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钢铁团记忆》连载之风采篇</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作者:周维华 主编:郑怀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出品:管仲建 编辑:韩水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周维华,2009年1月~2017年4月任183团政治委员。1972年7月生于江苏武进。1990年3月入伍,历任战士、排长、副连长、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武装部政委。1999年、2000年分别被兰州军区评为“优秀基层带兵干部”“优秀政工干部”,2009~2016年8次被集团军评为“优秀指挥员”、“优等指挥军官”,2011年、2012年被集团军评为团“一对好主官”,2001年所带连队先后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兰州军区授予“科技练兵模范连”荣誉称号,荣立三等功5次。</b></p> <p class="ql-block"> 在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里,曾经诞生过这样一支英雄部队。她身上流淌着鲜红血脉,创造过许多辉煌战绩、涌现过众多功臣模范、成长过近百位共和国将军,她就是1934年10月组建于大别山,在解放战争中被山东野战军2纵队司令员罗炳辉授予“钢铁团”荣誉称号的步兵第183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3团从组建到裁撤,那面在战火硝烟中百炼成钢的军旗,在我军历史上飘扬了整整83年。无论是战争年代辗转祖国大江南北,还是和平时期几经移防部队驻地,她的“红色魂脉”始终没变,“钢铁精神”始终没变,“强军责任”始终没变。作为军人,能到这样的钢铁团队淬火历练,应该感到荣耀;作为干部,能在这样的英雄部队担任主官,更是值得庆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1990年3月从苏南小镇参军入伍到西北军营,在步兵第61师装甲团土生土长、由战士提干逐步走上团职领导岗位的。2009年初,在组织的培养、信任和厚爱之下,我十分幸运由师装甲团副政委调任183团政委。接到兰州军区任职命令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既充满了喜悦和感激,又存在着担忧和恐慌。喜的是,作为一名没有任何“背景”、没找任何“关系”的普通农家子弟,能够在诸多人选中得到组织认可,被任命为183团第28任政委,实属不易,真是发自内心的感恩组织、感激领导、感谢战友;忧的是,我自入伍以来一直在基层摸爬滚打,缺乏机关工作经验,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担心自己挑不起这份重担,怕干不好愧对组织和领导。好在各级首长的信任鼓励和战友的支持帮助,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决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1月19日早上,师首长亲自带着我从宁夏青铜峡出发,赴驻扎在银川西夏区的183团报到,并为我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任职命令。从此,我离开了整整工作生活了18年的“黄河铁骑”装甲团,开启了新的军旅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183团政委岗位上整整工作了8年3个月又1周时间,是183团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任政委,也是183团历史上最后一任政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了三团门,就是三团人。”到任后,首要的是抓紧熟悉情况、融入团队、展开工作。上任不到一周,我便打起背包、蹲营住连,用了三个月时间,逐干部谈心交心,逐连队察看建设、逐营队组织座谈,既了解官兵的训练生活情况,也查看营连的基础工作落实;既认真听取大家对团队建设的看法意见,也注重凝聚官兵爱团建团的思想共识。在全面摸清部队建设底数的基础上,我们便召开团党委会和干部会,组织大家认真分析部队建设形势,找准自我定位和短板弱项,研究制订下步发展规划。结合团队建设实际,通过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开门建团、依法治团、基础固团、人才兴团、文化塑团”的建设思路,得到了上级党委首长的充分认可和广大官兵的拥护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任政委8年多时间,虽然班子成员有变动、形势任务有变化,但上任之初团党委确定的这一抓建思路基本没变,唯有变化的是党委领导的精神更振奋、施策更精准、作风更务实,变化的是全团官兵的士气更高涨、干劲更充足、奉献更自觉,变化的是团队环境更优美、打仗能力更过硬、内部风气更纯正。全团官兵不仅把“爱我一八三,建设钢铁团”的铮铮誓言融入血脉,更变成自觉行动,团队全面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好势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任政委8年多时间,我先后与三任团长搭过班子,无论是老团长还是新团长,无论是上级派来的还是本团产生的,无论是年龄大的还是年纪轻的,我都一样尊重、一样支持、一样配合,大家相处非常愉快,班子内部团结和谐,主官之间从没当面闹过矛盾红过脸,做到了在团两个人、出门一个声。搭档的三任团长均被组织提升,他们都为183团的建设做过突出贡献,创造过许多业绩,应该得到提拔重用,我为他们的荣升感到高兴,也对他们深表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任政委8年多时间,我学习了团队的历史,汲取过她的营养;我参与了团队的建设,见证过她的发展;我经历了团队的裁撤,感受过她的阵痛。