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戴源)
百度又出事了。
1月22日晚,一篇题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在朋友圈被刷屏。文章控诉百度作为中国人最为常用的搜索引擎已经“堕落”为百度自家的“站内搜索”——当用户在百度上搜索一个关键词,结果全部都是百度自己经营的自媒体平台“百家号”,其次是“百度百科”、“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经验”……——翻了好几页居然一条“百度家族”外的有用的数据和信息都没有。
作者指出,百度这种“饮鸩止渴”的策略正在把自己从一个搜索引擎变为“营销号平台”,“把希望来搜索内容的人全都变为自家的流量,然后变现”。
第二天,美股百度股价下跌了6%,有人把这样的跌幅和这篇文章联系在了一起,百度予以否认,并且回应:“目前百度搜索结果中,百家号内容全站占比小于10%”。
作者也说:“我的文章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但同时回怼百度:“全站比例没有太多意义,大家搜索一般只看前两页。如果能给出第一页的结果占比会更有说服力”。
其实,此时此刻,我们去纠结百度跌了百分之几或者“百家号”占了网页百分之几意义已经不大。这篇文章在朋友圈疯传并且引发这么大的舆论,背后的信息很明确:大家对于百度搜索引擎的用户体验并不怎么好。
推而广之,这种“流量垄断”给用户带来不便的又岂止百度这一家巨头呢?从百度到微博,从朋友圈到今日头条,互联网公司用AI“贴心”地为我们“私人订制”我们喜欢的内容,但往往看什么、不看什么并由不得我们自己。
一直以来,我们都满怀希望地憧憬和感知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而美好的生活。当移动互联网在中国遍地开花后,这样的生活似乎越来越近:内容APP能够根据我们的搜索习惯为我们订制内容,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大V;共享单车APP可以帮你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外卖APP可以把一日三餐送到家,甚至帮我们买菜购物;网约车APP让传统模式的出租车大受冲击……
生活确实因为这些APP而更加轻松,但在这种“便利”中越来越失去安全感的我们,却逐渐轻松不起来了——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中,我们的个人信息不仅毫无隐私可言,而且成为了垄断企业“如何精准赚取你每一分钱”的工具。而作为个人,我们却失去了对自己信息的控制权。
就在去年,某网约车平台涉嫌“大数据杀熟”的新闻引发了全民的热议乃至恐慌。同样的距离同样的地点,不同的账号生成的账单费用是不一样的。
有网友猜测,该企业通过用户的大数据分析给不同用户“画像”,经常在固定两点间打车的,被判断为“刚需用户”,既然没得选收费就更高,反之,那些需要“笼络”的新客户就可以享受更低的优惠价。随后,外卖软件也被曝涉嫌同样的操作。
虽然,所有涉及的平台都在第一时间否认了传言,并声称他们的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都只用于“通过信息个性化,让用户能更快找到需要的产品,提供更多可具选择性的产品”。但这样的解释很难平息用户的不安,因为这只能说明,此类利用个人信息“割韭菜”的行为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同时有专家表示:“反垄断法中对价格歧视的认定门槛非常高,首先要求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其次要‘没有正当理由’。而互联网企业自主定价,完全可以辩称所谓‘杀熟’是正当的定价策略,所以依据目前法律,很难进行直接有效的规范”——技术没有障碍、法律无法规范、利润空间巨大,消费者恐怕很难单纯地相信私企仅靠道德自觉就可以“放着钱不赚”。
