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曾国藩:从农家子弟到“晚清第一完人”的逆袭人生,你知道多少?
2024-12-25 15:31  浏览:85

大家好,我是秦岭春哥,这是我的原创作品,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曾国藩:从农家子弟到“晚清第一完人”的逆袭人生,你知道多少?

************************以下为正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想成长提升,有一个对标非常重要。曾国藩就是我们普通人最好的参考对象,当然,不要一说曾国藩就想到是当官这会事,除了职场,所有人都可以从他身上学到自我提升、自我迭代的系统方法,包括时间管理,包括写诗作文,包括教育子女,包括反思方法,包括攻坚克难,等等。后面,我会围绕张宏杰老师的《曾国藩传》,死磕不停,一一剖析。今天,先总体聊聊曾国藩的整体情况,先让我们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曾氏登场:平凡起点,不凡志向

出身农家,书香萌芽

曾国藩出生于 1811 年的湖南湘乡,那是个普通的务农家庭,家境虽还尚可,但放在当时的大环境里,就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户人家了。家里世世代代和土地打交道,整日围着庄稼转,没出过什么达官显贵,也没什么特别耀眼的光环。

不过,曾家有一点却与众不同,那就是对教育的重视劲儿。这重视的源头,还得从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说起。曾玉屏年轻的时候,那也是个爱玩爱闹、混日子的主儿,整天和一帮狐朋狗友在湘潭城里瞎晃悠,骑马闲逛,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他不学无术,早晚会把家败光。这话可扎了他的心了,曾玉屏一咬牙,把心爱的马卖了,从此开始脚踏实地干活,起早贪黑地开垦土地,养鱼养牲畜,慢慢地,家里的地越来越多,家境也越来越殷实,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地主。

但曾玉屏心里清楚,光有钱可不行,家族要真正兴旺,还得靠文化、靠当官的人撑门面。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了长子曾麟书身上,花重金请了当地最好的老师来教儿子读书。可惜曾麟书这读书的天赋实在有限,考了十多次秀才,愣是没考上。

没办法,这希望的接力棒就交到了孙子曾国藩手里。曾国藩打小就在父亲的督促下读书,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读完了五经,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可不容易呀。仅仅一年后,他又开始学起了八股文,那时候的他,就像一块海绵,尽情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对知识的渴望就像小火苗一样,在心里越烧越旺,也为他后来的发展悄悄埋下了伏笔呢。

科举坎坷,坚韧逆袭

本以为读书这事,只要努力就能顺风顺水,可哪知道,曾国藩的科举之路那叫一个坎坷啊,简直就是布满了荆棘。

他从十四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就像陷入了一场漫长又艰难的战斗,而且一开始就打得特别不顺。考秀才这第一关,就把他给难住了,一次又一次地名落孙山,次数多到他自己都快数不清了。周围的乡亲们一开始还抱着期待,到后来都开始悄悄议论,觉得这父子俩怕是没那个读书的命哦。

就说那次院试吧,曾国藩信心满满地去了,结果放榜的时候,他老爹曾麟书的名字倒是在上面,可他自己呢,不仅没中,还被挂在了右侧的警告栏里,作文被评为零分,还成了全省的 “反面教材”,到处被人传看呢。主考官都说他的文章文理不通,辞藻倒是不错,可就是让人看不懂呀。这打击可太大了,换做一般人,估计早就灰心丧气,不想再考了。

但曾国藩可不一样啊,他骨子里那股子倔强劲儿上来了,就跟他爷爷一样,认定了的事儿,绝不轻易放弃。他心里明白,方法不对,努力白费,于是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后来发现原来是父亲那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太对路,八股文讲究经世致用,可不是光靠套公式就能行的。

找到了问题所在,他就开始改变学习方法,每次写作前先花上二十多分钟思考整体思路,然后再动笔。就这样,经过不断地努力和调整,他终于在第七次秀才考试的时候考中了,虽然是名列榜尾,但好歹是迈过了这道坎儿啊。

这之后,曾国藩就像是开了挂一样,道光十四年,参加湖南乡试,中了第三十六名举人。再后来的会试、殿试,他也都一一拿下了。特别是道光十八年那次殿试,还流传着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呢。据说殿试的前一晚,道光皇帝做了个怪梦,梦见太和殿东南角的一根大柱要倒了,这时候出来个红脸汉子,把柱子给扶正了,这大殿才转危为安。第二天,道光帝就想着要在考生里找找这梦中之人,等到曾国藩交卷的时候,他个子矮小,双手举着卷子递上去,因为低头举手时间长了,双颊憋得通红,道光帝一看,嘿,这不就是梦里的红脸大汉嘛,当下就对他留意起来。虽说曾国藩的考卷涂改超了 50 处,本来只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可在朝考的时候,道光帝特意把他的卷子调到一等,钦点他进了翰林院充庶吉士呢。

