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天带练10道典型真题,掌握刷题技巧,学会举一反三!
未加入的同学请在“拖鞋哥新传考研”公众号后台回复“真题特训营”,按要求操作即可加入~!
题目导读
区别于较为宽泛的理论分析阐释题,这道偏向实践的题给出了很多的限定条件,这就让作答存在偏题的可能性。在开始回答问题前,我们需要先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本身,试图推断这个学校以什么样的诉求,要来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又为什么以某种特殊的视角,或某个具体的事件为例来展开分析?放在本问题中,其问题序列如下:为什么要讨论国际传播?为什么要结合冬奥会?为什么要针对主流媒体?为什么要讨论中华文化?充分理解上述问题,我们就可以完全针对该问题回答并持续深入分析。
1、为什么要讨论国际传播与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正愈发成为一个显在的议题,从政策导向来说,内外双循环战略的展开,与中国逐渐强盛的国家实力,均要求中国更进一步地与其他国家展开链接,此时如何自我言说,与西方大国争夺定义权与解释权,便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从时间节点来说,我们即将迎来“一带一路”十周年的大事件,第三届高峰论坛也即将展开,可以想见在下半年将在期刊出现大量的国际传播,乃至聚焦于“一带一路”的文章,基本上各个高校均可能出现相关问题。
从研究问题来说,国际传播可被视为区别于国内传播的一种针对性场域传播,重点在于对象的差异,这使其可与健康传播、环境传播、广告传播等结合,让不同学校即便有不同的学术旨趣,也可以直接将其与国际环境结合出题。
2、为什么要选择冬奥会?
在众多的国际活动中,某些活动可能有较大的争议性,例如中国的对外投资基建项目,便可能成为外国操纵话语的把柄,部分国家便将其称为债务陷阱或是军事目的。即便是脱贫研究,也可能被质疑人权相关问题。而体育作为全人类共同具有的切身经验,更适合各国大众理解,更不用说西方国家本就重视运动项目。奥运会本身也有超越政治偏见,团结全人类的寓意,这都让冬奥会成为中国开展国际传播的一个契机。即便冬奥会已经过了一年多,在未来仍有可能再次被翻出来考察,或直接对比08年的北京冬奥会、23年的亚运会等。
有意向报考北京体育大学与上海体育大学等相关院校的考生尤需注意,在2021年的国社科项目中,有《新时代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家认同建构》,在2022年的国社科项目中,有《新时代媒体融合推进北京冬奥精神传播研究》等项目且未结项,这使体育传播与国家传播的考察将不断出现。
3、为什么要针对主流媒体?
在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中,主流媒体仍是抗衡形象他塑的重要力量,其不计成本的特性使其可以触达商业力量所无法覆盖的地区。例如,即便亚非拉国家因网络阻断,或成本过高,无法阅读我们常言的社交媒体自发传播内容,中国仍可以通过纸质实体印刷的形式,将中国故事对外传播。当然,主流媒体做得到不代表做的好,主流媒体存在的种种问题,让我们有使命与义务来推动主流媒体进一步适应当下变化,我们在回答怎么做之前,首先需要适当说明当下不足,以体现本次论述分析的必要性。
4、怎么讨论中华文化?
从题目的出题语序可以看出,出题人认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冬奥会只是一个手段,因此最终回答的每一个小结构,都要回到冬奥会这个手段,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同样,在回答怎么做之前,我们也需要说明,在此之前文化传播有什么问题?这种问题又是什么导致的?在种种解决手段中,冬奥究竟有什么样的独特性,来做好这件事?
理解四个关键词后,我们在接下来的作答中,便需要牢记我们的主线任务,始终紧扣四个线索。此时判断是否偏题有个快速检验方法,如果把你的回答某个关键词直接替换,这句话是否通顺?例如,这一项特性是仅仅冬奥会才有的,还是其他国际传播活动都有的?
