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易达信息科技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依依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做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 提升主流价值影响力
新闻中心
做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 提升主流价值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4-12-16        浏览次数:17        返回列表

做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

做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 提升主流价值影响力

提升主流价值影响力

马昌豹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相互交织,舆论场呈现出热点易发多发善变的显著特征,做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十分重要。如何报道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1]“向群众讲清这些问题的性质,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是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民主法制还不完善时出现的。它将随着我国改革逐步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而减少和消除”。[2]新闻媒体应对热点难点问题引发的社会舆情和群众心理变化要保持高度敏感,讲究引导艺术,提高引导能力,主动回应、深入调查,多做解疑释惑、疏导情绪的工作,多做增进共识、增进团结的工作,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一、正确把握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原则要求

  做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深入研究当前舆论生成演变规律,积极引导、正确引导、有效引导,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1.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是党的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3]全媒体时代,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是党管媒体原则的丰富和发展。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舆论引导的关键,要解决好谁来管、怎么管的问题。做好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不仅是党办媒体的重要任务,也是管好用好互联网自媒体的重点工作,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生命线,是舆论引导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4]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舆论走向影响很大,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作用。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以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为己任,把“四个有利于”作为根本导向,贯穿采编发各个环节,落实到采编审各类人员。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构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3.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心和支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5]新闻舆论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貌的反映。我国社会积极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是支流,要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部和局部的关系,集中反映社会健康向上的本质,客观展示发展进步的全貌,使之同我国改革发展蓬勃向上态势相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6]新闻舆论工作为党领导的伟大斗争助力开路、凝心聚力,就要真实反映社会主流,汇聚向上力量。

  二、切实提高热点引导能力和实效

  舆论热点多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或问题,既包括国内外重大事件,也包括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全媒体时代,舆论热点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等特点,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如何做好热点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提高对突发热点舆情的发现力、研判力和引导力,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加强热点监测,研判舆论走向。加强舆情监测、及时研判走向,是引导的前提。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与公众关注点的经常变化,热点问题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舆论热点涉及范围广,演变过程复杂多变,有时还有境外势力介入和推波助澜,稍有不慎极易造成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增强舆情意识。因此,“要建立健全舆情收集反馈机制,加强内容监管,做好分析研判”,[7]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在重要节点、重大报道期间加强监测人力安排。

  要完善舆情收集体系,加强对境内外、网内外舆情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热点舆情动向和社会心理变化。注重运用网络热点挖掘等新技术、新手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健全舆情会商机制,搞清楚热点影响范围、发酵路径和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处置。同时,稳妥把握热点引导的节奏、力度、分寸,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示加强关注,媒体要跟踪采访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对已发酵的重大社会热点,有关部门靠前组织指挥,必要时选派精兵强将,与相关部门共同组织报道;对回落期社会热点,适时组织反思性调查报道,就解决症结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

  面对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新闻媒体要加强对社会热点思潮的引导,及时回应干部群众关心的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敢于交锋、善于发声,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理直气壮地发出主流声音,澄清模糊认识,批驳错误观点,凝聚社会共识。针对“战时状态”一词热度不断攀升,新华每日电讯今年1月16日刊载题为《滥用“战时状态”不利于抗疫大局》的评论,旗帜鲜明指出这一提法“不利于抗疫大局”,占据今日头条等头部平台热搜。

  2.提升采制能力,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社会舆论走向,要提升采制能力,善于设置议题,把党和政府想说的和公众关心的话题结合起来,讲清楚党和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涉及群众利益的安排进展,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多宣传什么、少宣传什么,都要从大局出发,体现大局要求”。[8]新闻媒体如何提升采制能力、主动设置议题,是评价媒体引导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提升采制能力,要完善热点引导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深入事件发生地,突破采访障碍,采访关键、核心人物,确保见得到人、问得上话、拿得到料,及时发布真实、准确、权威信息,澄清传言谣言。要抓住“第二落点”,深入调查研究,多方采访信源,适时推出事实确凿、逻辑严密、细节精准的深度报道。强化持续跟踪,及时报道事件进展和处理成效。根据舆情热度和议题特点,区别化地适时组织采写评论报道,旗帜鲜明、有力有效引导舆论走向。2020年9月8日,《人物》周刊经过半年调查,推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发外卖平台回应,舆论争议不断。中央电视台随即播发《外卖小哥拼命,谁“饿”了?“美”了谁?》,对外卖行业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系统剖析和全面反思。央视记者还在用餐高峰期跟踪外卖骑手送餐全过程,体验式呈现外卖骑手困境,并配发评论。这一系列报道在微博获得3.6亿阅读量,超过《人物》周刊2.7亿的首发报道阅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时,反复强调要善于设置议题、引导社会舆论,这是增强新闻工作针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华社近年来贯彻“移动端优先”要求,充分发挥对内报道全媒平台和国际传播融合平台机制优势,面向网络,加大策划力度,持续抢占网络传播制高点,话题报道成效显著。在“疫苗接种”事件中,新华网主持的微博话题#重点人群接种疫苗的22个问题#,突出科普,极具实用性,话题阅读量突破6500万,微博话题有密度、有力度,引导效果好。

  3.提高报道实效,理性发声定调。随着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国际与国内、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体制外与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壮大主流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做好新闻舆论的理性表达、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舆论的社会效果,克服片面性。”[9]他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鼓劲帮忙而不添乱”“不炒作可能引发各类事件的所谓热点新闻”。[10]