曾国藩这科举之路,多次落榜却又一次次咬牙坚持,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坚韧意志,最终逆袭成功,而这段经历,也像一把刻刀,把他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性格特点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在他往后的人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呀。

官场浮沉:京城岁月,初露锋芒

京都为官,广结人脉

曾国藩自道光二十年(1840 年)庶常馆散馆后,获授翰林院检讨,就此开启了他在京城为官的日子。在这之后的十三年里呀,他升迁那叫一个频繁,一路累迁至从二品的内阁学士,还署理过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诸多职务呢。不过呢,这些官职大多属于地位不低,但没什么实权的闲散职位啦。

可别小瞧了这看似清闲的时光呀,这期间曾国藩结识了京城里的各路人才,那对他往后的仕途等各方面来说,可都是影响深远呢。就比如说穆彰阿吧,这人可不简单呐,出身于京城满族官僚家庭,历任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一时那是权倾内外呀。穆彰阿长期当国,专擅大权,对上奉承迎合,固宠权位,对下就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还利用各种考试机会,招收门生,拉帮结派,形成了一个极大的政治势力集团,大家都称其门生为 “穆党” 呢。曾国藩就是投靠了穆彰阿,成了他的门党成员之一呀。

据说呀,曾国藩参加第一次翰林大考的时候,考官就是穆彰阿,考试结束后,穆彰阿主动去到曾国藩那儿,让曾国藩把自己写的文章给他看看,这意思呀,明白人都懂,就是相中曾国藩了,要罩着他呢。曾国藩也是个机灵的,回家后规规矩矩把文章抄了一篇,专门送到穆彰阿府上,穆彰阿看后那是相当满意。后来这考试结果出来,曾国藩果然名列前茅,这里面呀,穆彰阿肯定是出了不少力的。而且呀,穆彰阿还专门跟道光皇帝推荐曾国藩,多次举荐后,道光皇帝也对曾国藩上了心,这曾国藩的命运和仕途也就越来越顺了,从之前的七品,一路升到后来的二品,要是光靠他自己去拼搏,估计很难有这样平步青云的机会呢。

总之啊,在京城为官的这段岁月,曾国藩看似做着闲散官职,实则是在不断积累人脉,积蓄力量,就像一颗种子,在暗暗地扎根、发芽,等待着有朝一日能长成参天大树呢。

奏陈建言,心怀天下

咸丰初年,那可是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呀,太平天国起义就像一场风暴,迅速席卷而来,一下子就打破了原本看似平静的局面。这可把坐在紫禁城里的咸丰皇帝给愁坏了,刚登基没几年,本想着励精图治,中兴这日暮西山的大清王朝呢,结果就遇上这么个棘手的大麻烦。

朝廷赶忙召集文武百官来商议对策,可这帮官员呀,平日里过惯了太平日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一个个都没了主意,要么唯唯诺诺,要么一声不吭,反正就是拿不出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这时候,曾国藩站出来了,那真可谓是 “初生牛犊不怕虎” 呀,他给咸丰皇帝上了一道折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觉得呀,当下朝廷的当务之急,就是用人,得用那些精忠报国、勇于任事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担得起平定太平天国的重任呢。他还向咸丰皇帝推举了 “李棠阶、吴廷栋、王庆云、严正基、江忠源” 这五个人,每个人那都是有真本事、品行优良的。像李棠阶,是著名的理学家,一生潜心理学,还清正廉洁;吴廷栋学问根基深厚,为人正直有才能;王庆云善于理财,办事干练;严正基长期在基层摸爬滚打,深知民间疾苦,踏实肯干;江忠源更是有过兴办团练平定农民起义的经验,是个统兵的好苗子。

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声势越来越浩大,曾国藩心里那叫一个着急呀,他又上了 “简练军实以裕国用” 折,在折子中陈述 “天下大患,一在国用不足,一在兵伍不精”,并且向咸丰皇帝提出 “惟有量加裁汰,痛加训练,庶饷不虚糜,而兵归实用” 的见解,意思就是要对军队进行精简,好好训练,让每一份军饷都花在刀刃上,让士兵们都能真正派上用场,发挥战斗力,好去平定这来势汹汹的太平天国呀。