以本文为例,“从冬奥会上“冰墩墩”这一“迷因”产品的火热传播,到开幕式上雪花的特效设计等,通过语言、叙事、符号的创新助推中华文化传播。”这句论述,便主要围绕冰墩墩这一特殊产物展开。而“正如北京冬奥会期间,央广网、北京体育广播等媒体通过“解锁”外国人眼中的冬奥会,邀请其发表看法,以达成沟通互动。”这句话,就偏向正确的套话。我们将其替换成外国人眼中的绿色中国,外国人眼中的直播电商都成立。过多此类套话将削弱论述的深度,乃至给阅卷者以模板化公式化的感受。建议将其替换成,“正如北京冬奥会期间,央广网、北京体育广播等媒体通过邀请外国人体验投壶、空竹等中国特色体育项目,让外国人在切身感受中国体育魅力之后,以西方人自己讲述其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向世界传达中国特色文化。”
在接下来的正文阅读中,我们可以不断警醒地思考,哪些话换个主语也成立?祝愿考生在未来的阅读与写作中提高鉴别能力与深度思考能力,少说废话套话,多说有价值有针对性的话。
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是指以大众传播为支柱,所进行的中华文化的跨国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主流媒体作为主流声音的传播者、主流舆论的引领者,应当肩负起传播主流价值观、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在当前的国际传播场域中,我国在外宣格局、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起色,但面对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西强东弱”格局、他塑局面,主流媒体传播中华文化仍需要从顶层设计、理念原则到具体的叙事体系等层面寻求更优化的落地。
答案解析
标准且大体完整的论述导入,基本回应了标题所提到的每一个关键词,但仍可以补全。从问题序列来说,直接给出文化传播的定义后,借用习近平的话语,论述了为什么要做国际传播,为什么要针对主流媒体,有什么问题与怎么办。那么根据快速检验方法,此时假如题干去掉结合冬奥会传播案例,可以发现,这段话还是成立的。这就说明这段话虽是正确的,但就可能被视为是一种套题回答。因此我们可以补充问题序列二,为什么是冬奥会,在末尾补上:“但面对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西强东弱”格局、文化语境差异,与主流媒体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困境,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仍需要从符号元素、叙事模式、传播结构等路径进行优化。而结束不久的冬奥会国际传播,因其切身体验与政治无涉的特性,便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超越民族国家偏见,讲述中国文化故事的重要契机。”
一、有所提升但忧患仍存:当前中华文化传播的现状
在多年深耕之后,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已有了明显提升,为主流媒体传播中华文化提供了一定助力,但就整体国际传播环境以及内部残存的对外传播理念来说,传播中华文化仍存阻力困扰。
(一)立体式文化宣传模式基本建立,但“西强东弱”格局未改变
为破除西方国家的“媒介帝国主义”,我国长期以来致力于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已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从李子柒对中国传统田园文化的平民化传播,到近年来“汉服”文化在海外社交平台的社群化扩散,多元、立体的传播模式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但就整体的国际舆论场而言,由于意识形态、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当前仍是“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传播话语权以及文化形象的塑造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
答案解析
本段以现实环境切入,讨论当今中国面临的整体传播格局困境,即西方于现实层面掌握了传播信息的控制权,从内容与话语权的双重层面阻断了中国自我言说。
(二)纯宣传的宏大叙事改善,但现代传播理念不足
在过去,我国的文化输出所采用的传播形式是宣传模式下的“自说自话”,是宏大叙事下的宏观构建。但在类似于“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传播遇冷后,此类以宣传为主基调的宏大叙事有所改善,个体化、垂直化的叙事模式逐步型构。然而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对外传播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主体参与模式,非政府力量参与有一定的限制性,而文化的有效传播通常更依赖于平民化、个体互动式的交融与渗入。多元化、崇尚社会活力的现代化传播理念不足,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机制不够灵活,适应性不足等问题也随之凸显。
答案解析
