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即将到了棉花收获的季节,刚刚大病住院归来的兵团道德模范民族团结候选人、八师一三六团七连职工张付平,没有来得及在家好好休养,就驱车来到他多年帮助的克拉玛依团结新村贫困户马斯汉棉田里,查看棉花长势情况,看到农牧民马斯汉种植的棉花在他的指导下长势均匀、棉花开始大量吐絮时,他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几年来,他拿出28万元义务帮助少数民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
张付平是一三六团7连的一名普通职工,从小就长在7连,在7连生活了40多年。一三六团7连和克拉玛依小拐乡团结新村地挨着地,渠连着渠。几十年来,连队职工和村民之间,过年过节一直都相互来往。 张付平小的时候,因为姊妹多、家里穷,七十年代,全家经常吃不饱肚子,团结新村的哈萨克“老乡”经常给他家送去羊肉、羊奶什么的,如今,张付平靠兵团的好政策致富了,有能力帮助人了,看着这些和他一起长大、认识几十年的哈萨克族兄弟还没有富起来,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过去困难时,人家帮了咱,咱必须要懂得感恩。 从2007年开始,张付平每年都会确定几名帮扶对象。团结新村一共有107户村民,其中种地的共有40户,2010年,他帮了13家,去年,他给28户村民担保贷款购买团供销科的平价农资,今年他又一如既往地帮助这些哈萨克族村民。几年来,他为村民垫付的金额已经高达28万余元。他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行大爱善举,十余年来先后帮助过小拐乡团结新村的百十位乡亲,成为这里家喻户晓的活“雷锋”,乡亲们有什么大事小情,都爱找他商量,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也总少不了他的身影。他就是这样一个热心的人,一个善良、乐于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人。
村民都认识张付平,除了因为他在7连生活的时间久,最重要的是张付平对团结新村的村民帮助大。团结新村村民木拉提别克说:“张付平两三天就来村里转一转,就像我们团结新村的人一样的,村里人谁家遇到啥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给张付平打电话,他每次都真心帮我们解决,张付平是个好心人。”
村民哈那阿提江因长年酗酒,自己又不会种地,别人每亩地能收获300多公斤棉花,他能收获200公斤就不错了,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哈那阿提江的妻子古丽丹,是2008年2月从农七师嫁到这儿的。虽然听介绍人说起过哈那阿提江家很穷.但嫁过来以后她才知道,丈夫欠了10多万元的外债。这个钱该怎么还?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古丽丹愁肠百结。 一天,身无分文的哈耶阿提江找到张付平,想借点钱买酒喝。一直把哈那阿提江当作弟弟,给了他不少帮助的张付平当即火了:“你都有老婆孩子了,再这样下去能行吗?”哈那阿提江哭了。他知道张付平是为自己好。可是,家里分文没有,拿什么去种地?张付平看出了哈那阿提江的心思。他爽快地说:“种地需要多少钱我都可以借给你,但你一定要听我的,不能再酗酒了。”哈那阿提江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发誓:“我一定把酒戒了。”除了戒酒,张付平还提出:种地要听我的,把以前的窄膜全部变成宽膜。 一些哈萨克族村民听说哈那阿提江把本民族沿续多年的种地方式都改变了,骂哈那阿提江说,你肯定上了当,会吃亏的。古丽丹鼓励丈夫:“我看张付平是真心帮咱,错不了!”2009年,张付平垫资,帮哈那阿提江备齐了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并全程给他提供技术服务,让哈耶阿提江初次尝到了种地的甜头,睑上绽放出了笑容。 2010年春天,张付平再次给哈耶阿提江家垫付了1万元的种子钱。在张付平的帮助下,哈那阿提江将自家的60亩地全部种上了棉花。由于采用宽膜、滴灌技术,哈那阿提江的棉花亩产远远高于其他村民。年底一算账,他第一次挣到了7万元。 村民们看到了这个热心的汉族人的一片真心。2011年,该村所有的村民都开始采用宽膜及滴灌技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张付平不是小打小闹地帮,而是通过改变团结新村村民的种植模式来以提高他们的总体生产水平,这在克拉玛依小拐乡历史上是值得书写一笔的。后来,兵团人张付平帮助地方小拐乡村民的事迹不胫而走,克拉玛依市新闻媒体闻讯前来报道,张付平在克拉玛依市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呢!
