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设备  参数  公司  未来  服务  行业  企业  教师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现存矛盾与破解之法

   日期:2024-12-18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news/14031.html
核心提示:施永川 于心月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做好“稳就业”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是促进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优化

施永川 于心月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现存矛盾与破解之法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做好“稳就业”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是促进经济持续稳步增长、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优化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措施。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空前激烈、就业形势异常严峻,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历史新高的1158万,毕业生就业创业难引起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关注。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存在以下五大矛盾:一是就业创业实践性强与高校课程偏理论化之间的矛盾。部分学生仍存在“就业无意识、创业无想法、生涯无谋划、学习无规划”等现象,究其原因,高校在就业创业教育教学中,教授的内容多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实操性不强,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实践过程中面临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

二是企业用人制度与大学生“理想工作”追求的矛盾。前程无忧就业网站发布《2023职场人理想工作与求职调查》,近半数年轻人优先选择“钱少、事少、不累”的工作,但64%的企业无法提供此类工作。

三是高校滞后专业调整与快速变化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致使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劳动力市场总体供求关系趋于紧张,就业市场中的“就业难”与“招人难”现象同时存在,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有大量的企业岗位招不到毕业生。

四是大学生创业“竞赛热”和成果“落地冷”的矛盾。很多创业项目往往止步于赛事获奖,大学生创业竞赛的热闹和成果转化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五是大学生创业意愿增长与初入社会创业资源匮乏的矛盾。随着近年来对大学生创业激励政策的出台,大学生创业意愿较以往有所增长,然而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刚步入社会在资金和技术、人脉等创业必备的资源方面都有所欠缺,多种因素导致一些学生不愿意也不敢于去承担风险,最终放弃创业行为。

就业关乎千家万户民生福祉,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应从思想观念、政策扶持、资源整合等方面下功夫,凝聚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合力,千方百计助力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稳定性,稳固民生之本。

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宏观调控,如制定促进毕业生就业行动的经济政策、完善就业相关法律制度、不断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等,并对就业歧视现象进行有效监督,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依法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售卖简历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治理付费实习、滥用试用期、拖欠试用期工资等违规行为。“创业带动就业”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顽疾的重要途径。政府、高校、社会应三方合力,加大对毕业生创业财政、金融手段的支持力度,减少创业过程中的制度壁垒,完善对创业失败的社会化支持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数字经济现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渠道的主要引擎之一,2022年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共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这些职业与最前沿的技术和市场需求紧密相关,给了毕业生更多的就业选择和“轻创业”的机会。政府在政策上要打出组合拳,大力发展新就业形态,综合施策,多策并举,全力推动“互联网+”数字就业,促进就业工作升级。就业创业工作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可以大大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效率和效度,高校需积极采取智能化手段助力职业生涯教育、就业供需对接、就业手续办理等工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便利。

政府、群团组织、高校要加强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持续贯彻落实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和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等行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立足服务民生领域就业创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多方主体要以更加积极主动作为的姿态做好战略谋划、战术实施,发挥主动意识和协同精神,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自身应做好内功修炼,主动通过各个渠道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从理想出发、在现实落脚,积极服务基层,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实现人生价值。

高校需围绕用人单位需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同时跟踪市场反馈,及时进行专业内容调整,一些高校及专业需要突出“市场接轨、专业对口”,使“人才产品”与用人单位“适销对路”,适应新技术革命对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应开展精准化职业生涯教育和高质量就业创业教育,承担教育主体职责,开展跨学科融合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积极跟进大学生创业竞赛项目,为大学生创业项目转化落地提供优质服务,利用孵化器、产业园等平台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换,向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政策发布、补贴申报、资金支持、再培训再教育等服务。

(作者施永川系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教授;于心月系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创业教育硕士研究生)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14031.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