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也称“长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指的就是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初伏,作为三伏天的起始,是一年中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增大的阶段。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阳气旺盛,若能顺应时节,科学养生,将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在中医理论中,初伏时节,人体阳气外浮,气血运行旺盛,皮肤毛孔舒张,容易出汗。然而,过度出汗可能导致气阴两伤,加之暑湿之气盛行,容易侵袭人体,引发各种不适。因此,初伏养生的重点在于养阳、防暑、祛湿。
一、入伏记得的4件事
1.肠胃最怕凉
夏天,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吃起来那叫个爽!但夏季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建议,这个季节少吃太凉的东西,尤其早晨起床时和晚上临睡前。为了及时给肠胃保暖,吃凉拌食物时,不妨加点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杀菌。
2.颈椎最怕吹
天气热自然很多家庭都长时间开着空调,颈椎对着空调吹,周围的软组织会产生病变,形成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后果。建议室内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5摄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对着空调。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调节,可以在肩上搭个披肩,晚上洗个热水澡。
3.眼睛最怕晒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专家提醒,眼睛喜凉怕热,不注意防晒,很容易提前老化,并引发各类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外出,最好戴上太阳镜、帽子或打遮阳伞,太阳镜颜色以茶色、淡绿色防紫外线效果最佳。可以多吃点养眼的食物,比如桂圆、山药、胡萝卜、红枣等。夏天细菌繁殖快,尽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脸,可减少眼睛疾病。
4.家里最怕灰
夏天闷热、湿度大,使得灰尘更容易附着在空气里,进入人的皮肤和体内。由于肉眼很难发现,人们常常疏于清理,它们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并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为空气中尘螨及霉菌孢子的栖身地。这些脏东西会趁机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哮喘、鼻炎等疾病,建议夏天适当增加清洁的次数。
二、饮食调理
1.清淡为主
初伏期间,饮食宜清淡,多吃“苦”。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苦瓜、冬瓜、西瓜、黄瓜等,这些食物具有清热利湿、消暑解渴的作用。
2.补充蛋白质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鸡肉、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
3.祛湿健脾
食用一些具有祛湿健脾功效的食物,如薏米、芡实、山药、红豆等,可以帮助排出体内湿气,增强脾胃功能。
三、起居作息
1.晚睡早起
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可晚睡早起,但晚睡时间不宜超过 23 点。中午小憩片刻,有助于恢复精力。
2.避免贪凉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一般设置在 26-28℃为宜,避免长时间直吹冷风。睡凉席时,可在上面铺上一层薄被单,以防着凉。
3.保持室内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四、运动锻炼
1.适度运动
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损伤阳气。
2.及时补水
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可选择饮用温水或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五、防暑祛湿
1.做好防晒
外出时,佩戴遮阳帽、太阳镜,涂抹防晒霜,避免阳光直射。
2.防暑降温
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若出现中暑症状,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祛湿方法
可以通过艾灸、拔罐、泡脚等中医方法来祛湿。此外,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激,也有助于湿气的排出。
初伏是养生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关注健康,迎接炎炎夏日的挑战,以饱满的精神和健康的体魄度过美好的夏天。
HOT
SUMMER
扫码关注我们
济南市人民政府机关门诊部
sfjgm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