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夜幕降临,江汉路步行街,50多根“智慧灯杆”正在通过5G通信技术和客流摄像机,实时监测路面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情况,24小时不间断地默默“守护”着步行街的安全和秩序。
江汉路步行街“智慧灯杆”装配客流摄像机。记者许魏巍 摄
今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5G+智慧商街创新应用”入选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名单。
2022年,江汉区实施数字化转型,“智慧商街”是其中一项应用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在云启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体验者在虚拟空间进行物理实验。记者陈卓 摄
在江汉区,数字经济正是这样一个新增长引擎。该区以“数智江汉”建设为主线,“重仓”培育数字经济新兴核心产业。
2023年,江汉区将制定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计划,出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政策,扩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争取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以上。
一幅城区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江汉这片创新热土上徐徐展开。
1平方公里汇聚9大数字创新平台
国泰汉口科创中心是区域传统经济向新经济产业转型的示范园区
年关将至,干劲不减。
在江汉经济开发区,国泰汉口科创中心里一片火热,来自全国的16家科技创新企业正备战兔年。一批区域型总部企业,北京爱宾果科技华中区域总部、北京远舢智能华中区域总部、北京航天飞鹰机器人华中5G机器人实验中心等,夜夜灯火通明,抓紧时间研发新品,抢占终端市场。
类似的景象,在江汉经济开发区随处可见。
这个仅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汇集了国泰汉口科创中心、红T时尚创意街区、圈外数字创意产业园等9个数字经济创新平台。
中贝通信信息产业化基地、微立方近零碳创新产业园、武汉区块链融合创新产业园等一批新项目即将建成投用,中电科长江数据物联网产业园等项目即将上马,创新平台日趋成熟、完善。
如今,江汉区已拥有全国首批、湖北首个5G应用试点示范区,落户全国首个市中心自动驾驶测试区。
2022年,江汉区数字经济布局再次加快。
江汉区与长江产投达成“双百亿”战略合作,设立3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核心产业发展。
联通(湖北)产业互联网公司、万御安防等总部企业落子布局。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核心承载区启动建设。
27日,江汉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江汉区创新平台扩量提质,新增国家级众创孵化载体4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5家,创新要素正在江汉区加速汇聚。
“阶梯式”数字企业集群助力产业升级
华中区块链融合创新中心推出的华中首个知识产权保护区块链应用“慧证通”。记者许魏巍 摄
青年路ICC武汉环贸中心,今年9月份刚刚入驻的武汉盒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盒雁”)一派繁忙景象。
该公司由盒马(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盒马”)全资控股,规划为盒马的新零售科技研发全国总部,预计未来将继续投入5亿至10亿元,用于盒雁的整体建设和人才储备。
盒雁的落地,让盒马多个业态的发展、供应链的完善有了技术“后台”。未来,盒雁研发团队将会翻倍式地“扩军”,并优先吸纳武汉当地人才,用科技支持新零售。
如今的江汉区,数字经济助力的不仅仅是零售业。
在华中区块链融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华中链创中心”),工程师们不舍昼夜,在“区块链+”的创新道路上进行着探索。
作为华中规模最大的区块链领域综合创新平台,华中链创中心目前已推动十余个应用成功落地,涉及智慧水务、智慧体育、政务服务、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数字领军企业开始赋能实体经济,更多数字“潜力股”正在奔赴而来。
据统计,2022年,江汉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1家,入选瞪羚企业4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其中,大部分为数字经济企业,产业集群已呈“阶梯式”增长。
全区成为数字经济“试验场”
武汉首辆应用于城市巡查的5G巡逻车
路面出现一个纸箱,多久能被城管队员清理?在江汉区唐家墩街道,这个时间是10分钟内。
去年,江汉区在唐家墩街道开展首批“物业城市”试点,借助“智慧大脑”和智慧探头、5G巡逻车等物联网感知设备,探索“全域智能运营”城市治理模式。
本月,在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发布的“ICT中国(2022)典型案例”中,江汉区“全域智能运营”城市治理模式等2项案例荣获“最佳创新先锋案例”和“优秀创新应用案例”,为国内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优质样本。
不仅是城市治理,眼下,江汉区深挖数字经济潜力,开拓了一系列应用场景,让整个城区成为热腾腾的数字经济“试验场”。
在江汉区一所中学,学生戴上VR眼镜,一秒便能置身虚拟实验室,烧杯、酒精灯、试管等器材“触手可得”,可“零风险”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实验。
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人工智能可自动进行肺结节筛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云胶片服务的推出,让市民只需点开手机、扫二维码,便可随时随地调阅全部检查记录及影像电子胶片,快捷又方便。
在江汉区机器荡子湖,无人清洁船“扫除”漂浮垃圾,无人探测船“观察”生物种群,无人机来回穿梭喷洒生物菌剂,大气层外还有卫星遥感检测蓝藻浓度。多项“黑科技”的引入,正在让湖泊养护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数智化”。
下一步,江汉区还将不断推出新的数字应用场景,持续释放数字红利,让老百姓体验、享受更多便利、高效的“数字服务”。
(长江日报记者杨菁 乔驰 通讯员朱素芳 邓文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