从这些奏陈建言里,咱们就能看出曾国藩那可是满心都装着国家的局势,一心想着要为朝廷效力,解决当下的危机,他的这份抱负和担当,在那个动荡的时期,就显得尤为可贵了,也让他在朝廷里逐渐凸显出来,被更多人所关注呢。

就像曾国藩自己说的那样:“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他可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地想要入局去做点事儿,去改变当时那艰难的局面呀。

湘军崛起:团练之路,铸就辉煌

丁忧回乡,奉命团练

咸丰二年,对曾国藩来说,是极为悲痛的一年,母亲的离世让他匆忙辞官,从江西赶赴湖南老家,只为能尽快在母亲灵前尽孝,守丧服孝。要知道,在当时那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时代,丁忧可是官员必须遵循的孝道传统,无论官职多高,身在何处,一旦接到这样的消息,都得第一时间辞官回乡。

可那时的天下可不太平呀,太平天国运动正闹得沸沸扬扬,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搅得清政府焦头烂额。满人组建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早已没了当年的威风,腐朽不堪,根本抵挡不住太平军的攻势。咸丰皇帝呢,对汉人带兵又不太放心,可眼瞅着太平军越来越厉害,没办法,也只能让汉人出来帮忙了。

曾国藩本想着安心在家守孝,可这太平军都快打到家门口了,局势危急啊。这时候,咸丰皇帝下了圣旨,让他在籍兴办团练,协助朝廷剿灭太平军。接到这圣旨,曾国藩心里那叫一个纠结呀,一边是自己要尽的孝道,另一边是朝廷的命令和家乡的安危,着实难办。

一开始,他是想推辞的,毕竟守孝在当时是天大的事儿。但身边的朋友们纷纷来劝他,像郭嵩焘就跟他说:“曾公您可是理学派人呀,这救国救民的责任您得担起来呀,而且令尊大人都支持民间武装保一方平安,您顺应父命那也是孝顺,接受皇帝谕旨那就是忠君,这忠孝不就两全了嘛。” 还有他在京城的师傅唐鉴也来信,说给他向皇帝密荐了,还担保他办团练肯定能成,鼓励他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呢。就连父亲曾麟书也写信让他别惦记着守孝这事儿了,赶紧去团练,为朝廷排忧解难。

在大家的劝说下,曾国藩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出山。当时正好太平军进攻长沙,被塔齐布给击败了,曾国藩就依靠塔齐布,开始组建湘军的雏形。他把这一支 5000 人的湘勇分成了塔、罗、王、李等十营,这可就是后来镇压太平天国的中坚力量呀。

说起来,这湘军的组建也不是完全从零开始的。在曾国藩回乡之前,罗泽南、王錱等人在湘乡办团,已经有了一千人的队伍,这批湘勇就成了曾国藩组建湘军的第一块基石。而且曾国藩在选人上可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军官大多是他自己的学生、亲戚里那些信奉封建 “义理” 的知识分子,而招募的士兵呢,都是从 “深山寒谷贫苦之民” 里挑的,得是 “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土气者” 才行,那些油头滑面,看着有市井气或者衙门气的,一概不收。就这样,一支有着独特风格的湘军,慢慢开始成形了。

屡战屡败,越挫越勇

湘军组建好了,可这打仗哪有那么容易呀,曾国藩带着湘军出战,那是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惨败,真可谓是一路磕磕绊绊,布满了荆棘。

就说靖港之战吧,那可是曾国藩的战场 “首秀” 呢,结果却成了他的一场噩梦。1854 年,太平军都快打到长沙了,曾国藩心急如焚,想主动出击。本来他是安排塔齐布率军去攻打湘潭,自己则率领余部驰援。可就在出发前一晚,有一队团练民兵跑来跟他说靖港一带太平军防御薄弱,还说已经搭好浮桥了,机不可失呀。曾国藩一听,求胜心切的他立马改变了作战计划,带着水师就往靖港去了。

哪知道,这一去就中了太平军的计呀。等他的水师到了靖港,早就严阵以待的太平军用密集的炮火一通轰击,湘军水师一下子就乱了阵脚,赶紧转舵撤退。可这时候,天公也不作美,强劲的逆风把湘军水师又吹回了太平军火炮的射程之内,这下可好,成了活靶子了。曾国藩在岸上看着自己的士兵兵败如山倒,很多人都畏战往后跑,他急得拔剑督战,大喊着 “过旗者斩”,可士兵们还是绕着旗跑,根本拦不住啊。眼瞅着这惨败的局面,曾国藩满心忧愤和绝望,一时想不开,就跳水自杀了,还好被部下及时救了起来。

