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在完成大学本科教育后,选择走进技工学校或职业学校,学习一门技能,反向“镀金”。他们作出此决定是脑门一热吗?为什么会出现本科生反向读职校的现象呢?
记者、编辑|崔竞旖
本科生进技校是脑门一热?
农视网记者了解到,山东省青岛市技师学院自2009年在全国率先创办“大学生技师班”。目前, “大学生技师班”已开办15届,其中不乏毕业于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985”“211”高校的本科生,还有部分学生毕业于韩国京畿大学等国外院校。本科生们毕业后为何来到了技校?农视网记者采访了正在 大学生技师班学习的学生和往届学生。
薪资达不到预期,学门技术再就业
今年24岁的陈愉聪,目前正在青岛市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习。2023年,陈愉聪从聊城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也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的工作是负责工艺调试。至于为何离职来到技校学习,陈愉聪对农视网记者说:“由于原单位工作枯燥,薪资待遇达不到预期,所以想着学一门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再出来就业,后来经过熟人介绍,就来到了青岛市技师学院来学习。”
陈愉聪(右一)
图源:受访者供图
陈愉聪坦言,刚开始,父母是不理解的,毕竟工作稳定。其实,父母并不是反对他继续深造,只是不理解一个本科生要去上技校。陈愉聪和父母讨论了很长时间,花了很大的力气才说服了他们。
陈愉聪透露,现在对自己正在学习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很感兴趣,也了解了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学习也很有动力。结束两年的学习后,他想找一个需要机电一体化技术员的单位,从一线慢慢干起,靠自己的能力晋升,希望在几年以后在这一行业能担当大任。
“如果没有铁饭碗,就要有一技之长”
1987年出生的袁靖从小在农村长大。环境的影响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格,也为他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9年,袁靖从山东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拿着名牌大学的本科学历,袁靖先是在老家山东济宁一家电动车公司找了一份工作。干了半年后,他觉得没有发展前景,便南下闯荡,应聘到一家塑胶电子制品厂办公室岗位,但很快又离职了。就这样,袁靖在大学毕业后,在外漂泊多年,却没有一个稳定工作,上海、福州、贵阳、深圳、温州......许多大城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2010和2011年,袁靖也尝试过参加公务员考试,但两次考公都止步于面试。他也在迷茫中开始反思,他体会到,“如果没有抱着铁饭碗的话,要有个一技之长才好安身立命”。于是,他2014年带着重新启航决心来到了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成为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学生。
袁靖
图源:受访者供图
通过两年大学生技师班的学习,袁靖掌握了低压接配线、PLC编程、气动和液压等技术技能。2016年,袁靖从技校毕业后,顺利进入苏州镒升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技术岗,从机器人销售、编程和调试工作做起。既有高学历又掌握高技能的他,一年后荣升技术主管,带领一支20人的技术团队,在这家公司一直干了8年。直到2022年,袁靖跳槽到了苏州康纳雷克精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担任高级技术销售经理。目前,袁靖的年薪达到了20万元。
变换赛道,重新出发
本科学习音乐表演专业的于青辰,2018年从广西百色学院毕业后,来到一家培训班做音乐老师。之后,由于疫情的原因,无法继续当时工作,只能在家待业大半年。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于青辰决定转换赛道,学习技能,重新出发。
于青辰的父母也是从事技术工种的高技能人才,听到孩子这样的想法也都纷纷表示支持。就这样,2020年,于青辰报名了青岛市技师学院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于青辰对农视网记者说:“因为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学习很有目标。”于青辰认为,读完本科再去花时间读技校,其实和花时间去学习、去考研一样,都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发展,“我觉得我现在做的事情,对我来说也很有意义。”目前,于青辰在青岛软控做定期调试工程师,薪资每月在5000元以上。
于青辰
图源:受访者供图
谈到未来,于青辰信心满满:“今年是第三年,我觉得还是会有上升空间,短时间内也不会去跳槽,对现在的工作也非常满意。”
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首席技师、青岛市技师学院教师徐丕兵说:“高学历人才跟高技能人才并不冲突,高学历人才回到技校、职校继续学习高技能,相当于锦上添花。而高技能人才也可以通过提升学历为自己加分。技能培训其实也满足了年轻人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他表示,技能培训为更多人提供另一种可能性,也为很多人转换赛道提供一个学习的途径。
徐丕兵(中间)
图源:受访者供图
徐 丕兵告诉记者,今年他一共带了23名大学生技师班的学生,18名男生、5名女生。他们中有首都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生、 聊城大学化学专业的本科生,也有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专科生...... 徐丕兵对这些学生的印象就是目标明确、规划清晰、刻苦努力、学习能力强。 徐丕兵说: “ 选择读大学生技师班的学生,对自身认知都比较明确, 好多学生毕业后工作不满意,想重新换个赛道,学习一门技术技能武装自己,将来找个对口的好工作。 ”
为何会出现本科生走进技校
反向“镀金”这种现象?
