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导读:小米的上限仍是个谜。
这几天,雷军和他的小米又刷屏了。
上一次获得如此高关注度,还是上一次,这位互联网顶流的一举一动如今都是谈资。
这背后是一个全面开花的商业版图,智能手机业务、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互联网服务收入、智能电动汽车等,集体迸发撑起了小米集团这个庞大体量。
小米汽车无疑是其中最大的亮点,雷军昨日发微博称“交付了第20万辆小米汽车”,为一对新婚夫妻车主送上祝福,还补充了一句“首发不到一年时间”。
的确,短短一年小米汽车带给雷军以及整个车圈太多惊喜,而这还只是开始,没人知道这个初出茅庐的新生代上限在哪!
不过有一点值得关注,财报显示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62亿,按136854台的全年交付量计算,相当于每台车亏损4.5万元。
难怪无数网友怒赞雷军是在做慈善,还不断向其投注新的产品期待,当年那一句“交个朋友”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1
史上最强年报,小米高调出街
前些日子,伴随着小米汽车的强势表现小米股价随之上涨,媒体擅自为雷军冠以首富的头衔,但后者连连否认,如今财报强势亮相,网友直接宣布,稳了!雷总首富稳了!
3月18日,小米集团股价以57.65港元/股报收,最新市值为1.45万亿港元。
展开来看小米的财报,第四季度尤为亮眼,是首次单季度营收过千亿,净利润83亿也创历史新高,远超机构预估的52亿。
支撑小米盈利的主要是这几个业务:
我想友商心中是崩溃的,一个跨行业的小米能把传统制造大厂卷到如此高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格力专卖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是不是合理了许多,不做战略升级、不主动求变,未来会更加艰难。
尤其现在汽车业务的出现,补齐了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这个护城河的建立往后只会越来越坚固,还能见缝插针吸收其他品牌的消费者过来,这方面小米眼馋的,还是苹果那帮用户。
不得不提一下贾跃亭,早些年就构建了宏大的生态圈构想,可惜只停留在了想。
如果你问小米业绩已经至山巅了吗?我想还远未达到,因为小米最宝贵的财富雷军,目前开发程度可能还不足50%。
就拿最近卫生巾品牌暴雷来说,网友更关注的是雷军何时出手,评论区里“雷总,求求了,咱们做卫生巾吧”的呐喊此起彼伏,仿佛泼天富贵在求着其接手。
这一幕咱们并不陌生,之前的拍立得就从畅想走向了现实,而且上市直接售罄,长期一机难求。
甚至于前些日子雷军身穿的皮衣、慢跑鞋,都因为这个男人成为了最新时尚单品,其路人缘和带货能力可见一斑。
值得探究的还有那个“不争气的孩子”——小米汽车。
2
小米汽车度过了最艰难岁月
以后来者的视角来看,小米造车的确是一次豪赌,且没有退路。
途中还历经有同样野心的苹果倒在了造车路上,我想彼时雷军的心中是颤抖的,好在小米汽车依托庞大的用户基础、技术与供应链整合、长期坚守的用户思维以及生态协同,走出了一条专属于自身的发展之路。
其实,亏损称得上是新势力的“入场券”,目前来看,实现盈利的也就理想、问界、零跑这几家。
经常关注车圈的朋友不会陌生,车企们时常一边更新“史上最强”、“高歌猛进”的财报,一边又擦鼻涕抹泪,痛诉当下亏了多少钱,貌似人人都难逃“亏钱卖车”。
小鹏去年的那句誓言令人记忆深刻:在血海中游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以蔚来为例,最近几年销量端不见起色,但年研发投入从几十亿增长到百亿,一直在硬撑。
而且就算销量猛增,还得考虑毛利率问题。
尤其现在车圈进入淘汰赛阶段,各个品牌都在想方设法压低价格,行业价格战让每一个车企都无法独善其身,只能削尖脑袋跟上大流。
不过小米汽车是幸运的,上市即卖爆的成绩使得其少了许多后顾之忧,获得了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认可,资金链就有了保障,跳过了生存危机考验。
而且其通过低价高配的策略以及雷军的个人IP效应,迅速建立起高端化品牌形象,极大地拓宽了小米汽车未来的发展空间。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平衡爆款策略与长期技术沉淀,将“幸运”转化为行业领先的可持续优势。
3
小米躺平,为时尚早
在很多场合,雷军都谈到了顺势而为的商业哲学,最经典的当属在书中提到的那句:仅靠聪明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找到时代的风口,顺势而为。
不过雷军以及小米在贯彻这一方针时有独特的理解和判断:稳扎稳打,切忌一口吃成胖子。
例如在手机业务竞争激烈的那几年,提出的目标是“每年提高1个点的市占率”,尽管售货量长期稳居世界前五,但小米依旧没有冒进。
汽车业务同样如此,在研发费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始终管控在一个合理范围,避免盲目追高,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正是这般挥洒自如的策略,让小米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高度。
不过目前看来,小米还远未到躺平的时候,警惕危机爆发十分必要。
就拿最近火热的小米SU7 ultra为例,有的车主深夜飙车开到了300公里/小时,喜提手铐一副,还让各城市都对这款车紧张了起来。
图注:车主驾驶小米SU7 Ultra深夜狂飙
其实雷军多次强调,要敬畏马力,要去安全的赛道里体验性能。
但对于飙车党而言,警言不痛不痒,之前雷军在直播时谈到SU7 ultra的安全问题时,表示要设置电子围栏,通过车辆的坐标位置来决定启用多少性能,如果定位不在赛道,那么就会限制其速度,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城市飙车问题,不过这个电子围栏目前并未在量产车上装备。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一方面消费者是奔着性能和品牌来选购的汽车,另一方面如果限制性能发挥,岂不是背刺了消费者,所以如何更好的权衡这个问题,值得小米头疼。
还有一个挑战是AI能力。
目前小米AI在智能手机以及IoT产品上,联动能力稍弱于友商,小米同样深知这一点,卢伟冰表示:2025年,小米300亿元研发费用中,有1/4会投入AI领域。小米正在全力推动AI技术在各个终端产品的落地,未来将用AI重构澎湃OS底层,目标是2到3年完成向AIOS的进化。
未来如果能够拿出一套打通人车家全生态的AI强势方案,那么友商恐怕又要挠头了。
十年前,小米站在风口,十年后,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小米完成了转型。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小米汽车亏损62亿,雷军长舒一口气】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22070.html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