这还只是个开头呢,后来的湖口之战,更是让曾国藩刻骨铭心。1854 年,曾国藩奉命带着湘军进入江西,去围剿太平军西征部队。湘军一开始倒是挺猛,接连攻克了半壁山、田家镇等地,顺流而下,直逼九江。可到了九江这儿,太平军的林启容防守严密,湘军一时没了办法。曾国藩就想着利用水师优势去攻取湖口,要是拿下湖口,鄱阳湖里的太平军水师就没法通过水路去支援九江了,九江也就成了孤城,早晚能被攻克。

但太平军这边也有厉害的角色呀,石达开和罗大纲赶到了前线。他们看出湘军水师是最大的依仗,要是能破了水师,湘军就好对付了。湘军水师有大船和小船配合作战,很是厉害,石达开他们就想了个妙招,要把大船小船分开来各个击破。

刚开始,太平军水师时不时地派小船对湘军水师实施火攻,虽然没取得啥大战果,但把湘军水师折腾得疲惫不堪。这湘军之前打了不少胜仗,不免就骄傲自大起来了,被太平军这么一撩拨,就急着要决战。1855 年 1 月 29 日,湘军水师营官萧捷三带着 120 多只轻便战船,载着 2000 多士兵,就冲进鄱阳湖内,想把太平军水师一举歼灭。结果,太平军抓住机会,迅速把湖口卡住,修筑工事,架起大炮,把那 120 多只战船就给关在鄱阳湖里出不来了。

到了晚上,石达开又派几十艘小船去冲击湘军水师大营,放火焚烧。湘军水师大营剩下的那些大船,运转不灵,在太平军小船面前,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了。这一战,湘军水师 40 多艘大船被焚毁,火光冲天,曾国藩亲自督战也没法扭转败局,就连他自己的坐船都被太平军给俘虏了,他只好跳下船,才侥幸逃脱。

这接二连三的惨败,换做一般人,估计早就被打倒,再也爬不起来了。可曾国藩就是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呀,他虽然也几次想要自杀,觉得没脸见人了,但每次都在朋友和部下的劝说下,重新振作起来。他还把自己向清政府上奏的内容里 “屡战屡败” 改成了 “屡败屡战”,就这一字之差,可体现出了他那决不屈服、决不退缩,倒下了再爬起来的倔强精神。

正是靠着这 “屡败屡战” 的精神,曾国藩不断地重振旗鼓,总结经验教训,继续训练和强化湘军,让湘军的实力越来越强,而他自己,也在这一次次的挫折中,磨炼出了更加坚毅的性格,就像那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始终没有放弃和太平军战斗到底的决心呢。

战功赫赫:镇压起义,封侯拜相

攻陷安庆,围困天京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让清政府头疼不已。而安庆,这座位于长江北岸的重要城池,成为了双方争夺的关键所在。它就像是天平上的砝码,哪边拿到手,哪边就能在局势中占据更大的优势,因为安庆可是天京(今南京)的西线屏障和粮源要地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1860 年夏,曾国藩和胡林翼统率着湘军水陆师 5 万余人,从湖北气势汹汹地朝着安庆扑来,就此拉开了安庆保卫战的大幕。曾国藩深知安庆的重要性,那可是志在必得啊,他采取了 “结硬寨,打呆战” 的策略,这策略看似笨,实则蕴含着大智慧呢。

他派弟弟曾国荃率领一万湘军来到安庆城墙近处扎营,然后开始大兴土木,建造起两道高土垒,土垒两侧还各挖了一道六米宽的长壕沟,这壕沟就像两条深深的护城河,强化着土垒的阻绝功能。湘军就稳稳地驻扎在两垒之间,里面的土垒能保护他们免遭城内太平军的攻击,外面的土垒则可以阻挡太平军的援军。不仅如此,为了把太平军的援军彻底堵在外面,他又安排满人统兵官多隆阿率领两万骑兵,在安庆北边约六十五公里处的桐城设置了一道坚固的阻绝线。水师呢,也没闲着,在安庆的上、下游数公里处的长江上各设了封锁线,把安庆围得跟铁桶似的。

而曾国藩自己则带着湘军余部共约三万人进驻长江以南的安徽南部山区,还在城墙环绕的祁门镇设立大营,以祁门为中心,呈放射状部署兵力,控制东来的路径,维持往西经景德镇到江西的陆上补给线。

