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则徐与左宗棠
左宗棠(1812年-1885年),晚清的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左宗棠中年出仕,没有中过进士,最终却成为一方督抚,其中林则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林则徐与左宗棠的关系比较特殊,二人之前没有见过面,但是左宗棠的名声林则徐却是早已耳闻。尽管二人也只相见一面,却留下了“湘江夜话”的千古美谈。之所以会如此,实乃左宗棠早已名声在外,林则徐身边好友对左宗棠非常赏识,并向林则徐强力推荐左宗棠,所以林则徐虽未见过其人,但是却对左宗棠有了深刻的了解。
“湘江夜话”雕塑
同样论及林则徐与左宗棠的结交,要先从贺氏兄弟开始。道光十年(1830年),贺长龄见到左宗棠,“一见公,推为国士”。道光十一年(1831年),左宗棠跟随贺长龄的弟弟贺熙龄在城南书院读书,贺熙龄也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位弟子,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后来师生二人还结成了儿女亲家。同样,在左宗棠与陶澍首次相见时,陶澍“一见目为奇才,纵古论今,为留一宿”,后来陶澍也将自己唯一儿子与左宗棠的长女订婚,同样结成了儿女亲家。这样左宗棠便与贺氏兄弟、陶澍攀上了关系,而林则徐与陶澍、贺氏兄弟二人的关系又非同一般,所以对于左宗棠的名声也是早有耳闻。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胡林翼为父丁忧,回归故里,此时左宗棠正在陶氏小淹教陶澍之子陶桄读书,二人“谈古今大政,恒至达旦”,左宗棠与胡林翼同岁,二人颇为投机,胡林翼也认识到了左宗棠的才干与学识非同一般。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胡林翼署理安顺知府之时,就推荐左宗棠入林则徐幕府,林则徐表示十分欢迎,复信与胡林翼说“承示贵友左孝廉,既有过人才分,又善经世文章,如其噬肯来游,实所深愿”。同时左宗棠对林则徐也是仰慕已久,“天下粗识道理者,类知敬慕宫保”,左宗棠心里是十分高兴,也希望自己能“以分其劳”,但是“孤侄年已十七,家嫂急为之授室,期在今年。又陶婿去冬来书,预定读书长沙之约”等,家事缠身,难已脱身,不得已婉拒。但是这一次也让林则徐对左宗棠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林则徐从云南引疾还乡福建,路过湖南时,在长沙岳麓山下湘江边抛锚,此时为十一月二十一日(1850年1月3日),林则徐当即派人去湘阴东乡柳庄,特招左宗棠来舟中相见,左宗棠当天赶到,与林则徐在舟中彻夜长谈。林则徐对左宗棠是“一见诧为绝世奇才”,对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关于西北军政的见解更是不谋而合。林则徐告诉左宗棠“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尽,以致富饶之区,不能富强”,所以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交给了左宗棠,希望将来其用得上。此次谈话过去未及一年,林则徐便去世于前往广西的途中,左宗棠闻之“且骇且痛,相对失声”,并书写了挽联一幅“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年遗直在;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多年以后,左宗棠依旧对林则徐推崇备至,“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公为国朝名臣,非可企而及也”,并对两人在湘江边的谈话记忆犹新,“军书旁午,心绪茫然,刁斗严更,枕戈不寐,展卷数行,犹仿佛湘江夜话时也”。
左宗棠
虽然左宗棠最终没有进入林则徐的幕府,但是左宗棠则出山受幕于湖南巡抚张亮基,而张亮基又曾为林则徐所保举,胡林翼向左宗棠推荐张亮基时就以林则徐类比,“先生最敬服林文忠,张中丞固文忠一流人物也”,左宗棠进其幕府也不算辜负林则徐的期待。
海防也是林则徐关注的焦点,其做了许多相关工作,在左宗棠数十年后仍能发出“谈海防者必推公”“见公所建炮台,形势扼要”的感叹。其后左宗棠调往陕甘总督任之前,就推荐沈葆桢继任福州船政的事务,其推荐沈葆桢接班,沈葆桢在左宗棠等人基础上,继续将福州的船政事业发扬光大。