本段讨论中国的国际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过往的宣传思想,力图展开更加亲民的对话模式,而问题在于,本题的主体是主流媒体,因此谈论“我国的对外传播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主体参与模式,非政府力量参与有一定的限制性”是一个无效回答。此时重点不在于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传播结合,即不是主体的切换,而在于主流媒体应当切换至大众视角,以国外大众国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开传播,但当今主流媒体的核心路径更多是宏大叙事,而缺少具体、微观、温暖的个体故事与真实案例,也就无法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下展开故事,无法完成以点带面,反而形成了中国强大到中国威胁的错误循环。
(三)中国话语体系传播力增强,但跨文化传播差异性待提高
对外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的思想观念、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通过对外传播机构的打造、对中国话语表达方式的发展等,中国话语体系进行了体系化、系统化和持续性的发展创新。但在中国话语体系的对外传播实践中,由于对异质文化缺乏更为精细化的分析研判,文化折扣的现象屡见不鲜,亟需提高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差异化传播能力。CGTN在YouTube平台上拥有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频道,但多为相同内容的不同语言翻译,缺乏文化针对性,也缺乏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的有效衔接。
答案解析
本段提出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语境差异,针对不同国家的传播内容应当有所变化,使其更有针对性与可读性,但今日的内容却很难达成。这段对于主流媒体的既往努力与文化困境结合就更加紧密且扣题。
(四)多样化的融媒体渠道发展,但面临“数字铁幕”挑战
在数字时代,我国的对外传播充分利用融媒体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新闻信息采集和传播网络系统。北京冬奥会相关报道在新媒体多平台总触达人次超百亿,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共吸引了超过20亿人关注,成为冬奥文化对外传播和展演的主要阵地。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冷战思维驱使下,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阻碍他国技术服务的海外市场开发,限制其他国家的数字技术产业的发展等,建立起“数字铁幕”,扼制中国融媒体平台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截断中华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
答案解析
本段侧重从现实层面讨论中国国际传播在硬件与渠道上的进展,但仍面临国际政治驱动下的端口阻断。如X、youtube等平台对中国账号的审查、限流与封禁,或是国际通讯社对中国媒体的选择性忽视,也包括对于tiktok、华为等中国网络服务的抵制。借助经济与科技优势占据话语权主导的西方国家,仍不断向世界灌输西方普世价值观,此时仅符合西方秩序与规则的国家才可发表观点,中国话语与中国道路的表达始终被压制。
二、从顶层到具象落地:中华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
结合当前对外传播现状,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应当建立在当前已取得进展的基础之上,充分考量内外困境和问题,从顶层设计、文化自信到具体的符号体系、渠道建设等多方面发力。
(一)加强顶层设计,坚定文化自信夯实传播根基
传播好中华文化,应从顶层设计入手,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将传播中华文化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文化自信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思想根基,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就内部而言,应当坚定文化自信,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故事,铿锵有力地传播中国声音。在冬奥会中,无论是“中国红”的视觉传达,还是新华网结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对冬奥会主要场馆的全景展现,均是建立在对我国优秀文化的充分自信基础上。
答案解析
本段主要讨论主流媒体如何借助中国文化元素,挖掘中国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但整体来说,“坚定文化自信,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任何语境都通用的套路回答,不建议使用。直接引入冬奥会相关内容即可,“如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深度结合冬奥会场馆设计,服装设计、视觉元素、色彩构成等,提取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而引导海外读者从冬奥会的每一个细节设计,感受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
