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人都喜欢引用曾国藩的话?最近读《曾国藩家书》,终于明白了其中原因。
曾国藩既是晚清名臣,又是一代大儒,他在修身学习﹑待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修为,难怪后人评价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曾国藩讲道理既朴素真诚,又富有智慧。尽管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现在读他的箴言仍然能给人以启示。下面,我就从中精选7句话跟大家分享。
01. 十余年来但知结硬寨,打呆仗,从未用一奇谋、施一方略制敌于意计之外。
曾国藩是一个天资不高的人,也没有从军经历,他却指挥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多智力高超的人都难望其项背的奇迹。对于获胜的原因,他自己就总结了一条: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就是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情就是扎营。湘军在扎营上花的时间和精力特别多,基本上是半天行军,半天挖沟修墙、筑防御工事。士兵不像士兵,倒像是工兵;军队不像军队,倒像民工建筑队;主要工作不是打仗,而是挖土方,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挖呀挖呀挖。
行军速度慢得像蜗牛爬,曾国藩也不着急。曾国藩的想法是:不输就是最大的目标。只要我不输,纵使你有千军万马,最后也能把你给耗死。
除了结硬寨,还要打呆仗。我不走捷径,不投机取巧,不跟你玩什么阴谋诡计,我就用最传统、最简单的方法跟你打,先保证不打败,再寻找取胜的机会,慢慢把你耗到弹尽粮绝。
结果曾国藩就用他的呆、用他的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击败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军。
02.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天下的事,能随随便便就成功的,非常少。因为贪图利益和满足欲望去做事,成功了的,有一半。因为受了刺激或被逼无奈才去做事,最后成功了的,也有一半。
曾国藩一语道破人性的底层逻辑——“贪利激逼”是人们成事的最强动力。
这个感悟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的。21岁那年,曾国藩第5次考秀才,他觉得自己发挥得特别棒。结果发榜的时候,被学台悬牌批责,相当于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发了一个通报专门骂他,说他写的文章文理太浅、水平太低。曾国藩觉得受了奇耻大辱,因为悬牌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学台点名批评他。
这次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事件,反倒帮助了他。从那以后,他改变了学习方法,发奋图强,23岁终于考上秀才。24岁进入岳麓书院学习,中了举人。28岁进京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从此走上仕途。
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也说过,“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
那时的任正非,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先失业,再离婚,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一家人挤住在简陋的铁皮屋里,每当下雨屋顶就咚咚响。为了省钱,母亲每次都是下午去菜市场买些便宜的死鱼死虾做来吃。
任正非已经被生活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创立华为,是任正非人生的最后一次机会。为此,他倾注身心,破釜沉舟,为了产品研发而押上全部身家的他,甚至下了“不成功就跳楼”的决心。
事物具有两面性,“贪利激逼”也是把双刃剑。它们虽然能给人带来巨大动力,但如果调整不好,就可能造成心态失衡,动作变形,最后失去的反而比得到的还多,得不偿失就不好了。
03.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曾国藩说,我做每件事,都下了越困难越坚持、尽力而为的苦功夫,你们不要太着急出名,不要总想走捷径出成绩。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放弃,要坚持,熬过这一关就会进步一些。再碰到困难,熬过去就又进步一些。一直熬,一直进,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曾国藩的一生伟业就来自两个字,一个是勤,一个是恒。短期的勤奋不难做到,但像曾国藩这样坚持一生勤奋,不偷懒、不耍滑、不走捷径,每天持续高强度地工作、写作、读书、修身,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困难,是会阻碍发展?还是促进发展?这要看你怎样看待困难、处理困难。把困难看作好事的人,不但不讨厌困难,反而把困难视为机会,在全力征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值,提升战斗力,在困难中得到成长。
而把困难当作坏事的人,会视困难为洪水猛兽,或恐惧逃避,或消极报怨,在困难这座高山前止步不前,失去了一次锻炼提升的机会。
04. 吾乡数人,均有薄名,尚在中年,正可圣可狂之际;惟当兢兢业业,互相箴规,不特不宜自是,并不宜过于奖许,长朋友自是之心。
中年人,可以向圣人方向发展,也可以向狂人方向发展。这个年纪的人,应该认认真真真做事,相互给对方挑毛病、提意见,而不应该自以为是,自大自傲,一味地互相吹捧、拍马屁。
人到中年,有了一点点小成就,一些些物质积累,这时也来到了一个人生的岔路口。可能继续向上走,完成人生的奋力一跃。也可以往下出溜,成为猥琐油腻中年男(女)。
自己总觉得自己很不错,几个朋友凑在一起就互吹互擂,虽然得了一时开心,但对长远却没什么好处。真正的好朋友,不该互相捧臭脚,而是应该互相挑刺、互相督促,做自我批评和批评,共同成长进步。
05.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获得利益是动物的本能,人也不能例外。利益既然是大家都渴望的东西,所以如果谁独占了,而不与大家分享,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
刘邦攻破咸阳,却不敢占据其地。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其一生不敢篡汉自立,他们都是怕成为众矢之的。人聚财散,财聚人散,利益摆在面前,一定要按捺住本能的冲动,权衡取舍之道。
利益要与众人共享,谋划事情却不能。谋划事情人要少,我想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人太多,七嘴八舌的反而不容易统一意见。二是商量事情要挑选有相应经验、见识、能力和水平的人,这种人毕竟不多。三是战略和决策往往需要保密,比如军事计划、商业战略等,泄露机密会导致功亏一篑。
06. 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庸人。
就是说,对于咱们普通人,只有勤奋工作才能有点成就,所以最忌讳一个“懒”字。而对于有才的人,虽然可凭才气走捷径,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故步自封,不肯低头,无法得到更高的成就,所以有才学和才能的人一定要避免自大自傲。
07.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凡是办大事的人,有见识、有眼光、有面对困难复杂问题的决策能力是关键,才华和工作技能只不过是辅助的,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难以成就大事。
凡是成就大事的,一半在于个人努力,另一半要看是不是顺应了天意,时机有没有来到。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我们做事情要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不能因为存在自己不能左右的的客观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为努力了却没有成功而怨天尤人、灰心丧气。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曾国藩的7条人生建议,读完受益终生!】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13784.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