  新闻媒体要掌握好报道火候和宣传方式,掌控报道范围、密度和尺度,视情况发声定调。今年1月4日河北新增14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0例本地无症状感染者。从2日新增1例确诊,到3日新增4例确诊和13例无症状感染者,再到“14+30”,河北突然间成为防疫焦点地区之一。5日15时,当地仍未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新华每日电讯根据事件进展,研判舆情动态,晚上发出《日新增“14+30”,期盼河北尽快召开疫情发布会》评论报道,兼具批评性和建设性,填补“信息真空”,推动石家庄市召开第一次疫情发布会。

  新闻传播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倡导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拼多多员工加班猝死”事件发生后,针对网民普遍反映的畸形加班现象,新华社及时播发《辛识平:扭曲“奋斗观”当休矣》等评论,批评畸形加班背后的扭曲价值观,提倡树立正确奋斗观,立场鲜明、充满辣味。稿件发布后,“新华社评畸形加班”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浏览量超1.4亿。主流媒体要掌握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更好地承担起引导社会舆论的工作,必须善于根据形势需要、充分考虑社会效果来精准设置议题,而不是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

  三、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的建设性作用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是排斥问题、回避矛盾、粉饰太平,关键是要从总体上把握平衡。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虽然侧重点不一样,但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都要通过新闻报道达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鼓舞人的目的。

  1.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是不要舆论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和阴暗面,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意见大反映多的问题,要积极关注报道,及时解疑释惑,引导心理预期,推动改进工作。”[11]舆论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的体现。毋庸讳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阔步前进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热点难点问题,社会上还有不少丑恶现象,人民群众也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人民群众通过媒体监督党和政府工作、反映意见呼声,有利于改进党和政府工作,促进问题解决,疏导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舆论监督的作用与正面宣传的作用总体上是一致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逃避问题更成问题。迎着问题上,是新闻舆论工作的责任和担当。关键是把握好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的合理布局,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2.做到科学监督、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12]舆论监督绝非简单的暴露问题,不能为批评而批评、为监督而监督,而是根据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取典型事例,监督剖析。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不要把自己放在裁判官的位置上,着眼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坚持科学监督、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不断提高舆论监督工作水平。

  把握规律性,坚持科学监督。必须遵循规律,提升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水平,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全面,注意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因果转换等复杂情况,防止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片面追求轰动效应。

  把握真实性,坚持准确监督。事实准确是监督报道的基本要求。监督报道必须实事求是,认真调查核实,不偏听偏信,做到事实清楚、数据精确,才能经得起核实和推敲。根据事实描述事实,“不仅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而且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13]

  把握合法性,坚持依法监督。依法监督就是评价事物要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标准,遵守宣传纪律,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新闻素材,做到内容、手段和程序都要合法。严格遵守新闻采访规范,不得干扰和妨碍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不得搞新闻敲诈、牟取不正当利益;报道不得含有侮辱、诽谤他人,侵害名誉权与隐私权的内容,注重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维护其合法权益。

  把握对策性,坚持建设性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舆论监督,做好分析研判,综合平衡考量,提出切实的对策、办法、建议,不扩大矛盾、不激化事态,力求达到揭露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实现舆论监督与改进工作的良性循环。

  统筹把握道理、法理、情理,坚持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传播效果相统一,坚持客观理性发声,防止渲染、炒作,杜绝为博眼球、挣流量“蹭热点”“带节奏”,防止因处理不当导致报道跑偏、失范。

  3.重点监督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现阶段有条件解决的突出问题。新闻媒体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住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实事求是、认真调查,有针对性地做好舆论监督报道。“舆论监督的重点应该针对那些严重违反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要抓典型事件”,[14]充分发挥反面典型警示震慑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强,“老虎”“苍蝇”一起打,各类媒体对相关典型案例剖析报道,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中央纪委网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等推出“监督曝光”“反腐”“反腐纪事”等专题网页,及时报道反腐重要案件进展情况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反腐题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

  进行舆论监督时,“特别要注意不应把批评的矛头对准那些群众有意见而我们工作中因限于目前条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上。要让人民知道,党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15]运用舆论监督武器,要着眼安定人心、疏导情绪,要有重点有主次,坚持分类把握、效果预判,对中央明令禁止、群众深恶痛绝的行为,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提升“辣味”“锐度”。

  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意见大反映多的问题,要积极关注报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发布权威信息,重点报道处置举措、调查进展和解决成效,引导心理预期,推动改进工作。今年1月中旬,新华社通过客户端“全民拍”平台了解长春市冬季供暖问题线索后,立即联系分社,派记者前往小区逐户走访、深入调查,以一天一篇的频率播发《热点快追|长春:比12℃室温还冷的 是他们的态度》《(全民拍)长春:“冷无可忍”的居民家现在咋样了?后续来了》等报道,持续占据热搜榜。有关领导作出明确整改要求,相关部门及时介入,推动“老大难”问题解决,体现了关心民生、心系百姓的担当。(作者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本文系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研究”课题系列研究文章之一)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求是,2016(9).

  [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86.

  [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420.

  [4]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423.

  [5]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424.

  [6]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5.

  [7]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429.

  [8]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09.

  [9]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1992:87.

  [10]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55.

  [11]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426.

  [12]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全国理事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2019年11月7日修订),提出坚持科学监督、准确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

  [1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425.

  [1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1992:73.

  [15]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19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