(二)变跨为转文化传播,跳出媒介帝国主义语境
面对全球文化的复杂性,跨文化传播中的“跨”已不足以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传播和被理解的现实问题。基于此,韦尔施提出“转文化”理念,即将文化看作复杂多层次的现象,文化之间没有严格区隔,寻求脱离媒介霸权下的文化交流和传播。转文化传播旨在寻求文化的双向与多向互动交融。正如北京冬奥会期间,央广网、北京体育广播等媒体通过“解锁”外国人眼中的冬奥会,邀请其发表看法,以达成沟通互动。
答案解析
本段讨论主流媒体应当采用何种视角与思路开展传播,结合转文化传播的概念,提出主流媒体应当更具有平民视角与西方大众思维,借他口讲我心。问题也在于前文所说,与冬奥会的结合不够紧密。
(三)高语境文化的低表达,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
不同国家之间的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将影响文化传播的效果。中华文化作为高语境文化,其在西方等海外国家传播时会因其语境文化差异导致文化折扣、误读等问题。因此,通过“迷因”产品的构建、创新叙事表达、打造视觉符号等形式,增强话语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达成中华文化的低语境表达转换,进而构建起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从冬奥会上“冰墩墩”这一“迷因”产品的火热传播,到开幕式上雪花的特效设计等,通过语言、叙事、符号的创新助推中华文化传播。
答案解析
本段结合高低语境文化,讨论中国主流媒体可以借用具体的事物,来讲复杂的中国文化转化为更加通俗易懂,便于国际理解的文化。通过迷因与视觉符号的建构是有效的方法,但例子论述仍有缺陷,冰墩墩的形象塑造是一个好例子,但开幕式上雪花的特效设计跟主流媒体并没有关系,应当更进一步地说明冰墩墩在主流媒体的塑造下,传达了中国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如主流媒体以冰墩墩这一中国冬奥吉祥物作为故事载体,传达着中国运动员纯洁、坚韧的意志,亦展示出中国文化中敦厚、健康的追求,将西方大众对熊猫与运动的喜爱转移至冬奥之中,有效提高了大众对中国冬奥的认知。”
(四)寻找“在地”载体,转换渠道占据话语高地
随着国际传播渠道转向跨国数字平台,我国的文化传播应当充分利用并发挥传播矩阵效能,并且应当根据不同国别区域进行具体化、对象化的渠道传播模式。针对西方较为强势的传播国家,采用“借船出海”的方式与当地媒体、文化机构、平台展开深度合作,例如CGTN在冬奥会报道期间,其专业体育内容报道、大国外交等内容在YouTube平台获得极高流量,借助海外社交平台助力传播。针对欠发达地区受限于互联网渠道的使用,可选取当地传统报纸、电视、广播等。
答案解析
本段讨论中国的海外传播应当与其他国家的主流媒体与平台合作,以更好地进行受众传达,其实质在于建构国际媒体报道联盟。因此例子即包括文中已提到的与YouTube的结合,也应当包括“中国媒体积极邀请海外媒体深度参与体验冬奥文化,通过分享素材、探访运动员、游览运动场等形式,使海外媒体记者与中国主流媒体一同传达中国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仅是我国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的要求,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体现。主流媒体从战略理念到具象实践,需在现有机遇挑战并存的场域土壤中,坚守创新、久久为功。
答案解析
本部分收束总结全文,重申国际传播的必要性,但也缺少了对于关键词冬奥的提及。当然,在结尾在回顾后展开拔高,从将冬奥这一具体例子作为手段,扩展至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具体手段讲述。“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基因和集体意识,其所具有强烈责任担当,在今日的国际环境中已然凝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时主流媒体应当更多以人类命运为主视角,将冬奥故事、抗疫故事、环保故事、脱贫故事等等事迹推向世界,将中国文化、中国行动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以‘文明和谐论’回应‘文明冲突论’。当国际传播愈发困于民族与政治遮蔽下的立场之争,借由超越国族立场,指向全人类福祉的活动,正是避免冷战思维与敌对洗脑,成为中国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契机。”
01考生点评
就题目本身的主题来说,其实是一道非常典型且常规的国际传播类题目,但需要注意的是,该题在前提和设问表述上,与重点事件和重要报告、政策做了充分结合。首先是与冬奥会的结合,这部分需要考生们充分积累冬奥会案例,并在具体分点部分一定要有丰富的列举。其次是“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表述,取自党的二十大报告,因此在具体论述时,考生们在主要论点和具体分析中,都要有“文化”的相关直接体现,例如“文化自信”“话语体系建设”等,不然就会成为套题。此外也提醒考生们一定要关注重要会议、报告中的相关表述,中传非常看重与国家战略、政策的结合,考查的是考生的大局和时政意识。
02主编点评
“国际传播”作为新传考研的经典出题方向,需要作为重点专题来准备,如国际传播的特点、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提升传播力的策略等。该考生所作答的点已较为丰富,值得学习与借鉴,在思考提升路径时还可借助5W框架,从传者、媒介、内容、受众、效果等层面思考。同时,要想不落于俗套,还需在具体论述中紧扣题目,与“文化”充分结合,考生在作答时提到的高/低语境文化、转文化等概念都可以加以学习与积累。
