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有幸获得“立德树人”项目资助,近几年参与了对英格兰中学历史教育的调研。对以历史科目参加会考和高考的英国学生来说,记忆史实对于考试非常重要,通过历史理解当下也是学习的目标之一。考试的核心目标,则是让学生具备完成历史质询(historical enquiry)的能力。
“历史质询”对应的是英国学生在升学考试中需要在答卷中表现出来的几种能力——记忆史实、分析评价史料、勾连史实史料与个人观点,它涉及知识、理解、技能和评价四个方面。这一考试目标贯彻在所有升学考试的题目中,包括问答题和史料分析题。其中的史料分析题,与上海历史高考试题中的小作文颇有相似之处,要求学生分析阅读材料(文字或图像),完成小论文撰写。对大学阶段的历史论文写作来说,上述能力也是完成有质量的论文的基础。
那么,英国的中学历史课如何教学生来写历史质询文呢?笔者在埃克塞特走访中学时,历史教研组长们慷慨提供了学校目前使用的教材、教辅、练习册等。其中,针对会考必考的考点“罪与罚”的自编教材中,就包括了引导学生完成历史质询的详细步骤。
这一自编分册题为“惩罚手段的变迁(约1880—1990年)”,针对英格兰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中规定必考的概念——“变化”,实际覆盖的时段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英格兰,也就是刑罚制度的变革期。其他同题分册覆盖更晚的时间段。另外需要掌握的概念还包括“异”与“同”、“原因与结果”、“重要性与连续性”等。
学生要在大约四个学时中掌握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认识、解释和评价监狱制度、政府角色、大众对刑罚的态度变化,二是认识、解释和评价“历史再现(representation)”,也就是对历史记载中的监狱制度进行评价。学生还可以在课后思考“严刑峻法是处置犯罪最好的方法吗?”这一与高考衔接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
为达到授课目标,手册分四个部分开展教学。第一部分复习基础概念,第二部分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点,第三部分学习新知识点,第四部分为历史质询真题训练。就特点而言,无论是考题还是写作都被拆解到单词和概念层面,方便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同时提供答题结构和模式,帮助学生作出层次清晰、内容完整的论述。所有的历史质询都建立在立论有理有据、分析层次清晰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如何论述的方法,就能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评价历史。
BBC纪录片中的英国中学生第一层次:复习基础概念
首先要帮助学生复习用于描述历史现象的“工具性”单词。该分册提供了13个单词,如“包括”(included)、“完成”(complete)等。班上的26名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手持单词,一组手持单词的解释。学生要在1分钟内找到与单词或词义匹配的另外一位同学,完成复习。配对完成后,老师会随机提问,让学生表述自己拿到的单词或定义。
熟悉了工具性单词后,老师要帮助学生复习与本课有关的重要定义,要求学生分别罗列可以说明“犯罪”和“惩罚”的定义性描述,即用实词构成的、不超过10个单词的简短描述,并与身边同学交换答案。随后,学生要把定义性描述改写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手册上提供了“描述”、“意味着”等引导性单词供学生将描述改写为句子时使用。
由于“罪与罚”专题的时间范围从中世纪延续到当代,学生在学习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刑罚史时已接触过这两个关键概念。所以,这一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展现此前学习的效果,既包括对定义掌握的情况,也包括表达的情况。
19世纪的监狱第二层次:根据模板组织论点论据
课程第二层次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回答“18-19世纪英国监狱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变化?”这一问题,展现已经掌握的知识。学生的答案要包括论点、两条证据(史实),对证据的解读,以及证据如何回答了问题四个方面,分别对应提供史实、分析材料、论证观点、作出评价四项能力。学生在完成答题后,要和身边同学交流答案,相互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答题,手册罗列了答题模板,引导学生把所知所想分成三块来写。第一块是论点陈述,第二块是举例论证,第三块是总结陈述。学生在回答时建议使用的句式也在模板上出现。
陈述论点应采用原因状语从句,含三个内容,分别是时间状语(18-19世纪)、性质定义(英格兰的监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没有产生变化)和原因陈述。教师首先提供适合表达论点的句式,帮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恰当的表述。此外,对因果的陈述也体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这一题举例论证的目标是体现题眼中的“变迁”,具体的方法是提供两个分别描述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监狱情况的例子作为证据。举例要以一句定性描述开头,辅以能说明定性的证据。如若学生认为没有产生变化,则两个例子要体现相似性。若认为发生了变化,则两个例子要体现差异性。因此,学生在写作这个部分的答案时,会同时表现出对“异”、“同”、“变迁”、“延续性”四个概念的认识。
