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链接
核心考点
1.(体现类)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怎样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说明类)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说明了什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2)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我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6)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7)党和政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8)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4年中考道法一轮复习课件+教案+习题(含23单元专题)
3.(原因类)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原因有哪些?
(1)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3)是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4)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要求。(5)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024年中考道法200个最易混淆知识点汇总
5.(意义类)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实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3)有利于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4)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5)有利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的获得感。(6)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7)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8)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4年中考“青少年怎么做”35类汇总
6.(体现类)党中央重视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现了哪一新发展理念?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理由。
答案一:(1)发展理念:协调。(2)理由:①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答案二:(1)发展理念:共享。(2)理由: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2024年中考道法审题答题常用模板
7.(建议类)请你为党和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加大对农村资金投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2)大力发展科技,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依靠科技兴农。(3)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4)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惠民。(5)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6)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帮助村民提高自身素质;等等。
8.(做法类)青少年能为乡村振兴作出哪些努力?
(1)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为将来投身乡村振兴打基础。(2)积极宣传党的乡村发展政策。(3)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公益活动。(4)积极为乡村建设建言献策等。
2024年中考道法100个时政热词汇总(含习题)
命题设问
1.为了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保障“菜篮子”“钱袋子”等举措;实施移民搬迁、棚户区改造工程;建档立卡,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这说明了什么?
(1)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我国积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致力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6)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简要分析要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的原因。
(1)我国农业发展仍是短板,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2)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4)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4.建设农业强国立足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快补齐农业现代化突出短板,自主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2)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推动“三农”事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新的飞跃。
(4)有利于建成农业强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请你为我国绘制乡村全面振兴宏伟蓝图支几招(做法)。
(1)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3)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村。
(4)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美丽乡村。
(5)加强法治教育和法治宣传,增强村民的法治观念,建设法治乡村等。
6.(必要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何必要性?
(1)是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要。
(2)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3)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4)是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5)是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7.(意义)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中国粮食自给自足。
(2)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维护社会稳定。
(3)有利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农业持续发展。
8.(意义)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改善农村生存和发展环境,尊重和保障人权。
(2)有利于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有利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有利于不断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9.(建议)请你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出谋划策。
(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之间 的关系。
(2)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
(3)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的卫生,环保意识,摒弃乡村生活陋 习。
(4)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生产方式,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
(5)加大农村厕所改革力度和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
中考押题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
一、单选题
1.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①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说明农村工作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③有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④保障村民自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进行具体部署。要求必须持续压紧压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加快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发展步伐,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让脱贫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中央将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是因为( )
①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②我国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是基于(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②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挑战
④巩固脱贫成果的需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些举措( )
A.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强国之路
B.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D.说明“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下列举措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是( )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各地区经济差异
③走中国特色新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④坚持同步富裕原则,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全文共六个部分,其中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出这一要求,是因为( )
A.粮食安全已经得到完全保障
B.粮食产量因科技发展逐步提高