183团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特殊的感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心中最深的烙印。面对183团番号的裁撤,作为她曾经的一名普通老兵,此时有很多话想说,有很多事想写,也有很多情想表,但又不知从何入手。今奉团老首长之命,这里简单谈谈我任政委期间,印象最为深刻、也最令人难忘的些许事情和感受,也算作是对老团队的一种怀念,以及对众战友的一个交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八年,我们一八三团勇于艰苦创业,建设项目最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3年,团队从甘肃武山县洛门镇移防银川西夏区平吉堡,居住的是原宁夏军区守备师的团属营房,院子虽大,但营房十分老旧,基础设施较差。历经几届党委班子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接续奋斗,营区面貌有了很多改善。但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对部队整体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9年,正值全军部队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集团军首长提出要把183团打造成银南片窗口部队,面对这一决策,团党委“一班人”备感机遇难得,责任重大。经集体研究,决定先从解决官兵“入厕难、洗澡难、取暖难、集会难、购物难”等老大难问题着手,努力完善基础设施,营造优美环境,打造窗口亮点。在军师两级党委首长的关怀下,团里采取“向上要一点、自己拿一点、地方筹一点、官兵干一点”的办法,按照“一保战备、二保生活”的要求和“整体规划、急用先建、逐年改善”的原则,发动官兵全力支持团队建设,积极投身营院治理。团队在八年时间里,共投入资金近8000万元,在对营房进行全面综合整治的基础上,逐步新建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车炮库、弹药库;新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含面积450平方米的团史馆)、生活服务中心(含引进的新百超市)、装备保障中心;新建了一次性可容纳2300人集会的礼堂、400人同时沐浴的澡堂以及500人集体就餐的营办伙食堂(5个)。另外,还改造了军官训练中心和营区基础训练场地,翻修了营区外围近6公里长的战备公路和宽18米的营区主干道路,硬化了营连门前水泥路面,标配了新式营产营具,更换了士官公寓所有生活设施,钻挖了深约200米的自来水井等等。这些,使得营区面貌焕然一新,成为驻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兄弟部队的参观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年时间,183团营区面貌能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离不开上级的倾斜照顾,也离不开全体官兵的接续奋斗,更离不开从团队走出去的宁夏军区原司令员昌业廷等诸多老首长、老同志、老战友的出力相助,这些都已载入了183团的光辉史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八年,我们一八三团勇于吃苦耐劳,承担重任最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183团,素来就敢打硬仗、敢吃大苦、敢挑重担、敢争第一。自组建以来,她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高原平叛剿匪以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新时期参加过影响较大的“西部88”系列重大军事演习,完成过驻地抢险救灾、奥运火炬传递安保、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表演等多样化军事任务,受到了军地各级赞誉。我任政委那八年,全团官兵更是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担当强军重任,先后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完成了一项项重任,取得了一个个成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9年,团在师编成内全员全装赴沈阳军区洮南训练基地驻训,圆满完成了“跨越2009·洮南”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任务。部队刚回营区,就接令准备赴边疆某地执行反恐维稳任务。2010年,集团军依托我团分别在营区和外训地组织了新条令集训试点和野外驻训集中宿营示范观摩活动。2011年,团代表师接受军区入伍训练考核并夺得全区第一名,完成了军区“基层心理战骨干集训”试点以及“师旅党委班子考核竞赛”和“兰字2011A”实兵实装联演保障任务,并首次以模拟蓝军身份与三个军区四支部队进行了模拟实兵对抗演习。2012年,团在外训地代表集团军在师编成内参加了军区组织的“兰字2012A”远程机动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2013年,团首次按照分散部署、区域练兵、自主管理的模式开展野外驻训,军区司令员、政委亲自带领联合工作组来团现地检查调研,副总参谋长现场验收课目,并指定我团代表军区参加“砺剑2013”全军信息化条件下战法创新活动。2014年,团在××境内参加了“红剑14”空地联合演习,完成了军区赋予的“师旅主官比武竞赛考核”保障以及首长机关“指挥所演习”和营区基础训练场地建设两项示范任务。