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金秋送爽,鹭岛迎宾。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吸引来自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团组、逾5.8万名境内外客商,不远万里前来赴会。在这个以“扩大双向投资 共促全球发展”为主题的盛会中,除了世界五百强、知名跨国公司、“国字号”企业,也有一批民营企业的身影。他们有的是投洽会的“常客”,有的则是首次参会。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高质量发展的高要求硬约束等都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更大的挑战。继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直击痛点难点,释放强烈信号,精准回应社会重大关切和民营企业诉求期盼后,8月福建以省委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并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福建民企也迎来发展新机遇。
投洽会上的福建民企,有行业龙头,也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他们所处领域不同,规模大小各异。但在这个全球性舞台上,他们都信心满满——既有对冲破迷雾的信心,更有对转型发展的信心。他们参会的目标也很一致——利用“主场”优势展示福建民企实力、寻找合作机遇。
由数字“98”构成的金钥匙标志,象征着一把为全球投资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也为福建民企抢占新赛道提供助力。
由福建造的中国首款敞篷电动跑车亮相福建展馆,吸引参观者眼球。
专精特新展区,装配式建筑的智能防护平台吸引小观众。
在智能制造展区,福建正丰数控科技公司展出的数控机床,具有稳定性高的优点,产品加工精度可媲美进口机型。
本届投洽会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共有1000多家机构、企业参展。图片均由记者 游庆辉 摄
“造楼机”吹来智能风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千行百业正迎来变革。投洽会期间,在专精特新企业展区,不少人就感知到建筑行业吹来的智能风。
在民营企业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的一项“黑科技”吸引了不少好奇者的围观。
“对,你没有听错,这是‘造楼机’,建造的造!”企业研发负责人林宇鹏回答了参观者提出的疑问,“它还有另一个正式的名字,叫集成式作业平台。”
记者在现场看到,它更像一座高空立体建造工厂。在这座可以爬升的移动工厂内,建设者能同步推进钢筋捆扎、模板安拆、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多项结构及外立面装饰的所有工序,上面还能搭载转料桥式航车、电动开合雨棚、喷淋降温设备、墙体模板系统、3D建筑打印设备等,形成全天候工厂化作业环境,可显著提升高层住宅施工现场的工业化建造水平。
而确保“造楼机”安全高效运行的背后,是一整套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在默默发挥作用。这套系统会利用大数据分析、传感器监测等技术,对建造施工的各环节实时监控,数据则来自“造楼机”内不同位置设置的数十处监测点。
“这是我们瞄准解决传统造楼方式劳动密集、高危、高能耗、多种作业难以协同导致低效等问题而进行的研发,今年已开始在广州等地的建筑行业中推广。”林宇鹏说。
过去,“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传统建造模式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和挑战。“双碳”目标背景下,智能建造成为建筑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
如果说“造楼机”还在市场试水,那么厦门安科的另一“拳头”产品——“智能附着式作业安全防护平台”,每年服务高层建筑施工已超过1000栋。
“这是我们2015年就推向市场的第一款产品,如今已经过7次迭代。”林宇鹏告诉记者。
在记者看来,这一平台可以理解为“高科技版”的脚手架。
传统脚手架,多为“落地式”,楼建了几层,就要在外围搭设几层的钢管架做防护。但这种方式材料损耗很高不说,安全隐患也不少。“脚手架安装节点多,多依靠人工,风险把控难度大,且外围的密目网还有火灾隐患。”
而“智能附着式作业安全防护平台”能够附着于建筑楼体上,只需在楼底搭建4.5倍层高、约13米高的防护设施,通过自动升降系统,可灵活对施工楼层予以安全防护。“可以节约75%的耗材,减少90%的施工事故。”林宇鹏说。
今年投洽会首设专精特新企业展区,22家精耕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全球客商展示了福建企业的另一面。而作为专注于智能建造技术、装备研发和生产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厦门安科亦是首次亮相投洽会。
作为专业展会的“常客”,在投洽会这个“新舞台”,林宇鹏直呼:“收获很大!”他告诉记者,这两天,有不少非建筑行业的客商对安科的产品感兴趣,其中不少来自海外。他的讲解,不但让他们对中国建筑行业的科技水平有了新认识,也推广了企业品牌。
“我们几款产品在国内市场已比较成熟了,在行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发展的当下,我们希望把中国建筑行业的智能风吹向全世界。”林宇鹏说。(记者 林侃)
“小巨人”深耕AI场景化应用
在无补光条件、极弱光环境下,仍可实现全彩色高清成像……在投洽会2023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上,厦门瑞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极微光全彩夜视摄像头”应用场景的惊艳效果,引来大批观众驻足。
瑞为技术副总经理于金喜介绍:“这款摄像头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也是首展首秀,它采用了AI ISP(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信号处理技术)和多光谱融合等核心技术,提升了图像信噪比并智能增强了色彩显示,实现了接近白昼环境下的成像效果,适用于公共安全、矿井作业、海上作业、边海防等场景。”
此次瑞为展出的另一款“AI+公共安全”方案产品——万卫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仪,已入选2022年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名单,它可广泛应用于重要场所的安保安检中,非接触式快速定位违禁物品,提高安检效率。
瑞为技术是投洽会“常客”,今年是第八次参会。从最开始展示通行平台到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瑞为技术每一年都推陈出新,这家民企借投洽会不断展示新品和公司研发实力,得到了更多拓展市场的机会。而投洽会也见证了瑞为技术的成长。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突破,人脸识别、智能语音交互、图像搜索等人工智能技术已越来越多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
瑞为技术创始人、董事长詹东晖很早就意识到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2012年,借着福建政策的春风,他二次创业,在厦门创立了瑞为技术,基于自主研发的AI算法,瑞为技术开始深耕AI场景化落地,通过不断探索,从最初为家电厂家、小米手机提供AI算法尝试AI应用落地,到如今已成长为行业领先的AI视觉感知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你可能未曾了解过瑞为技术,但是极有可能遇见过、使用过。
2019年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用,其中就有300多台人脸识别设备、系统来自瑞为,占各应用节点90%以上,多款“明星应用”,帮助大兴机场打造全球大型智慧机场标杆。作为机场AI方案的领军企业,瑞为技术坚持技术自研,深耕机场AI场景化落地,积极助力四型机场建设。目前,瑞为机场智慧通行方案已在国内机场占据了超过1/3的市场份额,产品覆盖从值机到安检、从候机到登机的旅客全流程场景。
投洽会上,于金喜感慨地说:“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我们和实体经济是鱼和水的关系,投洽会给我们提供了‘找水’的平台。”如今,瑞为技术不仅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而且还是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制修订单位、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福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9·8’投洽会是闪耀的‘金钥匙’,面向海内外的重要平台。”于金喜表示,目前瑞为技术已成为国际机场协会的全球合作伙伴,正走向海外市场,希望借助投洽会更多、更好地“走出去”,深入开拓全球市场,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成为中国智造名片。(记者 李珂)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金钥匙”助民企抢占新赛道】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10770.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