C.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
D.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础
7.2023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这说明了我国( )
A.权力最大,依法享有国家立法权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真谛
C.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实行良法善治
D.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
8.2023年8月28日,国务院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报告介绍,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2年粮食产量13731亿斤,粮食单产每亩386.8公斤,较5年前分别提升了498亿斤、13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6.1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下列解读正确是( )
A.我国粮食安全有坚实的基础
B.我国粮食安全已经高枕无忧
C.农业现代化根本出路是耕地
D.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9.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底线。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
A.经济利益 B.政治利益
C.生态利益 D.文化利益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从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 )
A.现阶段,我国粮食严重短缺
B.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C.当下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
D.要树立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意识
11.202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17.84亿亩,比2022年增加955万亩;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亿斤,比2022年增加178亿斤,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因为( )
①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②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粮食安全为根本
③只要保障粮食安全就能保障国家安全
④粮食安全事关国运民生、事关人民幸福安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二十大首提“农业强国”,粮食安全战略概念升级。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维护我国种业安全( )
A.能彻底满足吃得好的需求
B.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
C.能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D.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
13.二十大报告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的根本是( )
A.粮食安全 B.政治安全
C.网络安全 D.人民安全
14.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关于粮食安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粮食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②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
③粮食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保障了粮食安全,就保障了国家安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面选项中能反映出这一矛盾的是( )
①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仍然存在冲突和战争
②2022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9万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③今天,我国仍面临农村发展滞后问题,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④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仍然是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6.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下列举措及其传导路径相对应的是( )
A.发展“互联网+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
B.企业重视研发→推动产品更新换代→提升消费水平
C.大力支持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D.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就业质量
17.为助推乡村振兴,浦北县全力助推陈皮产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亮点和建设美丽广西的新名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得以解决
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④说明我国把乡村振兴作为当前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3年,被称为贵州“村超”的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继续开赛,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的足球爱好者。“村超”不仅丰富当地村民的业余生活,也带火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建设生态文明,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
②探索文化创新,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宜居宜业乡村
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事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大学生小铁是某村新上任的村官,为了进一步促进本村的发展,小铁制定了如下方案。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有( )
①落实大众创业号召→创立村办特色农产品加工厂→发展经济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②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大幅度增加种植面积→保障本村粮食产量
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医疗、教育水平→彻底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贯彻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加强本村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提高本村粮食产量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20.2023年江西婺源县石门村打造了一批生态景观,发展特色旅游,吃起了“生态饭”,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石门村青山绿水间的大美画卷为乡村振兴留下生动注脚。这幅大美画卷昭示了( )
①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
②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③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④人类可以对自然肆意地改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23.材料一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有力地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这无疑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 多年来,我国一直将粮食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每年中央都会出台“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国家高度重视生物育种研发…… |
(1)分析以上材料,我国能很好地解决粮食问题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材料二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在黄河流域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措施,鼓励、推广使用先进节水技术,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加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等的综合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消除黑臭水体。
(2)概括指出材料中黄河流域面临哪些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对黄河流域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来自沂蒙山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树睦说:“通过发展林果产业,绿色不断增多,不仅给荒地盖上‘绿被子’,还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这是老乡们重要的幸福来源。”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绿被子”和“钱袋子”之间的关系。
(4)为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24.【致力协调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材料一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对新一年“三农”工作进行部署。文件指出,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材料二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河南省积极落实党中央文件精神,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来谋划和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焕发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村级产业遍地开花 | 多元融合发展 | 一朵菇的“共富”密码 |
