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打工人”这词火了。

当看到“打工人”这个词时,心里对它的理解是:“打,工人”。
谁打了工人?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在这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每个阶层的工作者都理应得到尊重与爱戴。
是谁这么明目张胆地“打”工人呢?
点击进去才发现,是自己理解错了。
关于“打工人”的真正含义,其实是:打工人即是从前的打工仔,是很多上班族对自己的“昵称”。
每天起早贪黑,却赚着微薄的工资。
如果说,人们对于打工仔从前的态度是有一些鄙夷与不屑的,给大家的印象是底层的劳动者工作。
现在这个打工人的意义,则意味着各个打工阶层之间的追求与倔强。
无论从前的职业是什么,工作性质是什么,是写字楼里写代码的、工地上搬砖的、和水泥的。
![]()
现在通通都被称为“打工人”。
是不是一下子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亲近了很多呢?
从九月底到现在,“打工人”在微博热搜榜上的热度高居不下。
在众多网络平台上,都能看到打工人语录或是表情包,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打工宣言》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生活里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我知道,如果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在打工和没钱之间,我选择打工。
![]()
以前,人们都会刻意把自己与打工两个字联系起来。
亲戚朋友问起工作的时候,总感觉头都抬不起来,“我是给别人打工的”。
所谓白领、金领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是在打工。
哪怕也是在为其他人工作,他们仍然觉得自己略胜别人一筹。
“打工人”一词的出现,虽然是打工人对自己的一种自嘲,其实也是人们在思想上的一种进步。
他们之间不会再有阶级的概念。
只要不是自己开公司、做买卖,拿着别人给发的工资,那么所有人都不过是打工人而已。
最大的区别无非是,薪水上面的区别。
![]()
可能在过去的日子里,很多人会觉得打工是件丢人的事情。
没有体面的工作,没有高额度的收入,没有看上去高大上的职位名称。
有的只是睡的比狗晚,起得比鸡早,每一分钱都闪着汗水光辉的一份、可能还不够养家糊口的工作。
每想起自己在打工时,内心的失落与心酸,委屈与无助,都没有人可以倾诉。
担心不被理解,担心会更加被人瞧不起。
我们应该承认,这是一批年轻人在用“打工人”的梗,来进行自我调侃。
既轻松又现实,虽然还夹杂着一种苦涩,可也多了些苦中作乐的意味。
人们嘴里天天嚷嚷着“我不想工作”,在内心深处十分害怕失去工作。
这是“打工人”中最真实的一种情绪。
与之前的打工仔相比,之前对打工仔这类人群的相互鄙视,一直认为自己阶层更高的那一类人,现在终于和打工仔平起平坐了。
打工人就意味着打工仔,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一个阶层,与收入多少无关,一个人的外表是否靓丽也没有关系,甚至与行业、工作性质等通通无关。
![]()
打工人一词的诞生,拉近了所有劳动者之间的距离。
这是一种宝贵的思想意识的觉醒,看上去自嘲的背后,有每个人的心酸与无奈。
同时,也在另外的程度上起到了凝聚彼此的作用。
凝聚意味着团结,团结意味着力量。
年轻人也是打工人,但是年轻人应该趁着自己年轻的时候,去实现自己的未来和梦想。
年龄越大,拼劲越小,越容易追求安全稳定的生活。
年轻人则不同,没有家庭的束缚,没有养孩子的压力,父母年纪尚轻还不需要照顾。
此时不去拼搏,更待何时呢?
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年轻人首先要试着突破圈层,也就是走出当下的舒适区,为自己“人为”地增加一些“工作量”。
谁都没有一口吃个胖子的能力,总要经过时间的打磨才能崭露头角。
01
如何突破圈层?
