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挑战赛#
在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殿试金榜里,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来自福建侯官的26岁考生林则徐。林则徐名列二甲第四名,成绩算是相当不错。后来,他又在朝考中取得第五名的佳绩,得以考中翰林,授翰林院庶吉士,从此步入官场。
林则徐一生,除了因鸦片战争背锅被贬谪到边疆的两年外,当了38年官。最初,他在京城当官,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翻书房(办理宫中满汉文互译事宜的机构)行走、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期间,他曾经被朝廷派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等职。
林则徐
在近十年的京官生涯里,林则徐日子过得非常清贫。众所周知,清朝的京官普遍俸禄较低,又没有额外收入,而林则徐的子女又纷纷出生,需要养活一大家子人,他那点微薄的俸禄基本上是入不敷出。林则徐不得已之下,不得不依靠在书塾教书,或者寄卖自己的书法作品,来换取一点收入,补贴生活费用。
好在林则徐没有将过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官场交往,而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这样一来,倒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开销。另外,他两次被派到江西和云南担任副考官和正考官,以及担任会试同考官,都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入,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他的经济压力。
嘉庆二十五年,林则徐在担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时,奉命调查河南南岸河堤缺口事件。他不惧河南巡抚琦善的满洲贵族背景,向嘉庆皇帝奏报琦善的无能,建议朝廷查处,得到嘉庆皇帝的赞赏。不久,嘉庆皇帝将他外放为浙江杭嘉湖道。从此,林则徐结束了京官生涯,走上了地方官员的道路。
林则徐
接下来,林则徐辗转14省,先后担任江苏(南)淮海道、浙江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陕西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在奉命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期间,还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
林则徐不管是在京城任职,还是在地方上任职,都尽职尽责、清廉刚正、关心民生。他担任江苏按察使仅4个月,就把江苏积压多年的案件处理了十之八九,从而被江苏人民称颂为“林青天”。他在长江、淮河、汉水、黄河等地兴修水利,造福当代,泽被后世,被誉为“近代大禹”。
这一点,就连他的敌人都非常佩服。
与林则徐同时代的英国外交官包令曾经担任过港督和驻华公使,还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虽然是林则徐的敌人,却从内心深处佩服林则徐。1851―1852年合刊的英国《皇家亚洲协会中国分会会刊》上,包令撰写了一篇关于林则徐的文章《钦差大臣林则徐生平及著述》,里面说:“(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著称。”
虎门销烟
包令没有说错,林则徐是晚清时期官员群体里极为罕见的清官。他一生“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却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大环境里,出淤泥而不染,始终清正廉洁。
林则徐担任巡抚、总督级别的封疆大吏时,属于高收入阶层,每年可以获得不菲的养廉银。养廉银的数目,通常是俸禄的十倍甚至数十倍。据《清全典事例》记载:总督每年养廉银为一万三千至二万两,巡抚每年养廉银为一万至一万五千两。林则徐差不多当了20年总督、巡抚,可想而知多年积攒下来,一定是一笔很可观的数字。
那么,他临死时,给3个儿子林汝舟、林聪彝、林拱枢留下多少遗产呢?
林则徐在《析产阄书》记载,他的俸禄和养廉银都拿出来作为办公费用,只是每年从养廉银里拿出一部分赡养家里的老人。老人舍不得吃穿,用省吃俭用积攒的钱置办了一些房产,价值大约为3万两银子。当他去世时,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现银,只有这价值3万两银子的房产留给3个儿子。
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去世时,曾国藩还在京城当官。他听到林则徐分配遗产的消息后,在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一份家书中发了一通感慨:“闻林文忠公三子分家各得六千串。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他听说林则徐3个儿子分家,每位只得到了6000两银子,表示以后自己也要这样学习。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林则徐一生当了38年官,临死前给3个儿子留下多少遗产?】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14063.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