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
对于狂犬病预防误区
我们一定要远离
???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狂犬病依然是病死率最高的人兽共患传染病。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全球狂犬病控制联盟宣布了“联合抗击狂犬病”计划,即到2030年消除狂犬病致人类死亡的现象。世界各国纷纷响应,并积极推进落实。
鉴于狂犬病病死率几乎100%,而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几乎100%有效,因此科普宣传正确的狂犬病预防知识非常重要。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7岁男孩被邻居家狗抓伤脸和嘴,事发后没有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结果不幸感染狂犬病而去世。家长悲痛万分、追悔莫及,之所以没有及时带孩子接种狂犬病疫苗,一方面是伤人的狗看着很正常,另一方面考虑到只是抓伤而非咬伤,因此觉得晚几天接种疫苗也没事。
这一事件中暴露了三个常见的狂犬病预防误区。
暴露方式不同,患狂犬病的概率不一样。狂犬病暴露后风险分级分为三个级别,Ⅰ级暴露指完好的皮肤接触或被舔舐,只需清洗暴露部位即可。Ⅱ级暴露指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属于低风险暴露,此类暴露虽然发病几率不高,但并不是零概率的无风险暴露,遇到类似情况应认真处理伤口和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区别Ⅰ级暴露和Ⅱ级暴露呢?一般来说,抓咬伤当时可用酒精轻拭皮肤的抓咬处,如果有痛感,说明皮肤出现破损,属于Ⅱ级暴露;没有痛感,只感觉皮肤凉凉的,那么皮肤破损的可能性不大,属于Ⅰ级暴露。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仅限于受伤当时使用。如果自己不能准确判断,应到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Ⅲ级暴露是高风险暴露,指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黏膜、开放性伤口被污染;或者直接接触于蝙蝠。高风险暴露不但需要进行伤口处置与疫苗接种,还要根据既往是否注射过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史决定是否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另外,确认为Ⅱ级暴露且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也要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上述案例中,男孩虽然抓伤不厉害,但是其受伤部位属于高风险部位范畴,所以应尽早按照狂犬病高风险暴露处置。
被狂犬病高风险动物抓伤或咬伤后,狂犬病的预防就是“与死神抢时间”。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1~3个月,1周以内或1年以上极少。然而,每个人发病前,潜伏期的长短并不确定,因此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时间应越早越好。虽然晚几天处理有时也可能有效,但基于狂犬病是100%致死性疾病,完全不该去冒这个风险。
尽早做好规范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几乎可100%预防狂犬病。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并不是单纯打疫苗。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包括及时的伤口处置,合理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以及接种狂犬病疫苗。
有人认为,狂犬病疫苗必须在伤后24小时内接种才有效,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正确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是越早越好!
上述案例中的男孩,受伤部位是面部,理论上潜伏期比较短。家长没有第一时间带孩子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而是打算过几天再去打疫苗。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和错误的,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犬在患狂犬病的早期,并无明显异常表现,非专业人士很难准确判断其是否患病。因此,“看上去正常”的犬伤人后,依然有传播狂犬病的风险。被犬咬伤后,我们应该第一时间进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若有条件,可同时对该犬只进行严密观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狂犬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狂犬病病例呈现“三多”的特征: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数约为女性的2倍;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近年来,儿童患狂犬病的案例各地时有发生。儿童好奇心强,风险意识弱,容易招惹动物,若被动物致伤,伤情常常更严重,头面部或多处受伤的比例高。儿童受伤后还可能因害怕被责骂,不及时告知家长,造成处置延误。家长应了解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并引导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动物传染狂犬病的风险分三类。
狂犬病高风险动物:犬、猫、鼬獾、貉、狼、狐狸等野生食肉哺乳动物,以及蝙蝠。被这些动物致伤后,一定要尽早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狂犬病低风险动物:牛、羊、猪等家畜和兔形类,以及啮齿类动物,如老鼠。这类动物理论上存在传播狂犬病的风险,但是传播风险极低。被这些动物致伤后,一般无需进行常规的狂犬病暴露后处理。
狂犬病无风险动物:除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如鸟类、鱼类、爬行类动物等。这些动物均不传播狂犬病。
来源: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