太平天国这边也不是坐以待毙呀,洪秀全从江、浙战场调集兵力,分五路由大江南北西进,试图迫使湘军西撤,解救安庆之围,其中陈玉成、李秀成两军本应是主力,计划两路大军成钳形前进,直捣清军老巢 —— 武汉,来个 “围魏救赵”,让湘军不得不回援,从而解安庆之围。可谁能想到,这两人先后失约误期,计划就这么落空了。

到了 1861 年春,太平军再次调集大军,直接朝着围困安庆的湘军杀来,战斗那叫一个激烈啊。但无奈,湘军这边防守得太严实了,太平军一时半会儿也攻不进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庆城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弹药也快耗尽了,局势对太平军越发不利。

终于,在 1861 年 9 月 5 日凌晨,湘军轰塌了安庆北城,水陆各军就像饿狼一样蜂拥越壕而入,太平军虽宁死不屈,一万多饥疲的守军或战殁,或投江,可还是没能守住安庆,这座重要的城池最终还是陷落了。

安庆这一陷落,天京可就失去了西线的屏障呀,就像一个人没了铠甲的保护一样,湘军乘胜东下,直逼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也开始走向衰败,为后来天京的陷落埋下了沉重的伏笔呢。

功高震主,明哲保身

随着湘军一步步地胜利,曾国藩的功劳那是越来越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攻克天京后,朝廷给他加封为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还赏戴双眼花翎,这在当时那可是无上的荣耀啊,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时刻。

可俗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曾国藩这功劳大了,自然就引起了朝廷的猜忌,功高震主的危机就像一片乌云,笼罩在了他的头上。毕竟当时清朝的军政大权基本还是掌握在八旗权贵手里,汉人掌握这么强大的军事力量,朝廷哪能不担心呢?

曾国藩那也是个明白人呀,深知自己现在的处境有多危险。这时候,身边的人也都各有各的想法,弟弟曾国荃就数次劝告他起兵,据说还在他手上写了一个 “赵” 字,暗示他学习赵匡胤,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呢。而且不光是曾国荃,像左宗棠、胡林冀、彭玉麟这些人也都劝过他,就连太平天国的虎将李秀成被捕后,都劝曾国藩起兵。

但曾国藩一律予以拒绝了,他心里清楚,这起兵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走了这步棋,那就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呀,且不说自己一直以来坚守的忠君卫道的观念不允许,就算抛开这个,真要起兵,也有两个人他是毫无胜算的。

一个是左宗棠,这人也是湘军一派,还是曾国藩一手提拔起来的,可后来两人之间产生了不少矛盾,以至于恩断义绝,分道扬镳了。左宗棠那也是聪明绝顶,才干非凡,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平定回乱中展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连曾国藩都佩服不已,后来更是率领 6 万湖湘子弟西征新疆,为中国圈回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立下赫赫功劳。要是曾国藩起兵,左宗棠肯定会站在朝廷那边,和他对着干,这可不好对付啊。

另一个就是李鸿章了,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入门弟子,虽说不是湖南人,但一直被视为曾国藩的人。不过,要是曾国藩真和朝廷翻脸,李鸿章多半也会站在朝廷一方。而且李鸿章组建的淮军那也是战斗力极强,配备了洋枪洋炮,实力不容小觑啊。

所以,思来想去,曾国藩决定主动裁撤部分湘军,来向朝廷表明自己没有二心。早在 1864 年 8 月 14 日,也就是进入南京之前,他就已经解散了湘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也是他直接指挥的亲军,共计 5 万人左右,上至将官,下至士兵,全都解甲归田、退役了。之后占据南京,他又制定了分期解散湘军的步骤,计划用三年时间解散剩下的十余万湘军,到 1866 年时,就全部解散完毕了。

曾国藩这一招,那可真是高明啊,既避免了朝廷的猜忌,让自己躲过了可能的杀身之祸,又维护了自己一直以来忠心耿耿的形象,在这复杂的官场与局势下,成功地保住了自己和家族的安稳,彰显出了他的生存智慧呢。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呀。

洋务先锋:师夷长技,图强变革

洞察危机,倡导洋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散去,可那惨痛的教训却如烙铁般印在了曾国藩的心头。西方列强凭借着船坚炮利,肆意践踏中国的土地,曾经自认为天朝上国的大清王朝,在这一次次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显露出了衰败之象。曾国藩敏锐地察觉到,世界已经变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所展现出的威力,是大清所远远不及的,如果依旧故步自封,那等待国家的,只会是更为深重的灾难。

