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曹德旺:我都是可以死的人了,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进步!
2025-04-17 16:52  浏览:78

"我必须保持优秀,否则会造成羞耻,不仅给评委们,而且会给整个中国"----曹德旺

曹德旺:我都是可以死的人了,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进步!

心酸童年,朴素的理想

曹德旺,1946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他祖上曾是福清首富,但到了他父亲那一代,虽比不上从前,但还算有点家产。

但好生活却维持不了多久。

1947年其父曹河仁举家从上海回迁至老家福清市途中,携带家产的那艘货轮被风浪打翻,万贯家财沉入海底,一夜之间曹家从巨贾富商被打成平民百姓。

因而在他的记忆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家里一天只能吃两顿,而这两顿,大多也是些清汤寡水,食不果腹。再加上他们兄弟姐妹六个,更是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在曹德旺11岁之前,父亲一直在上海打拼,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其母亲陈慧珍肩上,好在其父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饭可以少吃,衣可以简穿,书还是要读",无论如何艰难,还是在曹德旺9岁时送上了学。

曹德旺在谈及他的母亲时,时常饱含热泪,他回忆道:"那时候饿肚子的时候,母亲总是会关起门来,带着我们兄妹几个吹口琴,唱歌,玩游戏。她告诉我们不要:告诉别人我们一天只吃两顿,不要让别人觉得我们可怜,别人不会同情我们,更不会施舍我们,只会换来白眼。如果出门,一定要抬起头,保持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更要有志气。"

曹德旺认为母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表示自己很多习惯都是小时候母亲培养出来的,母亲教会了自己诚信做人,有困难自己扛,不要寄希望于别人,别人不会同情你,也不会施舍你。这对他之后的人生产生的重要影响。

正如弗洛伊德理论所言:母亲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母亲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的未来。

历览古今中外诸多贤者、明君、良将、企业家、政治家……他们大多都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而这个家庭教育的主角往往是母亲。曹德旺之所以可以建立起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在一定程度上和其早期的家庭教育有关。

由于家境过于贫寒,曹德旺在14岁时还是被迫辍学,成了一名放牛娃。这段生活无疑是辛酸的。

若干年后,曹德旺在自己撰写的自传《心若菩提》中谈到这段生活时,写道"放牛的日子……让我在幼小的年纪就体验到了成人世界的险恶和底层百姓被欺凌的滋味。"

放了几年牛之后,曹德旺跟着父亲做起了生意,多年的摸爬滚打,能挣钱的活儿,曹德旺几乎干了个遍。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修过自行车、拉过板车……

早些年的苦难,不但没有将曹德旺压垮,反而使他更加坚强。当拉着板车在和他同龄年孩子的面前经过时,他能感受到那群背着书包的孩子不屑的眼神。但他不自卑,他坚信他的肩膀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力量,足以扛起经历过的一切苦难。

世人的冷眼相待,嘲笑讥讽、人世间的冷暖炎凉都算个屁!曹德旺像是一个苦行僧,只管埋头赶路,而支撑他的只有他心中的信仰和身上的力量!他有着一个普通且朴素的梦想——一定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要让全家人"把日子过得好一点"。

命运的垂怜,转机!

多年来的摸爬滚打,让曹德旺成长为谁也算计不过的人精

1976年,曹德旺在福清市一个小玻璃厂当一个小小的采购员,这是他与玻璃结缘的起点。

别看采购员这个职位虽小,它给曹德旺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在那个物质流动不至于,邮寄、快递还不发达的时代,玻璃厂采购要凭指标。所以,为了争抢指标,就要考验到采购员的与人交往的关系和手段,而这,恰恰是曹德旺的强项。

凭借着他过人的社交本领,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大量的人脉和不计其数的指标。到最后,这个小小的公社玻璃厂采购员,竟然成为了当时国内物质界呼风唤雨的"大佬"

此时,曹德旺的风生水起和公社玻璃厂的举步维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社玻璃厂管理不善,已经连续换了六个厂长,还是连年处于亏损状态。最后,公社找到曹德旺,希望他承包工厂,曹德旺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这个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此时他才37岁,正斗劲十足。一上任,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曹德旺承包工厂才一年,就将其从一个人人不敢接手的烫手山芋变成一个大赚22万元的香饽饽,曹德旺的商业智慧初露锋芒。