团结新村村民马斯汉一家孩子多、负担重,又因为喜欢喝酒而错过了许多挣钱的机会。张付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规劝马斯汉,有时甚至还骂他,逼着马斯汉改掉了酗酒的毛病。之后,张付平借钱给马斯汉,让他靠种地还清了欠款,如今,马斯汉家已经购买了两套宽敞的小康房。 农民库沙音阿孜,以前三四十亩地都管不好,现在也成了种地大户,200亩地管得好好的。他说,这多亏了张付平。张付平打小就和库沙音认识,成年以后一直保持着友谊。富了的张付平时常去看库沙音,一心要帮他脱贫致富。库沙音问他,怎么才能富?张付平告诉他说“种地”。库沙音一听傻眼了,自己不擅长这个。张付平就从铺地膜、播种子、施化肥等多方面进行指导,毫无保留地把种地经验传授给这位哈萨克族兄弟。这两年,库沙音终于翻身了,还清了十万元的债务,去年还靠种地赚了十几万元。 黑赞也是团结新村的农民,家里4个娃娃,老婆又有病,为了养家,他欠了好几万元债务。2010年,张付平帮助黑赞种他那50亩地,当年黑赞赚了7万元,一举还清了债务。为了帮助黑赞彻底脱贫致富,张付平将自己的一百多头牛转让给了黑赞,而要价只有应收价格的一半,并且,他让黑赞分三年还清转让费。
2008年10月3日,团结新村白日克拜老人的小儿子因车祸在克拉玛依市遇难。当时,白家大大小小都准备去找肇事司机说理。张付平听到消息后,劝阻大家要冷静。在安慰白日克拜老人的同时,张付平答应由他来把这件事情处理好。那年秋天,张付平一趟趟地往克拉玛依跑,与交警,与肇事司机商量解决办法。需要白日克拜老人出面时,张付平一定陪着他去。老人患有高血压,他就随时随地给老人备着药。经过交涉,一年后这件事情得到彻底的解决。从此之后,每次去克拉玛依办事,只要路过老人儿子出事的地点,张付平都会习惯性地按响汽车喇叭,表示对老人儿子的悼念。张付平说:“我感觉,在我心里,他们的喜怒哀乐就是我的喜怒哀乐。” 马建军是136团6连职工,今年50岁。2010年出车祸后,做手术花了十几万元,家里也因此背了十几万元的债务。当时他家里情况很不好,马建军下岗在家,老婆有病,一个月只有600元的收入,一家三口就靠这600元生活,日子真是没法过。屋漏偏逢连天雨,马建军出院不多久,老婆又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一个月光药费就要花三千多元,当时马建军都快崩溃了,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张付平知道这一情况后,二话不说,立刻掏钱找人把马建军家承包的40亩地里的活全包了,生活上没钱他资助不说,还向团里协调给马建军安排了一个看大门的工作,后来,马建军老婆单位解散了,他又张罗着给他老婆也找了个看大门的工作。现在,两口子一个月收入将近四千元,孩子大学毕业也在团里分配了工作,一家人的小日子越来越好。马建军说,原来自己也没和张付平打过什么交道,出车祸后,张付平看见自己坐在院子里无精打采,就问我什么情况,后来帮助我,是他帮我捡回了这条命。马建军以前一天一瓶酒,后来张付平就让他戒酒,张付平说:“酒不要再喝了,越喝越烦恼,要振作起来,撑起这个家。”现在的马建军,酒已经彻底戒了,心情舒畅的他, 白了的头发又黑了不少呢。
张付平的善举,受到许多人的称赞,但也有人不理解,说一些风凉话:“现在社会上谁管谁,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自己吃好喝好就行了,真是吃饱了撑的”,还有人说他虚伪,想出风头……面对这些,张付平总是处之泰然,他说:“我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这些话我就当没听见,也没时间琢磨这些,人在做,天在看。” 张付平的妻女,甚至后来又有的女婿,都不太理解他的善行义举。妻子从不过多干预他的事,但有时也忍不住会问:“你拿那么多钱帮助别人,那钱能收回来吗?”张付平除了与他们“理论”,有时到朋友家做客也带上女儿女婿。每次到少数民族同胞家里,人家都是拿出最好的牛羊肉最好吃的东西招待他们,还有热情的问候、感激的话语……父亲如此受尊重,这让女儿女婿受到感染,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在家人的态度是180度大转弯,全力支持张付平。女婿还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被别人需要也是很开心的事情。” 张付平的女儿现在也加入了张付平的战队。她现在帮助了三个贫困户,前年、去年先后借出去20万元帮助别人发展生产,虽然钱现在还没有收回来,但她并不担心,她说别人挣上钱会还的,父亲不就是这样嘛。今年12月份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张付平的女儿提起父亲还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她说:“父亲现在身体不太好,希望他多保重。以前我不理解父亲,现在理解了,你做得对,我们走到哪里都特别受尊重,我感到特别自豪。” 不仅是张付平的女儿,张付平曾经帮助过的杨水江也是这样,在张付平的影响下,做一些好事善事。以前穷的时候,人家搭个车他还收费,现在,人家搭个车到百十里地外的地方他也不收钱。他说:“付平哥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像付平哥那样活得有价值。”
张付平为新村哈族残疾同胞送去温暖。图片由兵团文明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