他深知,当下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危机,过去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在这洋枪洋炮面前,显得是那么无力。于是,曾国藩站了出来,大力倡导洋务运动,他觉得只有放下架子,低下头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把那些好的、能用的都引进过来,化为己用,才能让国家强大起来,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抵御外侮。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在那个很多人还对西方世界懵懂无知,甚至不屑一顾的年代,曾国藩的这种想法可谓是极具前瞻性。他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勇敢地去探索一条让国家走向富强的新道路,而这,也正是洋务运动兴起的重要思想基础呀。

创办实业,推动近代化

说干就干,曾国藩着手创办起了安庆内军械所,这可是洋务运动中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呢,算得上是中国近代军用工业的开篇之作。当时的军械所虽然规模不大,设备也比较简陋,靠着的全是手工来仿制开花炮、弹药以及轮船这些东西,可它的意义却非凡,为湘军提供了部分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大门呀。

在这所军械所里,有着一群满腔热血的中国技术人员,像华蘅芳、徐寿等,那可都是当时顶尖的科技人才呀,他们 “全用汉人,未雇洋匠”,靠着自己的智慧和钻研劲儿,硬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1862 年,他们就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曾国藩看到这蒸汽机运转起来的时候,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还感叹道:“窍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这话语里满是自豪呀。

有了蒸汽机,后面轮船的制造也就顺理成章了。到了 1865 年,由华蘅芳、徐寿设计建造的 “黄鹄号” 蒸汽轮船在南京下关江面试航成功,这可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轮船呢,虽然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投入实际运用,但它的诞生,就是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呀。

而且呀,曾国藩推动近代化的举措可不止于此哦。他还积极安排留学生出国深造,想着让这些年轻人去西方的土地上,学习人家先进的科学知识、管理经验,等学成归来,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可以说,曾国藩在创办实业、培养人才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不愧是洋务运动的先锋人物呀。

人生波澜:教案风波,黯然落幕

天津教案,饱受争议

1870 年,“天津教案” 爆发,这一事件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掀起了惊涛骇浪,也让曾国藩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境地。

当时,法国传教士开设的仁慈堂疫病流行,几十个婴儿相继染病死亡,教会处理不当,尸体被野狗扒出。而后又有民众抓获迷拐儿童的嫌犯武兰珍,其供认受法国天主教堂人员王三指使,拐卖儿童进教堂可得 5 两银子,一时民怨沸腾,怀疑教堂虐杀儿童,“挖眼剖心” 且与迷拐儿童有关的传言甚嚣尘上。消息传开后,百姓激愤,士绅集会,书院停课,反洋教情绪高涨,全城都笼罩在愤怒的海洋之中。

6 月 21 日,天津道员周家勋率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带疑犯武兰珍赴教堂指认王三,却无果。午后,群众与教堂中人发生冲突,法国领事馆领事丰大业携手枪冲入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衙门,秘书西蒙执刀随行,丰大业对崇厚出言不逊并开枪射击,幸未打中。之后丰大业不听劝告,持枪外出,路遇知县刘杰,拔枪又打,致其家人受伤,这下围观群众怒不可遏,一拥而上,当场将丰大业、西蒙打死,随后众人鸣锣聚众,奔赴望海楼等处焚毁法领事馆、天主堂、仁慈堂等,并从仁慈堂地下室查出幼童一百五十余人,混乱中,愤怒的群众先后打死外国领事馆官员、教堂教士和修女等共计 20 人。

曾国藩奉命到天津处理这棘手的案子,他心里很清楚,只要牵涉到外国人,简单的事也会变得复杂万分,朝廷对此都深感头疼。在忐忑不安之中,他还给长子曾纪泽写了一封遗书,表明自己对处理此案殊无善策,但又誓效命疆场,不会吝于一死。

到了天津后,曾国藩先是发布《谕天津士民》,对案件进行调查,指出 “挖眼剖心” 系谣言,毫无实据,并解释了谣言流传的原因,希望给狂热的舆论降温。而后,他按照最初 “一命抵一命” 的朴素想法,打算处决相应人数的中国嫌犯向法国方面交代,不过这想法被恭亲王奕訢否决了,奕訢认为中国嫌犯抵命的人数要略高于外国人伤亡的人数,否则怕洋人偷换概念,更添麻烦。