03思路点拨
在限定众多的关键词后,也就变相要求回答的过程中,要较少使用放之四海皆准,而更多使用贴合每一个关键词的分析,对事件和理论有更加深度的理解和阐释。冬奥作为当年的重要国际事件,所有考生均有所耳闻并且至少能回答出一些内容,且可能出现大量的模板答案。此时对阅卷老师而言,就更期待看到一些更有理论深度的,更加贴合命题的回答。在最终的考试回答前,我们基本可以具备对大多关键词的认知,而需要将各类关键词相互组合以碰撞出最具有针对性的回答。
从文章整体结构来说,应当在文章的手段引入现实背景,展开关键概念的界定,讲述本研究的必要性,并大体讲述接下来的两到三个大标题的核心思想,可以选择先列出框架,也可以先写后面的再回来补充。
对某个主体怎么办这类的问题,应当先使用一小半篇幅,论述当前做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让后续的对策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有理有据。事实上国际传播遇到的大体问题,与常见的解决方法,在本文基本都回答到了,所以可以借鉴相关框架。
在此类偏实践的题目中,建议在每一段均使用至少一个例子,让文章更加丰满,如本题限定了冬奥为例,那便需要挖掘冬奥的独特性与代表性,如并无要求,就选取最能支持论述的例子。
04他山之石
跨文化传播研究致力于比较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模式,考察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如何在互动中展现其文化和传播模式,并研究特定语境下这些文化和传播特色如何影响人们的互动。研究视角从宏大的国家/民族文化层面到中微观的族群和个体层面,研究方法也从基于简单跨文化比较的归纳描述,发展为证据基础相对更为扎实的经验研究。
陈辉,陈力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前沿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7,39(07):58-89.
赵永华,刘娟.文化认同视角下“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路径选择[J].国际新闻界,2018,40(12):67-82.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01):103-113.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的文化权力中心和基于地理—语言的文化圈群,,在西方中心国家主导的信息流动模式之外,出现了一些基于共同语言和历史文化的区域,区域内部媒介信息传播频繁,地理文化区域代表了新的媒介信息流动机制,冲击了西方主导媒介话语的霸权地位。
龚为纲,朱萌,张赛等.媒介霸权、文化圈群与东方主义话语的全球传播——以舆情大数据GDELT中的涉华舆情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9,34(05):138-164+245.
爱德华·霍尔(E.T.Hall)任职美国政府培训学院,担负海外派驻人员的跨文化技能培训工作期间,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 context culture)和“低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的概念,高语境文化是与东方同质社会相维系的一种特有的传播模式;低语境文化则是与西方异质社会相维系的一种传播模式。其一般特征反映在传播方式上如何使用信息符号编码的差异,但更深层次则反映了东西方思维方式、行为特征,特别是文化价值维度的不同。日本、中国、朝鲜等属于前者;美国、英国、法国等属于后者。
林晓光.中国由高语境文化向低语境文化移动的假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16(02):24-31+106-107.
国际传播秩序是体现国际政治、经济势力在全球信息传播领域延伸的传播资源格局和信息传播状态。随着“后冷战时代”的结束,政治上一超多强的局势导致传播领域也出现多种声音,国际传播秩序呈现出多层次、多极化的格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抗争,而在诸多矛盾之中,居于优势地位的以美国为首的整个北方世界,与处于不对称弱势地位的南方世界的传播资源不平衡格局和信息侵占与反侵占状态是当前国际传播秩序的最基本矛盾。
赵云泽.论网络传播对国际传播秩序均衡化影响[J].国际新闻界,2003(03):41-44.
仇喜雪.浅析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问题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1):161-162.
徐佳.下一代互联网:中国参与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新起点[J].新闻记者,2012(05):74-79.
举一反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2023湖北大学学硕703)
主流媒体如何利用社交平台进行国际传播(2023华中师范大学专硕440)
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2023中南民族大学专硕440)
中国国际传播的挑战与策略(2023江苏师范大学专硕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