1985年,曹德旺将主业转变为汽车玻璃,从此刻开始,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将被改写,历史和中国人民也会记住曹德旺这个名字。在曹德旺的带领下,这个小小的工厂1986年底的产值近600万元,利税超百万。当时的人感慨道:"曹德旺开的那是玻璃厂,分明就是印钞厂啊!"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到1993年,随着曹德旺商业帝国不断壮大,福耀集团登录国内A股。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引入独立董事的公司。

此后,曹德旺的事业一路顺风。90年代,曹德旺挥师美国,去竞争这块最大的海外市场,虽然也有诸多困难,但最终还是站稳的脚跟,在北美大地上有了一席之地。

2001年--2005年,曹德旺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奋战数年,耗费大量资金,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集团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获得胜利的中国企业。2006年,美国商务部部长来访中国时,点名要约见曹德旺。

2009年,在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同时也是最富有的摩洛哥公国举行盛宴,来自全球43个国家的知名企业家齐聚一堂。接近盛宴的尾声,富丽堂皇的大剧院顶棚徐徐打开,透过周围的玻璃幕墙,豪华的摩洛哥大剧院与辉煌烟火点缀的地中海相辉相映。

当大家沉醉于这美景之时,刹那间,剧院灯光熄灭,只有一束激光灯投射在这个民营企业家曹德旺脸上——他荣获本届安永奖,也被誉为"企业界的奥斯卡奖"。此刻,他代表着祖国,他变成了一道光,是祖国的骄傲!

如今,福耀集团不断创新高,随着时代的号角,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将企业发展与祖国命运联系,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他们是新时代最可敬的人!

心怀大爱,心系祖国

然而,曹德旺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曹德旺的另一个身份"中国首善",而这很少有人知道。

据胡润慈善榜统计,从1983年曹德旺第一次捐款到今年,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超过50亿元,这并没有算上他企业的捐款。

在吴晓波对曹德旺的采访中,当吴晓波问及曹德旺为什么做慈善如此低调时,曹德旺淡然一笑,说道:"按照中国的文化,隐藏才能积德,为善不与人和。"

曹德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曾经一度想要剃发出家。佛教给曹德旺的感化最大,加之童年心酸的遭遇、母亲的悉心教导。虽然历经磨难,但最终还是有了成果,有了帮助别人的力量,有了奉献社会的能力。

"发展自我,兼善天下"是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直秉持的理念,也表明了一个大企业的担当、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博大的胸襟。曹德旺捐款去建设学校、图书馆,建立助学金,为家乡修建公路。在2010年5月,曹德旺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西南地区捐赠2亿元。

谈起这笔捐款,曹德旺动情的说道:"西南地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让灾区的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年轻的时候我吃过很多苦,我很能体会到那种滋味。

对我们来说2000元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偏远山区的农民来说,2000元可能是他们的希望。"说完,眼眶微微泛红。

中国古代一直有这样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人又有几个呢。曹德旺做到了,早年落魄穷酸时候,他只是低着头,闭着嘴,埋头赶路。而他发迹的时候,又慷慨大方地捐出巨款去救济天下人。

言语之辞已不能用来称赞曹德老先生了。毕竟,他的所作所为,无声的举动,却有着令人振聋发聩的轰鸣!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国人总是担心曹德旺跑了。其实,曹德旺之前还真的有移民美国的想法。

但在2005年,曹德旺彻底放弃了美国绿卡,举家迁回中国。他权衡了许久,发现还是离不开他的祖国。于是找到了新的目标——让福耀成为中国玻璃的代名词!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能够做到。

在一则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及曹德旺是否有"跑"这个想法,毕竟,很多人担心他跑了。

曹德旺思索片刻,说道:"如果是别人,可能会跑,但换成我,不会跑。因为我是在做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问题。为了能够靠我们去努力使中国更加强大。国家会因为有你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你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你而富足。"

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曹老无比博大的胸怀,体现了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

如今,曹德旺老先生已经74岁了。他在财富上的成就,早已已经远超祖上,如今,在中国,有四分之三的汽车是用福耀的玻璃。在海外,福耀玻璃比例在其行业内也占比颇高。福耀这个两个字,正在逐渐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表。可是他却表示:自己都是可以死的人了,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进步。而他的行动,也确实证明了这句话的真实性。

我们很难用某一个标签去定义他,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无私奉献的善者。同时,他也贪杯、贪吃,似乎毫无自制力但仍然每天4点半起床,照着手电筒去打高尔夫。总是第一个到公司,70岁高龄还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错,他是一个复杂的人,复杂的真实。这种复杂,才是真正的人生……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曹德旺:我都是可以死的人了,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进步!】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21277.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