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8日至20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五届汉韩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举行。
汉韩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于2015年,旨在促进汉韩语言学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曾先后在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举办。来自韩国首尔大学、汉阳大学、龙仁大学、安养大学;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关西大学;美国西华盛顿大学、洛杉矶西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一 开幕式
8月19日上午8:30,第五届汉韩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幕,中国人民大学龙国富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陈保亚教授、美国西华盛顿大学韩哲夫教授分别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龙国富教授主持开幕式)
龙国富教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基础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1960年建系至今,在吴玉章、谢无量、冯其庸、林志浩、胡明扬、黄晋凯等几代学者的接续奋斗下,文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艺理论家和语言文字工作者。文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首批汉语言文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深度参与“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2022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再创佳绩,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顶尖学科行列。
(美国西华盛顿大学韩哲夫教授致辞)
韩哲夫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语言的影响在整个地区有着复杂的多向互动关系,该地区任何一种语言的历史,只有在其语言邻居的背景下才能得到充分理解。在北亚和东亚语言学的大背景下,朝鲜语言历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一方面,自15世纪以来,朝鲜汉字音的使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文本,这些文本对我们重建汉语历史极为宝贵。另一方面,几百年来《老乞大》和《朴通事》等语言教科书不断更新,多版本互参为我们了解明清时期汉语普通话语音、词汇和句法的演变提供丰富详尽的语料。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陈保亚教授致辞)
陈保亚教授的致辞强调汉韩语言接触研究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首先,汉语和韩语长期有深度接触,并且从东亚诸语言和汉语的接触关系来看,韩语和汉语的接触处于非常独特的地位。同时,汉语和韩语的接触又属于不同语言类型的接触,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接触个案,为我们弄清不同类型语言深度接触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正因为汉语和韩语接触的这种独特性,这次会议显得更有意义。
二 主旨报告
本次会议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陈保亚教授、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竹越孝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龙国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维佳教授等先后围绕汉语、韩语历时和共时文献中的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现象,以及相关文献整理发表了精彩报告。参会学者们聚焦“韩国汉字音的语音层次”“汉语在东亚的传播”“阿尔泰语系之间的语言接触”等议题,深入讨论了朝鲜半岛与中国的语言接触,以及汉语对韩语的深度影响等内容。
陈保亚教授的主题报告《韩语汉字音不同时间层次的并合——从语言接触中的对应匹配说起》由语言接触中的对应匹配展开,深入讨论了韩语汉字音不同时间层次的并合。陈教授指出,对应匹配的存在增加了判定韩语汉字音时间层次的难度。韩汉语音对应只是确定韩语汉字音的必要条件,要判定这些韩语汉字音的时间层次,还需要找出充分条件。
(北京大学陈保亚教授发表报告)
严翼相教授的主题报告《韩汉音的分期问题》探讨了韩汉音的分期这一经典议题。严翼相教授建议将古代韩语以668年新罗统一时点为基准,分为早、晚两期。将古代韩汉音和中古韩汉音的转换时点定为7世纪末,并提出如下分期:7世纪以前为古代,7-16世纪为中古,17-19世纪为近代,20世纪以后为现代。
(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发表报告)
竹越孝教授的主题报告《“俺”是山西话,“您”是官话——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复数人称代词的单数化》详尽考察了元、明、清版《老乞大》,认为元版中“我”与“俺”之间、“你”与“恁”之间的语法、语义以及语用上的差别可视为原来表示复数的“俺”“恁”功能扩大,而挤压原来表示单数的“我”“你”的领域这一演变所致。这种单数化与语言表达上的礼貌性有关。明版的修订意图在于,排除方言因素或社会因素,使课本的语言更接近于通常的汉语。
(神户市外国语大学竹越孝教授发表报告)
龙国富教授的主题报告《<老乞大><朴通事>诸版本中的礼貌式研究》认为《老乞大》《朴通事》诸版本中的礼貌式表现出四个特点:(一)礼貌式尊称和谦称基本来自宋元以来白话本中的继承。(二)少数礼貌式受阿尔泰语(主要是蒙古语)的影响。(三)礼貌式尊称和谦称在明清及以后白话本中融入于汉语本体。(四)诸礼貌式用法体现元明清时代北方官话而非北京官话的基础语言,其中个别体现东北官话方言、胶辽官话方言的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龙国富教授发表报告)
张维佳教授的主题报告《朝鲜汉字音所见“重纽”》基于对朝鲜语相关汉字音的描写,揭示支、脂、真、祭、仙、侵、盐等七个的喉牙、唇音读音与汉语中古音重纽之间的关系,指出朝鲜汉字音重纽韵的不平衡分布,详细列举出朝鲜汉字音重纽两类的文献证据,并据此探讨重纽三等和重纽四等的性质和音值,从朝鲜汉字音看汉语中古音重纽的音值差异。
(北京师范大学张维佳教授发表报告)
本次研讨会上发表大会报告的还有美国加州西来大学终身教授龙达瑞、韩国汉阳大学慎重珍教授、韩国安养大学申杬哲教授、韩国龙仁大学具贤娥教授、韩国首尔大学卢慧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钱有用副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邵磊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杨贺老师等。另外,本次会议还有众多优秀年轻学子作大会报告,如:安英姬、李云、鲁方昕、王浩、马丽娜、刘家佑、张文强、崔光福、侯俊、徐烨、金涛煐、桑宇、秦臻、杨裴斐等。
三 闭幕式
8月20日下午16:30,大会闭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张维佳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张维佳教授主持闭幕式)
闭幕式上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作总结发言,严教授对本次会议作了高度赞扬,他认为本次会议研讨广泛展示了汉韩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涉及汉韩音韵学、词汇学和句法学,以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接触和借用,并兼及日语、满语和越南语等。特别是青年学者和学生的高水平报告,让我们看到了汉韩语言学研究的光明前途和未来。
(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大会总结)
自由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本届会议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会又一个特点就是充分体现了青年学者的实力。专家们表示本次大会富有成效,代表们既增强了友谊,又增进了学术交流。
闭幕式最后,下届会议举办方浙江大学真大成教授线上遥祝研讨会顺利,并对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即将承办的第六届汉韩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出展望,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两年后相聚杭州。
(下届会议举办方浙江大学真大成教授致辞)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既为汉韩语言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面对面交流分享的平台,也为汉韩语言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促进了汉韩语言学国际学术交流,同时切实推动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乃至人民大学双一流学科的建设。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回顾】第五届汉韩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举行】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8593.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