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中国五千年,曾国藩是孔子、王阳明之外唯一一个“立功、立德、立言”上被称为完人的圣人,既是名臣,也是将星,不仅创造过十年七迁的官场奇迹,也以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此后在功高震主的情况下更是以位极人臣的姿态功成身退,留名青史。
但是,他曾读书百遍不解其意,曾六次科举不第,曾官场失意丁忧在籍,曾军事惨败部下惨死,从浑浑噩噩到其功成名就前后却短短只有30年,是什么改变了他?
写日记,反省自身,是他破而后立的第一法宝
曾国藩从小不是天资超凡的人物,读书百遍都不能全背,连他自己都说自己愚钝,而这也是他一百多年来反复被无数人学习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努力,永远比聪明更重要。既然他可以通过“学做圣人”而变成圣人,那自己为什么不可以?
他立下“学做圣人”的大志向时是31岁,当时的环境背景是他而立之年置身京城,耳中所闻眼中所见是“权贵满地走,官员多如狗”,他们来往应酬、攀附结党、贪墨渎职,说白了当官不为民,为的是权位财势。
曾国藩也迷失过,日夜纸醉金迷,以至于还要老家寄钱甚至是和朋友借钱度日。
至今我们仍不得知曾国藩是因为何事忽然醍醐灌顶,一朝顿悟要学做圣人,但是纵观其一生,这一志向再没变过。
为此他继续坚持家训“早起”的传统,但在此之上定下“写日记”反省、鞭策自身的具体事,记录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每天写下做了什么事,然后就相关某个话题进行思考,思考是否符合圣人之言行思想。此后,他坚持写日记三十多年,笔耕不缀,成功通过写日记这件事将自己的人生境界进行了不断升华和深化,在修身养性、待人处事、为官之道、人生意义上不断探索。
读书,效法古圣贤,是他破而后立的第二法宝
此外,他知道自己天资愚笨,寻常人读书两三遍就能背诵并理解要义,但是他做不到,为此给自己定下十二条课程,读书百遍,甚至还要逐句逐段地解析与旁征博引。每年不论寒暑不论风雨的学习儒家典籍和文史地理,甚至会阅读其他兵书、农书、杂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无论是为官入相,还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混乱时期,这个习惯他都没变过,真正做到持之以恒,风雨无阻。
比如他创建湘军,深知自己不是军事天才,因此效仿戚继光的兵法,从来都是“扎硬寨,打呆仗”,稳扎稳打,以多打少,为此被擅兵韬武略、奇正相合的军事天才左宗棠多次嘲笑;比如他一度自己带兵去浅显,结果几次大败而归,损兵折将,因此四次自杀未成,成了整个湖南官场的笑话。
但是,他不气不冤,以无数先贤为榜样,司马迁宫刑而成《史记》,刘邦屡战屡败却成王业,诸葛亮六出祁山,朱元璋曾父母双亡乞讨为生……
如此种种,全是读书所得。
至于反思之后呢?
他知道自己不是硬刚硬、正面打仗的料,就把打仗事交给一众心腹部下,如勇猛刚烈的曾国荃,如水战天才彭玉麟,如百战悍将鲍超,如战略战术家左宗棠,如权谋政斗高手胡林翼,如骁勇善战刘锦棠,如文武双全杨载福……
而他自己全力以赴筹粮筹饷,坐镇后方统筹大局,调和集团内部矛盾,调和朝廷中枢与地方实权派的矛盾,一边应付帝后的不信任与刁难,一边紧密计算与太平天国的胜败,定下围攻天京之际,最终得以除去这个给晚清中国带去无数创痛的太平毒瘤。
这一切,得益于读书带来的静心养气人修身养性,让人心思通透。或许也正是在读圣贤书、写自省记的坚持不懈的过程中,曾国藩得以将官场、战场的成败得失从焦虑不安变成了云淡风轻,从愚笨儒缓到权谋机变,到最后成功摆脱“鸟尽弓藏”的下场,善始善终、名留青史,而这些都始于他31岁那年的破而后立,短短30年他逆袭成功,以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的荣耀溘然长逝。
无怪乎后世伟人对曾国藩评价很高,说“愚人近人独服曾国藩”,只是曾国藩之后再无曾国藩,无数人想学也不得法门,殊不知他的一生思想感悟、沉浮起落、人生意义全都藏在他的文字之中,比如《曾国藩日记》、《曾国藩家书》、《曾国藩传》。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原创曾国藩31岁才破而后立,61岁就荣耀而逝,短短30年靠什么成为圣人】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14705.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