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曹德旺胞妹港交所敲钟 锂电“后发者”能否挑战龙头格局?
2025-04-17 14:43  浏览:77

  港股动力电池板块迎来新玩家,掌舵人背靠“玻璃大亨”曹德旺家族的雄厚实力。

曹德旺胞妹港交所敲钟 锂电“后发者”能否挑战龙头格局?

  4月14日,正力新能(3677.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此前全球发售结果显示,其公开发售约1.215亿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每股最终定价为8.27港元,净筹资金近10亿港元。

  公司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陈继程同样出自“福耀系”,曾在福耀玻璃担任董事兼副总经理,于2016年4月26日辞职。而后,两人共同“二次创业”,切入动力电池赛道,并专注于动力电池产品、储能电池产品及航空电池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得益于核心管理层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经验,具有对汽车行业的洞见,我们围绕主机厂客户对产品安全、质量、性能和成本的综合需求,开发多元电动汽车电池产品矩阵,从而在电池行业的多个场景拓展与快速的技术迭代中处于有利地位。”正力新能在招股书中称。

  动力电池行业的头部集中度较高。作为动力电池的新晋玩家,正力新能市场份额并不高,其主要通过深度绑定一汽红旗、广汽传祺、、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龙头企业核心车型的电池产品供应,来实现其市场份额的攀升。

  这也导致其大客户集中度奇高。2021年到2024年,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各期间总收入的89.1%、90.4%、77.8%及86.7%。

  值得关注的是,大客户的高集中度,为其带来订单锐减和现金流风险。

  2022年11月,正力新能停止向威马汽车交付用于BEV(纯电动汽车)的三元锂电池产品。同时,威马汽车事件使正力新能的三元锂电池销量锐减,从2022年的2.9GWh降低至2023年的1.5GWh,三元锂电池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26.29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14.48亿元。

  从经营表现来看,正力新能刚刚实现扭亏。

  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正力新能分别亏损4.02亿元、17.20亿元和5.90亿元,三年合计亏损27.12亿元。2024年扭亏,实现净利达9101万元,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亏损。

  尽管刚刚扭亏,但正力新能的产能扩张计划却十分激进。公司当前产能只有25.5GWh,不过宣称到2026年目标是实现产能翻倍达50.5GWh。

  此番正力新能通过IPO募资的约9.275亿港元中,就有80%用于扩产,以匹配订单需求。

  激进的扩产计划意味着资本投入,而在锂电整体产能过剩的当下,或将是一项沉重包袱。

  过去几年,动力电池受到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和市场供需关系错配等因素持续震荡。由于客户依赖和账款回收风险,动力电池企业的财务健康度普遍不佳。这也驱使动力电池企业为应对快速发展的市场,积极探寻突破与发展路径。

  在这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复杂局面下,正力新能也试图作出改变。

  除了寻求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支持,正力新能透露,其正在电动航空、储能、下一代电池技术(如固态、大圆柱、钠离子)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和多元化的技术研发与布局。

  随着港股IPO的放开,新能源企业正集体奔赴港股扎堆上市。正力新能的上市是继(3931.HK)和瑞浦兰钧(6666.HK)之后,第三家登陆港股的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公司。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300750.SZ)和储能电池头部海辰储能也正冲刺港交所上市。就在4月10日,宁德时代正式获批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作为动力电池行业“后发者”的正力新能,正借助资本力量成为龙头企业的挑战者,但其高成长性并存的是高风险性。

  该公司此番发行价对应市值约208亿港元,显著低于宁德时代的估值,与二线厂商瑞浦兰钧225亿港元市值基本持平,略低于中创新航285亿港元的市值。

  但在券商看来,正力新能的估值仍有所溢价。例如国元国际的研报就给出了“审慎申购”的建议。

  作为对比,同属于港股动力电池板块的中创新航、瑞浦兰钧、,2024年PS分别在1.1倍、1.26倍和0.09倍。由于近期市值挫伤,宁德时代的PS已经大跌至2.66倍。而此番上市,正力新能相当于2024年3.8倍PS,处于行业较高位置。

  值得关注的是,在正力新能的股东构成中,资本力量非常多元。

  正力新能的实控人为曹芳、陈继程,两人共同拥有正力新能已发行股本总额的64.6%。曹德旺全资拥有的三益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公司,持有正力新能约2.52%的股份。

  正力新能的上市也是一场资本盛宴。福建省属国有金融机构华福证券旗下的创投平台、常熟市财政局旗下平台等多地国资入局。公司还适时引入了江苏国企混改基金、苏州高端装备基金等基石投资者,这都为公司上市后提供了短期价格支撑。

  上市之前,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已经享用了一番资本盛宴。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正力新能经历了2轮融资和1次股权转让。曹芳、陈继程在短短两年时间,通过股权套现就收获了不少的现金流。

  正力新能的港股上市,折射出动力电池行业加速资本化进程中的多维博弈,但随着宁德时代等巨头加速港股布局、二线厂商估值持续承压的背景下,正力新能能否从中突围,打破“高估值低市值”的行业魔咒也值得考验。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曹德旺胞妹港交所敲钟 锂电“后发者”能否挑战龙头格局?】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21254.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