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会有帮助行为(对利他主义的分析与反思)
1、获得回报or避免惩罚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付出是为了收获。帮助可以使我们获得他人的赞赏,获得内心的满足,亦或是提升自我价值感。给予情侣情感支持,对自己也有着积极作用,会使自己产生积极的心境。这样说也许有些功利,但为了获得积极的回报而去帮助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其次,内疚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帮助行为的因素。除了痛苦,人们总是会受到来自内疚感的困扰。也许是做了一件违背本意的事,也许是为了自己损害了他人的利益等等。由此产生的内疚感使我们感到痛苦并迫切的想要摆脱。于是,我们选择坦白、道歉、帮助、避免再次犯错。一是减轻个人的内疚感,二是希望挽回自己想要确立的积极的公众形象。
成年人有时会因为消极情绪而帮助他人,但这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社会化的产物。孩童时期,感到沮丧的孩子只会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慢慢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由己及人,帮助行为也随之发展起来。最初可能是因为物质奖励,之后是社会性回报,最后才是自我回报。
帮助行为有助于缓解消极情绪,也有助于维持好的心情。积极的心境又会产生积极的想法和积极的自尊,从而导致积极的行为,比如乐于助人。所以,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
社会责任规范使人们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和最应该得到帮助的人。当然,如果我们认为他人的悲惨处境纯属咎由自取,就另当别论了。
性别与助人规范。作为女性,由于被认为是更柔弱和更具依赖性,所以在特定情境下会比男性得到更多的帮助。女性自身也会更多的寻求帮助。这归因于独立与相依的性别差异。
2、进化心理学
基因使我们愿意关心与我们有亲缘关系的人。这是一种亲缘保护。因此,能够提高基因存活可能性的自我牺牲的一种方式,就是为孩子做奉献。虽然进化支持人们为自己的孩子做出自我牺牲,但孩子却不会太为父母的基因存活做出自我牺牲。这也证实了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爱都是往下传递的。
3、真正的利他主义。
当我们感到与某人有所关联,或是认同某人时,会产生共情。共情会使人们更多地去关心受害者的痛苦。真正的同情和怜悯驱使我们为了别人的切身利益而帮助他们。这是自然产生的。由于共情的唤起,人们会选择施与帮助而非逃避,即使他们的帮助无人知晓,即便他们的心境不会受其影响。
二、何时(不)会帮助
1、旁观者数量。有其他旁观者在场时,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事件的干预。这是因为,当旁观者到达一定数量后,人们对于事件的关注程度会降低。由于信息影响,每个人通常都以他人的行为作为现实情况的线索。当大部分人都没有针对事件采取行动时,人们普遍会认为事件并没有严重到需要自己出手干预的程度(误解),这叫旁观者效应。旁观者越多,人们施与帮助的可能性越小。而且,一旦人们将街头出现的冲突理解为家庭内部矛盾,就更不会出手干预了。
另外,如果现场不止一位旁观者,人们很少会将帮助受害者的行为责任负担在自己身上,因为其他人在场,就分担了这种做出反应的责任。试想一下,你独自走在街上或在人员密集的十字路口时,面对一位摔倒的女士,哪一种情形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只有自己,直接走过去会让我们对这种视而不见感到内疚,因为此时承担帮助责任的只有自己。可加入其它旁观者的话,这种责任很明显不需要独自承担,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2、当别人也提供帮助时。攻击性榜样助长攻击行为;漠然视之的榜样会增加冷漠的反应,亲社会的榜样也能够促进利他行为。如果人群中有人跑出来进行帮助,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提供帮助。“我们,不夸张地说,有一大半是模仿别人而成的。关键在于,选择好榜样,谨慎地模仿他们。”
3、时间压力。行为受情境的影响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还要大。实验表明,时间宽松,比较闲适的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更大。而时间紧迫,来去匆匆的人,由于无暇关注周围的环境,往往容易忽略需要帮助的人,或因为害怕迟到而选择一走了之。
4、相似性。因为相似性容易唤起喜欢,而喜欢又会引起帮助行为,因此我们更多地对那些跟我们相似的人产生共情,也更乐于帮助他们。影视剧中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为什么帮我?”“因为我觉得你跟以前的我很像。”这也是一种惺惺相惜的表现。
三、谁会提供帮助
1、人格特征。具有较高的积极情绪性、共情能力和高自我能效感的人更关心人,也更容易表现出帮助行为。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如果认为助人能够得到社会赞许的话,就会为了迎合他人期望而显得乐于助人。
2、宗教信仰。长期来看,具有宗教信仰的人会做出更多的帮助行为,比如志愿者工作和慈善事业。
四、如何增加帮助行为
分析完阻止人们提供帮助的因素后,探讨如何增加帮助行为就很简单了。
首先,去除对帮助行为的抑制。包括:减少模糊性,提高责任感。在人群中如果需要帮助,与其大喊谁来帮帮我,不如直接抓住某个人,直视他的双眼并明确提出帮助请求。比如:请你帮我拨打110;请你帮我把他抬起来等等。这种凸显个人特征的事,有助于提高人们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前文提到,内疚和对自我形象的关心,为人们帮助他人提供了心里因素。利用好这一点,也可以增加人们的帮助行为。
其次,利他主义社会化。由于群体偏见,使得人们对群体间的界限十分敏感,并且不愿打破群体壁垒去包容他人。那么利他主义社会化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教化道德包容,去除天然的内群体偏爱,而扩展我们关心他人福利的界限,把全人类当成一个大家庭,一个整体。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象他人的感受,有助于增加帮助行为。“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就去怎么对待别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利他主义的榜样,让人们模仿,有助于增加帮助行为。值得高兴的一点是,实验证明,亲社会的电视榜样所起的作用远比反社会榜样要大。所以,看完了品行不端的流量明星的丑闻,赶紧看看积极奋斗的奥运健儿们,洗洗脑子,很管用。
助人行为能够促进把自己看做是“富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人”的自我知觉,而这种自我知觉又反过来促进进一步的帮助行为。所以,通过将帮助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动机,就像鼓励孩子将好的行为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准则一样,发自内心的认可这种行为,将使我们成为真正乐于助人的人。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社会心理学》:利他:帮助他人】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quote/9467.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