与之前二位相比,左宗棠与林则徐则为忘年交,二人拥有共同抱负,并神交已久,所以才一见倾倒,林则徐更是将自己辛苦收集来的资料托付于左宗棠,希望其能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可见林则徐对左宗棠的信任,而左宗棠也并未让林则徐失望。因此左宗棠算得上是林则徐事业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人,将林则徐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四、结论
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皆为当世英才,从与林则徐的交往之中也可以看出三人的性格与为人处世的不同。
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出身湖南的小地主家庭,半耕半读,依靠科举入仕。其生性内敛,为人谦谨,“谨即谦恭也,谦则不遭人忌恨,恭则不受人侮”,这也是其为人处世的准则。曾国藩属于传统理学家,不好夸夸其谈,虽满腹经纶,却不轻易示人。曾国藩天分不高,尚属于“中材”,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由于其刻苦勤奋。况且曾国藩“知己不多,而且少数知己也不知道他有多大政才能,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林则徐见到曾国藩之时,曾国藩也只是一刚踏入官场的青年翰林,其才资平平,很难引起林则徐的注意也属正常。所以林则徐对其并不了解,一面之交很难留下很深的印象。而且曾国藩又性格古板、为人倔强,在湖南办理团练期间,就与湖南地方官员处理不好关系,处处遭受排挤,可见其在为人处事上还是有一些缺陷。二人相见后不久林则徐便前往广东禁烟,随后便是流放、释归,并且林则徐一直在边地为官,再未进过京城,而曾国藩一直在京为官,加上曾国藩有着穆彰阿的背景,所以二人的交集就更少之又少。
《胡林翼评传》
胡林翼青年得志,官宦子弟出身,又为陶澍的乘龙快婿,基于陶澍的关系结识了不少的官场大员,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与林则徐在江苏期间便已相识,林则徐深知其才干非凡,所以在今后的道路上对其也是一再提携,可见林则徐对胡林翼的赏识。胡林翼年少恃才傲物,盛气凌人,但听从了陶澍的规劝,潜心学习,收敛脾气,最后由一纨绔子弟转变为游刃有余的官场大员,可见其有着极强的自控力。同时胡林翼深谙官场规则,为人办事较为圆滑,有力地调和了曾国藩与两湖官员的关系,保障了湘军的后勤供应,在为人处事之上明显强于曾国藩,可以看出胡林翼的交际能力出众。在三人之中,胡林翼受到的林则徐帮助最多,也与胡林翼这种自控力强、善于交际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左宗棠为大器晚成的代表,出身农民家庭,未中过进士,为人率直、倨傲,好自夸,常目中无人。但是左宗棠不同于曾国藩,其天赋异禀,在青年时代就已显示了非凡的才干,并早已得到多人的赏识,尤其是得到贺氏兄弟与陶澍的认同,再加上胡林翼的强力推荐,林则徐对其名声也是如雷贯耳,见面长谈,自然是一见倾心。左宗棠虽然只是一介布衣,个性张扬,但是张扬的个性反而有助于加深林则徐对左宗棠的了解,可以对左宗棠的能力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否则林则徐也不会放心的把西北军政大事托付给一个初次见面的左宗棠。
综上所述,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三人之中以胡林翼与林则徐的关系最为密切,左宗棠与林则徐则最为投机,曾国藩则更多是受到了林则徐品行操守的感染。虽然此中关系远近不同,但是也都对自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林则徐去世于前往广西的途中,死后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搅动了清王朝大半个江山,而曾国藩等三人则借着此事顺势崛起,建功立业,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也算是完成了林则徐未竟的事业。其后曾国藩与左宗棠又成为了“洋务运动”的领头人,并把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落实到了实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源:2016年第4期《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邵德沛)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林则徐与“湘军三杰”关系初探(下)】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14921.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