是本科的教育“含金量”不高了吗?
农视网记者注意到,近些年,大学毕业生到技校、职校反向“镀金”现象逐年增多。 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从最开始的鲜为人知,到现在逐渐被大众认可。 该学院统计,大学生技师班累计招收了300余名学生,其中约三分之一有本科学历。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统计,近两年,该学院招收考取技术技能证书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累计超过150人。
随着本科生反向“镀金”走进技校学技能的新闻被报道、被关注,一些网友疑惑:“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去读技校、职校这样的现象?是本科的含金量不高了吗?”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汪卫平认为,本科生走进技校、职校学技能,这个现象本身其实并不是多么新鲜的事情,早在几年前就有类似的报道出现,但是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受到关注。就这个现象而言,其实也体现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一种“具身式”认可,也就是真正靠行动去践行,而不是喊口号。
图源:青岛技师学院供图
汪卫平指出,这其中反映的是学校和劳动力市场的共同作用。一方面可能是部分二本或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设置有些远离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疫情之后劳动力市场对于真正的技能人才的重视。前期的流量经济和网红经济的浪潮褪去,真正的技术和技能才是立身社会的根本。这对于当前国家提倡的技能社会建构,还是非常有益的。
汪卫平表示,“‘含金量’这个东西也有个体的因素,我们的一线观察的确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其实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不够,课堂投入不足,有些学生对于稍微有挑战度的学习就畏首畏尾。”汪卫平认为,真正在大学里学到了知识、并把握住每一次学习和发展机会的同学,他们的“含金量”受影响还是较小的,就算是受到影响,在长远来看,他们依然有很强的反弹能力。
图源:包图网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吴德银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是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在变化,过去那种只看学历的现象正在逐渐转变;二是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员工不能是眼高手低、只会坐而论道的人,而是需要有一技之长;三是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偏见正在逐渐拨正,职业教育的价值正在日益显现;四是青年学生自身的观念在转变,对“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自己想要什么”的认知也在逐渐理性,希望有一门技术来为自己加持,从而为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增加砝码。当然,本科生回职校或技师学院反向“镀金”,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对现实的无奈,社会形势或者就业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抛开面子、放下架子,利用职校或技师学院的平台去学习一项技能。
在吴德银看来,本科生读技校、职校,并不意味着四年本科白读了。所谓技多不压身,对于本科生来说,本科四年学到的知识实打实是自己的,毕业后再去技校、职校学习一项技能,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经历的加分项,它会让自身的价值感、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跟本科生要技术,跟专科生要学历,跟应届生要经验”
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据汪卫平观察,现在的企业更需要入职就能上手的毕业生,尽可能减少企业对其进行培训的成本,不那么好高骛远和不稳定,并且懂得企业的基本运行规则。
图源:包图网
吴德银表示,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人才的评判标准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用人单位,追求的是人才价值最大化,肯定希望招聘的是复合型的人才,换言之,就是既要有理论知识,也要有技能特长,最好还要有相应的社会经验。这也给本专科生自身和本专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严峻的就业形势,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本专科学生的自我发展内驱力,催生本科生到技校、职校学技能,专科生通过专升本渠道提升学历等现象,因为只有不断夯实自己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这种现象也会倒逼本专科院校适时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毕竟在时代的洪流里,适者才能生存,不适者就会被淘汰。
责编丨常瑞民
主编丨蒋 琳
监审丨钟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