李店镇各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植业,飞跃村的葡萄,雷楼村的水蛭,天子山村的王鸽,形成“一村一业”,培育乡村产业,壮大农村经济。 | 洛阳镇立足红色文化、金色银杏、古色村落,绿色生态等资源优势,举办“美丽乡村文化节”,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 | 马寨镇在河南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成立食用菌科研中心,培养技术人才,改建香菇种植智慧大棚,实现香菇种植自动化、智能化、依靠科技赋能,走出一条科技致富之路。 |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方面即可)
(2)结合材料二,请你分析河南省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哪些宝贵经验?(两方面即可)
35.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新发展阶段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是建立在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基础之上的。
材料二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是多维度的而不是单维度的,不仅包括农业的现代化,还包括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但“现在,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在新发展阶段我国为什么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实现农业强国梦?
(2)联系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运用所学知识,就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实现农业强国梦,请你出谋划策。
维度 | 问题 | 对策 |
农业的现代化 | 我国农业用地不断被侵占; | ① |
农村的现代化 | 一些农村存在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喜事等不良乡风; | ② |
农民的现代化 | 农村就业渠道窄,农民收入低; | ③ |
三、综合探究题
36.请阅读材料,运用国情国策知识回答问题。
仓廪实,天下安。八年级某班的同学搜集了一些关于粮食安全的资料: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
2023年以来,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动荡和极端天气频发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对于居民而言,“米袋子鼓不鼓”关系着千家万户能不能过上幸福生活;对于国家而言,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而抵御外部的风险和压力。正因如此,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这让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家国情怀·国之大士】
我国粮食界素有“南有袁隆平,北有李登海”的说法。为了实现我国粮食高产稳产,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带领团队寒来暑往,持续攻关,经过无数次试验,开创了中国玉米高产道路。如今的李登海,已经73岁高龄了,依然奋战在第一线。李登海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这也曾让一家美国公司主动向他抛出“橄榄枝”,提出了成立合资公司——由美方控股60%。李登海认为这不仅会导致自己公司丧失决策权,也会导致我国丧失在夏玉米领域内的主导权,因此他舍弃了对方给出的天价报酬,坚定地拒绝了这家公司的提议。如今,李登海培育出的玉米优良品种已累计为国家增加经济效益1500亿元以上。
【粮食丰收·砥砺前行】
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这一年,我们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也看到了美丽风景。从经济态势上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高于预期。预计2023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3,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能。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39428元,农村居民人均15705元。雅(加达)万(隆)高铁也在今年开通运营,这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出海”;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也正式投入商运,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的跨越。
(1)请结合【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坚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的原因。
(2)李登海胸怀大志、勇攀科研之巅、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我国农业的未来。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李登海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3)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粮食丰收·砥砺前行】,谈谈你对今年国家发展状况的感受。
37.【心系家乡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某校九年级(3)班开展“走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加入以下任务组,并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智囊团
武汉市G村从人均收入不到5000元、村集体经济负债30万元的贫困村蜕变成武汉市乡村振兴“桥头堡”。在村民人均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时,村民还可以享受医保社保补贴和助学扶持补贴,共享发展成果。该村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改掠夺式开发道路为生态绿色发展道路,一方面动员村民流转土地,成立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性种植李子、翠冠梨等经济作物;另一方面,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通过流转村抛荒地新建厂房,引进野生动物王国、水乡项目产业链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激活片区文旅资源,打造集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居住为一体的高端综合性文旅产业示范区。同时,该村积极实施稳乡土人才、引专业人才、聚高端人才的“三才”工程,以人才优势,进一步巩固该村经济建设成果;以机制促治理,严格落实阳光财务、小微权力清单、五议五公开等制度,制定村规民约,通过树下议事厅,推动村民说事、议事、主事,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破解G村的发展密码。
宣传队
近年来,电商飞速发展,直播带货持续走俏。一根网线、一部手机,连接了城乡,对接着产销。充满活力的直播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富裕,为美丽乡村的画卷增添了绚烂色彩。G村通过“村长直播带货”,使当地的特色产品和服务等“好物”成了热销货和品牌文旅项目。
(2)假如你是G村村长,作为本期带货主播,请你为G村的一个“好物”撰写一段直播推介词。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道德与法治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探究家乡发展”的项目式学习任务。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现状与发展,同学们来到了林改第一村——捷文村开展调研。
第一站:村文化中心
刚走进村口,同学们就被乡村大舞台上的《乡村老太喜连连》节目所吸引。
(1)结合乡村老太的三则喜事,运用所学知识,揭秘能让乡村老太喜事连连的密码。
第二站:村委议事厅
走进议事厅,村支书正在召开“村民议事会”,听取村民对当前乡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一村民反映了当前村里的现状(如下表),希望村委会能帮助解决。
序号 | 优势 | 现状 | 解决方案 |
① | 农产品丰富,特别是今年的脐橙收成好 | 大量滞销,卖不出去 | |
② | 有大面积的良田 | 年轻人外出务工,缺乏劳动力,农田被闲置 | |
③ | 公园、休闲景点多 | 平时无人问津,因日常请人清扫、维护,增加村委会财政负担 |
(2)假如你是该村的村委委员,针对上述其中一种现状,请你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站:村史展览馆
在村史展览馆,村支书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村优秀人士关心家乡发展、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故事,并希望同学们将来学有所成后返乡,为实现乡村现代化作贡献。
(3)展开想象的翅膀:将来大学毕业的你,如果面对上图的这种情况,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请简要说明理由。
3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华学校组织了一次以“关注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让我们跟随小华的脚步进行一次思想的旅行。
【研有所悟】小华一行来到村口,看到村民李某家的大门上张贴着这样一副对联:“脱贫感谢共产党,幸福不忘习主席。”小华了解到,李某因病致贫后,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及时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帮他圆了创业梦,助他家渡过难关,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1)结合所学知识,你从小华的所见所闻中感悟到哪些道理?
【学有所思】接着,他们来到村委会,看到文化墙上的宣传图(见下图)。据村干部介绍,该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达成图中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以下是其中三项:
措施1:开展“好儿女”“好媳妇”评选活动,设立“不孝行为”举报热线。
措施2:依托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等,做到村民的事情村民定,村民的事情村民管,村民的事情村民监督。
措施3:努力打造生态旅游村,鼓励村民发展生态果园、农家乐等。
(2)请仿照示例,谈谈措施2或措施3(任选其一)是如何体现乡村振兴总要求的。
示例:措施1: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乡风文明”的要求。
【旅有所为】然后,他们来到村里文化小广场,看到一群村民正在为制定村规民约·出谋划策。
(3)请针对“生态宜居”这一要求拟写两条村规民约。
【行有所获】回校后,小华在活动总结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收获。
(4)请你进行合理推测,把小华的话补充完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研学过程中我的收获:① ②
来源:中考政治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2024年中考道法时政热点39: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9769.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歌乐夫资讯移动站 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