总结陈述则是对例证的评价性概括,包括三部分。首先说明两个例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变迁的性质是变好还是变坏。其次呈现做出好与坏的评价的理由,此处要提供前一部分未使用过的史实作为例证。第三是表达对于变迁的必要性的看法,此处学生也要说明理由。答题句式同样是原因状语从句,将上述三部分逐项说明。
仅从这一题的设计来看,有明确的层次设定,也为学生提供了分析手段和表达的词汇。即便是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在提示的帮助下展现已经掌握的史实,并用恰当的句式完成表达。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举例时写下能体现阅读量和知识面的史实,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完成上述两层次的内容后,学生有两项回家作业,一项与词汇学习有关,需要找到一个用来描述建筑的、以“pan”开头的单词,也就是边沁参与设计、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研究的全景式(敞景式)监狱(panopticon)一词。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探寻这个概念背后的历史和研究著作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另一项则是阅读18世纪晚期出版的关于英格兰和威尔士监狱的研究,并从这一历史再现中归纳三点内容,供之后课堂讨论。
全景式(敞景式)监狱第三层次:结合阅读材料学习新知识点
第三层次的目标虽然是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但采用的形式和会考中的材料分析题一致,让学生在学习中熟悉考题的形式。这种做法体现了自编教材的应试导向,也提供了一种将应试能力与知识点讲授结合起来的思路。
第三层次的第一部分是填空,学生要分别用三到五项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的史实,对四个问题分别作出评价。前两个问题与第二层次衔接,即陈述18世纪英国监狱和19世纪新型监狱的情况。第三、第四个问题围绕19世纪的囚犯生活,包括囚犯的工作、受到的惩罚和牢内生活。所有填空的依据是紧接其后的八页文字与图像材料。学生要阅读、分析并概括材料内容。为了确保词汇基础较弱的同学也能完成研究能力的训练,材料中出现的术语附有定义说明。这也再次体现了英国中学历史教育中“文史不分家”的特点。
就该分册提供的史料内容来看,除了可以分为文字和图像材料两类,不同部分提供的文字材料也有些微差异。其中最基础的是教师梳理过的、有关18世纪监狱情况的重点罗列,难度略有增加的是包括观点和例子的前人作品。针对不同问题的陈述篇幅有长有短,和会考题目中不同难度题目的阅读量各有对应。学生在完成答题后,要和同学交换,检查对方的答案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从而帮助学生练习如何评价别人的研究。
在第三层次的第二部分,学生要回到第二层次的“18-19世纪英国监狱制度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变化?”一题,用在第三层次阅读、收集和分析后的史实和论点来充实自己的答案,达到巩固知识,熟悉分析框架的目的。
第四层次:组织“八股文”——历史质询真题训练
前三个层次的学习和知识巩固都服务于第四层次的真题训练,重点是分析18世纪晚期出版的、关于英格兰和威尔士监狱的研究。学生通过阅读这一历史再现材料,厘清其中的史实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建立完整的历史质询。
第四层次第一部分的阅读包含四组材料,前三组均为18世纪监狱研究的原文照录。手册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用不同的笔记标记,如用荧光笔和下划线标出重点,并概括罗列。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教育也贯穿在课堂练习中。
尽管18世纪出版的英语文献所用的英语在语法上和目前差别不大,但在词汇、词义和印刷字体上仍有不同。例如,此时印刷文献中的s看起来和f很像。手册也会提示学生这一变化,以免学生错读材料。对于在18世纪和21世纪意义不同的单词的解释也会罗列在侧。
第四组材料包括三位19世纪作者留下的文字材料和三张描绘监狱生活的图片,用于比照前三组材料。学生在阅读完四组材料后,要在80分钟内完成一道历史质询题。随后,手册解释了历史质询的定义、考试接受的史料来源、开展质询的基本步骤和论证框架、可以采取的准备手段、自我检查的方式、得分计算方式、不同类型的史实和观点陈述可以采用的句式。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中学历史教与学︱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八股文训练”】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166.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