1.提升核心竞争力
如果一个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行业,就是未来几十年准备一直做下去的终生奋斗目标。
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简而言之,如何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如果说,以你目前的个人能力来讲,你的工作人人都可以做。
那么你的薪水无论是短时间还是长时间都没有上浮的可能性。
如果运气不好,还可能被裁员。
![]()
当一个人成为这个行业的精英,数一数二的能手,公司自然会考虑升职加薪。
他们会愿意与你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也会不断提升你的福利待遇。
生怕哪天你动了辞职的念头,影响了公司的远期规划与长期发展。
如果你是一块砖,就请你成为一块独特的砖,别人都是长方形的,尝试着把自己打磨成一块三角形或是圆形的。
成为无可取代,你的职场就会春风得意。
2.拓展人脉
每个书店都会有很多关于拓展人脉的书。
生活中,也见过很多普通人为了拓展人脉费尽心思去各种酒会、年会、聚会等。
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拓展人脉的话。
各种大型酒店的服务人员,他们是最有机会拥有更多人脉的。
事实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人们都知道人脉的意义,想要有人脉,首先要建立在自己有能力的基础之上。
![]()
如果一个人只会搬砖(非贬义),那么这个人对他人的利用价值就是最低的。
如果说,一个人在某个行业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种人脉就会主动来找我们。
人脉的本质就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
想要别人成为我们的人脉,前提是我们身上必须具备能够被利用的价值。
3.积累资本
在这三个因素之中,资本是重中之重。
社会就是这样现实、这样实际、这样残酷。
当一个人拥有足够的资本时,即使在人品、资源、能力、背景上通通有所欠缺,也一定会有人络绎不绝来找上门。
大多数有资本的人,他们的资本都不是天上掉的馅饼。
他们拥有充足的资本,一定与他们的能力与人脉是分不开的。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最后的资本积累。
多一些资本,你就拥有比别人更多的坚持下去的底气,多一些资本,也许你就能够熬到某个行业的春天与转机。
当一个人没什么积累,资本又很薄的时候,再强的能力也是巧妇难为的无米之炊。
这样的三步其实是一种关系递进的关系,位置不能颠倒,也没有谁可以做到本末倒置。
如果说,第一步、第二步都是十分容易理解的,重点难点其实是第三步。
也就是上学的时候,老师着重敲黑板要讲的考试时经常出的考点。
年轻人突破圈层的重点,变成了如何做积累。
身为打工人,我们选择的积累环境就只能是职场。
你想得到的一切,其实都可以在职场中获得。
02
做好职场中的资本积累
1.专业资本
我们可以把专业资本分成两个方面:分别是通用性的,专用性的。
通用性,顾名思义,是无论你去任何一家企业,这种资本都可以用得上,普适性比较高。
![]()
专用性的,一般是专注于某个行业、某家企业,一旦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两者相互比较的话,我们应该更注重前者,也就是通用性的专业资本。
2.人脉资本
就人脉两个字而言,我们要追求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手机里有几百个联系电话,朋友圈里有几百个微信好友,是否能够上升到“人脉”的高度,仍然不得而知。
中国社会更加讲究人情味。
但凡有人情味的人,他们首先会具备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叫做诚信。
有人说:“诚信是人脉资本的灵魂。”
一个人诚信,一定是建立在自己的人品与能力之上的。
3.管理资本
管理资本是一种个人能力的体现。
这个管理不是让我们改变自己的工作属性。
比如,一个人从前是搞技术的,现在让他去管理几百人的企业。
这不是老板脑子进水了,就是老板把他当亲儿子了。
管理也可以是对自己的。
比如,时间管理、身材管理等。
![]()
做好个人的资本管理,就会成为一个非常自律的人。
哪怕每天早上不用上闹钟,生物钟也会早早奏效,开始新的忙碌的一天。
通过个人资本管理,才能达到资本最大收益。
当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切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早就不在从前的圈层了。
抬起头望向窗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距离山顶那样近了。
梦想从来就不是海市蜃楼,当开始前进的时候,哪怕只是微小的一步,也是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网络新词“打工人”是什么梗?如何做,让自己不仅仅只是打工呢?】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8288.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