随后,曾国藩与前来协助的江苏巡抚丁日昌连夜交流后,下令镇、道、协、府、县文武各员迅速行动,限定在 4 日之内抓够 20 人,逾期未抓够便严厉惩处。在他的严厉要求下,一批嫌犯被抓获,加上之前已抓的,共计 37 人。最终,他打算抓捕 50 余人,处死 20 人,其余分别判罪,还按照法国人的要求,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并且赔偿外国人的损失 46 万两银子。

这处理结果,洋人倒是满意了,可却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朝廷人士也频繁非议。左宗棠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觉得不能仓猝拿中国人去给洋人抵命,以免失了人心;就连参与斡旋的总税务司赫德也对曾国藩曲意迎合洋人表示不理解,觉得他此举太简单粗暴。由于饱受抨击和指责,曾国藩不得不自请处分,朝廷随即安排李鸿章接替他的直隶总督职务,继续处理 “天津教案”,而曾国藩则被调任两江总督。可以说,“天津教案” 让曾国藩此前积累的声誉受到了极大冲击,在一片指责声中,他满心无奈与苦涩,黯然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呀。

忧郁病逝,盖棺定论

经历了 “天津教案” 这场风波后,曾国藩的心情一直郁郁寡欢,仿佛心头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往日的精气神儿也消散了不少。

或许是多年的操劳,又或许是这沉重的打击,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在同治十一年(1872 年)二月初四,也就是 1872 年 3 月 12 日,曾国藩在两江总督衙门病逝了,享年 62 岁。

曾国藩去世时,倒是有着几分圆满的意味。他去世时是坐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人坐着离世被认为是最好的离世方式,象征着品德高尚、功德圆满,还可给后人带来福气和好运,就如同古代高僧圆寂大多坐化一般。而且他离世时已经满了 60 岁,在当时已算超过了平均年龄,属于老年过世。关键是从发病到最后离世全程只有 45 分钟,没经历太大痛苦,去世当日脑溢血发作前,他还正常吃了饭,并在长子曾纪泽和卫士的搀扶下去花园中散步,两父子还聊了家常话呢,脑溢血发作后,长子和卫士将他扶回房间坐到椅子上,他思维清晰地让人拿出遗言,由长子宣读,虽后面因大脑缺氧不能言语了,却还用手语对家人做了最后的嘱托。

他死后,清政府对他给予了极高的礼遇,辍朝三日、绘像祀之、追赠太傅、祀贤良祠等等,谥号 “文正”,这可是文官的最高规格呀。

不过,对于曾国藩的评价,后世却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人称赞他是 “中兴名臣”,觉得他创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给了摇摇欲坠的清朝一个喘息的机会,还积极倡导洋务运动,创办实业,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是有着诸多贡献的能臣。像梁启超就对他倾心推崇,评价他 “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

但也有不少人对他诟病有加,在 “天津教案” 中,因他主张向法国求和,严查 “凶犯”,民众觉得他偏袒洋人,骂他是 “卖国贼”,让他声誉扫地,甚至他的湖南同乡都引以为耻。还有人指责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杀人过多,送他 “曾剃头” 的绰号。

但无论如何,曾国藩的一生都像是一部波澜壮阔又充满争议的史书,他的功过是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后人审视、探讨,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呀。正如他自己曾说的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或许他心中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着旁人难以完全理解的坚守和判断吧。

曾氏金句:智慧结晶,启迪后人

修身齐家,句句箴言

曾国藩在家书中留下了诸多关于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等方面的金句,这些话语犹如熠熠生辉的珍珠,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道理,即便放到现代,对家庭以及个人成长依旧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比如他说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短短一句话,却道出了勤劳对于家庭兴旺、个人品德养成的重要性。在那个农耕为主的时代,家庭的繁荣离不开每一个成员的辛勤劳作,只有勤劳,才能积攒财富,让生活变得富足。而放到现在来看,一个家庭若秉持勤劳的家风,家庭成员们积极进取,在各自的领域里努力耕耘,那这个家必然充满生机与希望,子女也会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养成踏实肯干的好习惯,不至于陷入懒惰、贫穷的境地。

还有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强调了家庭和睦,尤其是兄弟之间团结的重要性。在大家族里,兄弟间若是齐心协力,互相帮扶,哪怕家境普通,也能凭借这份凝聚力,共同克服困难,让家族一步步走向兴旺。反之,若兄弟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即便有着深厚的家底和显贵的门第,也迟早会分崩离析,走向衰败。这对于现代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警示,提醒着人们要珍惜亲情,维护家庭的和谐氛围。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更是道出了求学问道应有的态度。无论一个人学识有多渊博,一旦骄傲自满,就很难再有进步的空间了。虚心使人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向他人学习,吸纳新知识,提升自我修养。就像现在的学生也好,职场人也罢,只有保持一颗虚心,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遨游,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曾国藩的这些金句,句句都是箴言,它们穿越时空,为我们现代人在修身齐家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引,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用心践行。

