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500岁的中国大运河是许多城市的“原点”,凝结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大运河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何以承载半部华夏史?7月2日—3日是“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河南主题日,大河网学术中原邀约专家学者, 聚焦大运河的历史知识、社会文化与经济价值,推出关于大运河的理论科普。今天推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教授、博士陈超的文章《大运河的生态文化价值及实践路径》。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十周年。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起,中国大运河历经2500余年时光,不仅保留下来无数的文化遗产,也为今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生态文化遗产。可以说,大运河不仅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在生态方面也拥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价值。大运河地跨南北10多个纬度、8个省市、2个气候带,沟通了5大水系。自建成后,为保障航运的畅通,各历史时期人们会结合各地实际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需求,对运河实施水源导引、水系连接以及河道治理、堤防建设等措施,这些工程措施深刻地影响了大运河及其沿线区域的生态演进和布局,让大运河成为一条融合人类智慧和经验的文化型生态廊道。因此,从本质上讲,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生态价值观的集中表达区域。生态是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底色,是文明发生发展的基础和摇篮,是衡量文化发展水平的显性标志。充分发挥大运河的生态价值,既是向世界集中展示中华生态文明的迫切要求,也有助于释放叠加于大运河这条特殊廊道上的生态、文化、经济和社会诸方面的巨大效应,有利于大运河生态文化在内涵上的无限丰富和外延上的广阔延展。
一、大运河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现
(一)表达中华民族生态文化价值观
中国古代的“三才”观认为,天、地、人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仅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应该融入自然之中。人类过度地掠夺自然、损害自然必定会被自然无情报复。人与自然是利益相关、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一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人类自身必须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演进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低影响开发模式,减少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和谐发展应该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尊重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珍贵的世界文化瑰宝。大运河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内涵正是中华民族生态文化价值观的集中展现。例如,在大运河的气候适应性举措方面,古代运河漕运就是充分利用中国季风气候的生态型管理杰作。明代万恭在《治水筌蹄》中记载,“治漕有八因”:“因河未泛而北运,因河未冻而南还,因风南北为运期,因河顺流为运道;因河安则修堤以固本,因河危则塞决以治标;因冬春则沿堤以修,因夏秋则据堤以守,是为八因。”古代大运河还实行植柳固堤之法,是巧妙利用柳树治理运河的重要生态手段,柳树根基深扎可以固护河堤,枝条可做埽材,可为纤夫提供阴凉,也为大运河提供了优美的景观。上述两项措施是中国古人“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生态思想和生态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二)彰显生态文化的多样化特征
生态建设是文明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是文明得以延续的坚实基础,没有生态保障文明无法延续。因此,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大运河构建起我国境内唯一的大型南北向生态廊道,有效地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生态文化的融合互通,构筑起特色鲜明的基于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华生态文明。大运河作为生态与文化聚合的超长超大时空廊道,是历时两千多年的文化富集,是跨越数千公里的空间聚合,表现了南北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的巨大差异,以及涉及不同政区的协同治理。运河沿线民众为适应本地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社会环境,均表现出多元的生态文化特征,塑造了生态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交织在一起的特点。深度挖掘其不同特征与内涵,有助于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智力支持。但由于漕运退出历史舞台,近现代交通的发展,运河的地位日渐式微,对运河的管理和维护措施严重不足。长期以来,运河沿线区域,运河河道水系严重萎缩甚至退化,两岸生态空间挤占严重,水体污染,植被退化,鱼虾无存,水鸟难见,生态效益严重下降,进而影响了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正是基于运河沿线的生态退化对于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恢复运河沿线的生态多样性就成为维系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期盼。
(三)展现“生态惠民河”的价值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要切实保护和改善大运河生态环境,打造大运河绿色生态带。《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中也提到,要强化生态空间保护与用途管制,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大运河自古以来承担着物资调配和经济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不仅为沿线各地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也为沿岸城镇乡村提供了生产生活的物质保障,因此,大运河从来都是一条惠民之河。近年来随着各区域尤其是城市生态需求的增加,运河的自然与人工特性让其生态功能的附属价值转变为应然价值。运河除具有独特而优美的景观价值之外,在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空间体系下,生态尤其是大运河空间的有力支撑,在城市功能的识别中增加了新的承载。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需要依托大运河的惠民的本质属性,以大运河沿线区域的生态修复作为建设“惠民之河”的首要前提和前期基础,通过建设和谐优美的人居生态环境,传播和弘扬大运河生态文化,提供娱乐和休闲的理想场所,给予人民大众更多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满足城乡民众对更高层次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需求。
二、彰显大运河的生态文化价值的路径
以大运河生态文化为抓手,做好大运河的文化和生态两篇大文章,用实际行动实现文化、生态、经济、社会共赢的良好局面,积极打造以大运河生态文化为内在支撑的融合发展带,形成“大保护、大区域、大旅游、大合作、大市场、大发展”的新发展格局,使运河生态环境绿起来、文化产业兴起来、人民生活美起来、国家民族强起来。
(一)加强顶层设计
随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的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大运河的生态文化建设有了具体的指导和依据。运河沿线各地区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参照《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专项规划》,谋划大运河生态文化带总体布局,将大运河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纳入发展规划之中。依据文化发展规律、治理保护的生态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大运河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促使大运河生态文化得到全面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大运河生态文化的应有价值。
(二)做好科研保障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
大运河生态文化的科学研究需要良好的机制做保障。应探索建立大运河生态文化研究机制,设立专项资金、项目、平台,对科研工作给予多方支持。大运河生态文化建设也需要有人才队伍保障。一方面,凭借大运河生态文化科研专家智库建设,吸引多领域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大运河生态文化建设中;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培训与继续教育,带出一批精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科学研究与人才建设方式全力支持大运河生态文化作用的发挥。
(三)保护与活化文化资源
一方面,开展大运河生态文化资源全面调查和认定,实施大运河生态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建设大运河生态文化遗产廊道。运用现代信息和传媒技术手段,加强大运河生态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大运河生态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在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思路下,把与大运河生态文化密切相关的自然景观、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机结合,对其进行活化利用,为大运河发展夯实文化根基。
(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作为典型的绿色产业、生态型经济,大运河生态文化旅游以大运河生态文化为文化根基,吸引更多的人群感悟大运河的生态文化,不仅是讲好“运河故事”、传播生态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建设充分融合大运河生态文化要素的生态景观基础上,积极打造生态文明溯源之旅、大运河生态景观观光之旅等文化旅游精品,把大运河生态文化中“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文化基因”充分挖掘出来、展示出来,推进大运河生态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五)构建教育传播体系
大运河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建立在坚实的生态文化教育传播基础之上。一方面,将大运河生态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教育体系中,开发大运河生态文化教育读本、有声读物、系列教材、文艺作品,建构完善的大运河生态文化教育传播机制。另一方面,依托学校、大讲堂、专题培训班、网络教学、研学游等形式,借助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建设大运河生态文化门户网站,借助大运河生态文化宣传小程序、大运河生态文化直播平台等新兴传播媒介,并辅之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传播媒介,打造多元一体的大运河生态文化教育传播方式,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保护和改善大运河生态环境,打造大运河绿色生态带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对宋元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机制研究” (23BZS050)】
责任编辑: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陈超:大运河的生态文化价值及实践路径】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6592.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