李彦宏曾经公开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更加开放,或者说没有那么敏感,如果要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的话,很多情况下中国用户是愿意这么做的。”
李彦宏在说这番话时是带着一点自豪的,他认为中国在互联网产业上发展得如此之快,中国用户对于个人信息的“大度”和“不敏感”起到了重要作用——言下之意“效率”和“隐私”顾此就会失彼。
作为用户的我们心里不免泛起一丝苦涩:不是我们不在乎,实在是我们没得选啊。
当你第一次打开所有的APP,面对《用户隐私协议》,我们一旦选择“不同意”就自动退出了。当我们注册每一个账号,面对绑定手机的要求,选择不绑定同样也是一个自动退出。“同意”还是“不同意”,其实只有“同意”,除非你和互联网彻底说再见。
互联网公司不仅不会节制使用我们的信息,相反他们渴望更多、更全的用户信息。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谁拥有了用户,谁就拥有了流量,谁控制了流量,谁就主宰了一切,而利用好信息就可能深度“套牢”用户。
在“流量为王”这一“真理”的指引下,已经拥有巨量资源的巨头们开始继续做大做强,整合布局、全面开花——几个“包罗万象”的“互联网帝国”已经悄然诞生。网民们自认为在畅所欲言,其实人人都在被“暗中观察”。
2018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阿里巴巴可能比你妈更了解你”。这话其实一点也没有错,因为你花出去的每一笔钱,花在什么地方,阿里巴巴都在忠实地记录着。从中反映出你的人生轨迹、生老病死、社会阶层、消费能力。
不仅如此,你听的每一首音乐、每个月看了几次电影、读的什么书、去哪里旅了游,“阿里帝国”的相关产品都可以无死角地把这些信息搜集到位,从而精准地分析出“你需要什么且有能力为此付出多少钱”。
也许我们应该稍稍更正前面的话:阿里巴巴可能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需要什么。它会“善意”地提醒你“该买这个了”,然后瞬间为你列好了清单。
曾经不止一次在网上看到有人惊呼“马云会读心术吗?”“马云窃听我的电话了吗?”原来他心里想到了什么,但是发誓绝没有在淘宝上搜索,甚至没有动用搜索引擎,仅仅是和朋友提了一下或是心中默默想,打开淘宝时却看到了推荐——兄弟,也许是你聊天用的输入法出卖了你。
失去“尊严”的还有互联网中的创新公司和中小企业。流量已经被“三大巨头”瓜分殆尽,无论你的产品多么受欢迎,多么有竞争力,你都不可能成为第二个马云、马化腾或者李彦宏,相反,他们三个会笑着问你:“你选择被死亡还是被吞并?”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共享单车的创业公司,即使你把租用的价格定到白菜价,也不得不向新用户收取押金。但是一旦阿里这样的巨头入局,可以瞬间将新用户与本人的支付宝账户关联,用支付宝信用代替押金,做到“0元骑车”。一边是繁琐的注册程序和100元左右的押金,一边是瞬间关联账号免押金,消费者会如何选择不言而喻。
如果你是个音乐或者视频网站,还在版权时代的转型中苦苦挣扎,费尽心思地说服消费者“你的30块钱会员包月物有所值”,这边阿里直接告诉用户:“注册我旗下的视频/音乐会员吧,你的淘宝积分可以抵扣会员费”——这些网站在新时代都得摆脱自由身投身新东家了。
过去当人们提及互联网产业的优越性时有一个概念叫“长尾效应”,是指过去在实体世界中,如果把一个行业的公司按照知名度进行排名,规模曲线下降往往很快,排到100名左右的公司可能已规模非常小且很难生存。但在互联网领域,曲线下降则十分缓慢。并非所有人都集中受雇于几个最有名的网站,而是可能分散在一些中等规模的公司。各式各样的公司各有其生存空间。
很明显,如今“长尾已死”,不光是这次风口浪尖上的百度,中国的互联网三巨头BAT都已经实质上实现了这种“流量垄断”。中国之外,我们熟知的谷歌、Facebook、亚马逊等这几年来也都在疯狂并购中实现了各自垄断。这些代表着互联网前进方向的弄潮儿们运用最先进的技术上演着最“小农经济”的故事——肥水不流外人田。
然而,互联网真的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吗?这种被资本控制了一举一动的“便利”就是互联网为我们勾画的“美好生活”?