处世为政,智慧宝典

曾国藩在官场、军政等领域有着诸多经典语句,这些话语宛如一部部智慧宝典,在处理复杂事务以及应对人际关系时,能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像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这句话强调了专注的重要性。在面对诸多事务时,若总是三心二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很难把事情做好做精。就拿曾国藩自己来说,无论是读书科举,还是后来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军,他一旦确定目标,就全身心投入其中。比如在湘军的训练上,他精心制定各种规章、阵法,从选将到练兵,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不因为一时的困难或者外界的干扰而改变初衷,正是靠着这份专注和坚持,湘军才能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战斗力颇强的一支队伍。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在工作中专注于一个项目,在学习上专注于一门学科,持之以恒地去钻研,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

再有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这短短几句话,道出了为人处世、领导团队的真谛。在官场或者职场中,若能不贪图钱财,舍得与身边人分享利益,那自然能吸引众人围绕在身边,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章制度,言行一致,别人自然会对你心服口服;对待他人宽容大度,允许别人犯错,有包容之心,便能赢得人心;而在遇到困难、危险时,敢于身先士卒,冲在前面,那就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带领大家一起去克服困难。例如,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如果能做到这几点,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必然会大大增强,大家也会心甘情愿地追随。

又如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这提醒我们在做大事的时候,思路、见识是关键,方向正确了,才能更好地发挥才能。但同时也要明白,事情的成败并非完全由人力掌控,有时候还需要顺应时势、运气等因素。所以我们在谋划事情时,要先把思路理清,考虑周全,然后尽力去做,至于结果,也能坦然面对。

曾国藩这些在处世为政方面的金句,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值得我们反复琢磨,从中汲取营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去。

结语:曾氏影响,长留世间

曾国藩的一生,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即便岁月流转,他所带来的影响却长留世间,至今仍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深入探究。

在政治方面,曾国藩身处晚清那个风云变幻、内忧外患的时代,犹如一根中流砥柱,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几乎要将清朝的统治根基撼动,是曾国藩挺身而出,组建湘军,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给了清朝一个喘息的机会,让其得以继续维持统治。而且他在为官期间,多次向朝廷建言献策,心系国家局势,像他提出的用人策略以及对军队改革的见解等,都展现出他试图挽救时局、让国家重回正轨的抱负。后来的诸多汉臣能够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也得益于他开了这个先河,打破了清朝前期满人对重要官职把控的局面,为汉人在晚清政治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在军事上,曾国藩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湘军的创立,堪称是晚清军事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他打破旧有的兵源制度,采用募兵制,选拔朴实的乡农为兵,制定严格的选将标准,还打造出一套层级分明、相互节制的军队编制,让湘军成为了一支凝聚力极强、战斗力颇高的队伍。他的 “结硬寨,打呆战” 等军事策略,看似笨拙,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也为后世的军事指挥提供了别样的思路。而且,湘军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军事将领,像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他们在后来的军事活动中,或是收复新疆,或是发展淮军,都在不同程度上延续和拓展了曾国藩的军事理念,影响了晚清乃至近代的军事走向。

文化领域内,曾国藩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本身就是理学大家,秉持着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不仅自己躬身践行,还通过家书等形式,将自己的学问修养、为人处世之道传递给家族后人,形成了独特的曾氏家风,其家书至今仍是很多人学习借鉴修身齐家的宝贵资料。同时,他大力倡导洋务运动,意识到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也促使更多的有识之士去关注西方、学习西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国人的思想观念,为近代文化的变革埋下了种子。

尽管曾国藩的一生存在着一些饱受争议的地方,比如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手段残忍,有滥杀无辜的嫌疑,还有结党营私、大肆敛财等行为,这些污点确实无法忽视。但人无完人,我们应该用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去看待他。就像他自己说的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他或许有着自己复杂的处境和考量。

无论如何,曾国藩的故事和智慧,就像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屡败屡战,在官场中的明哲保身、进退有度,以及在治学修身方面的严格要求、持之以恒,都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启发,值得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和借鉴,让我们能从他的经历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呀。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曾国藩:从农家子弟到“晚清第一完人”的逆袭人生,你知道多少?】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13760.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