 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自
行业风口是什么意思?2023年七大行业风口,等你来抓!
风口的意思就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就是指行业中处于发展阶段的事物。在一个行业中,如果风口来了,那么这个风口就是指这个行业中处
赵令伊:“谷子经济”是下一个风口?
  中新经纬12月8日电 题:“谷子经济”是下一个风口?  作者 赵令伊 申万宏源证券商贸零售首席分析师  最近,“谷子经济”
适合一个人干的5个暴利小生意,投入不大,一年挣20万,比打工轻松
  每个人都渴望挣多点钱!  若你有充裕的时间和勤奋的精神,愿意不断学习并坚持下去,一年赚20万左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想上班了,可做这7个小本生意,投资不大,比打工赚钱多
我今年31岁了,是一名普通工人,最近有种深深的恐惧感。因为现在普遍工厂招工年龄,都在18~35岁之间。而过了35岁,就难找工作了
曾国藩与左宗棠 第一次断交
(一)截至咸丰七年(一八五七年)以前,虽然曾左二人的关系时晴时阴,疙瘩不断,风波迭起,但是与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与左宗棠的
林则徐:盛德纯忠 无欲则刚
在开封市水稻乡马头社区北,有一座林则徐治河文化广场。它的北面,如弓状的这段黄河堤防,开封人习惯称其为“林公堤”。1841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