有一个重量级人物站出来说了“不”,不仅如此他还呼吁要将互联网彻底颠覆和推翻。这个声称要推翻互联网的人正是互联网的发明者——万维网之父、2016年图灵奖获奖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博纳斯·李(Tim Berners-Lee)。
博纳斯·李在2019年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的演讲指出,互联网已经丧失最初的精神,长尾效应已经失效,现在许多大型社交网站决定了用户看到什么、甚至决定了他们怎么思考、怎么行动。
他还带来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宣示要用新推出的项目开源去中心化网络平台Solid颠覆自己曾一手开创出来的互联网世界。
Solid的核心概念是一个个人数据存储系统Solid POD,用户可以把个人信息储存在自己的Solid POD里,随时授权和取消给他人读取或写入数据。也就是说,所有的数据始终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用户不再需要以牺牲个人隐私、牺牲个人数据自主权的方式,来交换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免费服务。
更重要的是,Solid的协议是任何APP都应该和任何的途径相兼容。当开发者开发自己的APP时,编程所使用的是全球通用的Solid API,它是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只要API可以兼容,那么开发者一打造应用时候就会发现已经有成千上百个人在使用你的APP了。这就从技术角度打破了资本巨头的垄断,为所有的APP开发者,无论大小、不论实力,都提供了平等的用户资源使用权,而每一个用户个人始终都牢牢掌握着自己信息的授权。
毫无疑问,如果Solid可以成功,将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互联网革命”。它将颠覆众多巨头花费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权力秩序”,鼓励更多的新鲜力量注入互联网产业,从而实现博纳斯·李在发明互联网时的初衷:一个人人自由的开放社群。
的确,博纳斯·李就是一个这样的人,199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并成功实现htt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我们每天打开电脑浏览网页所输入的www,就是当年博纳斯·李所发明的World Wide Web。30年前,他放弃了专利带来的天文数字的财富,30年来,这位现年63岁的爵士未曾试图从他这一改变人类的革命性发明中获取任何商业利益。
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这个值得我们普通用户欢呼的革命性技术将靠什么付诸实现呢?显然,已经“权势滔天”的互联网资本巨头,不会同意自己苦心经营并且投资甚巨打下的江山被一项技术颠覆,而目前博纳斯·李所能提出的方案也仅仅是“请求数十亿计的互联网用户加入他的行列”。这样的“巨大请求”能否实现,多久能实现,靠什么实现,都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连博纳斯·李自己都坦言“你不能同时要求更多东西了”。
我们明白,没有一场革命可以通过“请求”来实现。而在这场可能会颠覆互联网的“革命”中,中国也许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天赋”。
这种天赋不是李彦宏所说的“愿意牺牲”,而是我们拥有具有协调管理、统一调度能力的政府来主导这场解放互联网生产力的改革。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讨厌政府“手伸得太长”,觉得政府干预会使自己不那么自由,而觉得资本提供产品是服务自己的。但往往当互联网企业开始利用垄断的便利为所欲为,而自己莫名其妙被“割韭菜”了,便都抱怨“政府怎么不管管”。
其实,在中国的互联网产业狂飙突进、取得一项项令世界羡慕的成就背后,政府的支撑和保障功不可没。这里体现的不仅是帮消费者维权,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用强势的影响力来破除企业间因为垄断利益而不愿意打破的壁垒,协调各方利益,用管理者的大局观指明一个前进的总方向。
比如我们引以为傲的“移动支付”:在中国,手机支付几乎已经代替了钱包的功能,随处可见、无所不能的二维码确实让很多外国人羡慕。然而移动支付在欧美发达国家进展缓慢并非因为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落后,而是众多独立的私有银行不愿意放弃各自的利益、共享用户资源、打破壁垒,导致作为新技术的支付软件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媒体反而在反复提醒消费者:“刷卡其实挺好”。
而中国的“银联”是政府统一管理的国有企业,在支付宝扩张之初,各大商业银行不愿意分享这块前景光明的“大蛋糕”,导致支付宝无法绑定银行卡、支付额度超过限额自动跳转银行APP等等障碍。
关键时刻央行出面协调了移动支付企业和银联之间的利益问题,将移动支付同意纳入国家金融体系的管理之下,同时为银行卡多平台的快捷支付提供了便利,这才有了微信支付宝二维码在短短一年间从城市到乡村的全面普及。
同时,随着移动支付实践的深入和问题的涌现,国家也把这些经营互联网金融的私有平台统一“收编”于“网联”的管理之下,改变了支付平台和各个银行的单独对接,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和金融风险。
在这次百度的事件中,百度副总裁沈抖提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APP使得整个用户体验是割裂的。百度推出百家号和百度小程序,就是希望互联网应该是互联互通、平等的局面。”的确,用户的割裂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平等与互联互通是我们对互联网的美好愿景,但是显然实现过程靠百度的一系列产品“内部消化”是不太可能的。
有了互联网金融的成功案例,中国政府需要有信心和决心在“大数据时代”突破流量壁垒和用户垄断的这场革命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效有为的政府是中国在全球互联网竞争中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最先克服资本垄断带来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站得高才能走得远。
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之父所呼吁的这场颠覆互联网的“革命”,说不定能在我们这个“后起之秀”的手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