首次整建制赴海拔4500米的昆仑山参加高原使命课题训练,配合兄弟部队进行实战化训练课目,并以主攻群身份参加了总部组织的“联合行动2014C”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2015年,高标准完成了军区依托我团组织的基础训练组织法集训保障任务,首次以“模拟蓝军旅”身份参加“火力2015·青铜峡”陆军炮兵旅跨区基地化训练实兵对抗演习,并取得“七战七胜”。2016年,团代表集团军接受了西部战区陆军基础训练与战备拉动检查考核,并整建制全员全装赴甘肃酒嘉地区野外驻训,参加了集团军组织的“砺剑2016·嘉峪关”实兵实弹演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八年时间,183团接连参加的军事活动和担负的重大任务,对一个团级单位来说,恐怕在新的历史时期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回想起全团官兵在完成军区、集团军赋予的这些重大任务中,时常加班加点,勇于吃苦耐劳,不惜出力流汗,奋勇拼搏争先的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着实令人打心眼里佩服这支部队,也真心感谢我们这些官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确实为军队建设,为183团发展付出了很多,奉献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八年,我们一八三团勇于开拓创新,经验典型最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脑海中,善于创造经验、宣扬典型是183团这支部队的一大特色。战争年代曾经创造过“木船打军舰”的经验,涌现了34位“华东人民英雄”;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曾经创建了全军第一所“帐篷小学”,有83名官兵荣立一等战功;应急建设时期,许多工作走在兄弟部队前列,经验典型时常见诸报端或被上级转发。在183团历史上,似乎每隔几年都要涌现出重大典型。如50年代“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姜先仁、60年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好战士”宁学金、70年代“全国优秀边陲儿女”段庆华、80年代“模范军医”高华、90年代“精武铁人”吉拉子聪以及21世纪初“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张奉献,等等。这些经验和典型,无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钢铁团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靠总结经验吃饭、用典型引领发展,既是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领导方法的运用,更是能力素质的体现。作为一届政委,我必须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努力把这一传统优势发扬好,把这一科学方法学到手,绝不能失色,更不能失传。为此,团队无论干什么工作,党委领导都要充分发挥官兵的聪明才智,都要坚持最高的工作标准,都要在任务完成之后,及时带着大家去认真总结反思,力求做到干一件、成一件、巩固一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建设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任政委这八年,除了集团军和师转发的工作经验外,团队仅政治工作方面就先后有10份经验做法被军区以上转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2009年,兰州军区领导把团队作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团党委主动借势发力,大抓活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团队建设新发展》的经验做法随之被军区转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1年,团党委围绕野外驻训,坚持动中抓建,总结的《帮书记强能力,靠组织抓落实》的经验做法被军区转发。2013年,团队移防宁夏刚好20周年,我们抓住有利契机,持续为驻地回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大力弘扬我军优良传统,扎实开展拥政爱民活动》的经验做法被总政治部转发。2014年后,团队积极探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感召力和创新开展实战化训练中政治工作的方法路子,总结的《咬住“实”字搞教育,提振砺剑强军精气神》《大力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打造知行合一笃行为范的政治教员队伍》《着眼实战要求,开发练兵动力》等经验做法先后被军区转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团队特别重视典型培养工作。在上级指导帮助下,培养了“科学转型好营长”沈石这个全军重大典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11家中央新闻媒体联合来团采访,并在头版显要位置作了全面宣传报道,其先进事迹得到了军委总部首长的充分肯定,在全军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2012年9月,2营营长沈石被兰州军区授予“爱军精武模范营长”荣誉称号,全区开展了向沈石同志学习活动。团队还先后培养了“全面过硬红2连”以及全军“优等狙击手”吴春平、全军“优秀新闻工作者”袁宏彦、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叶志军、军区“优秀基层理论骨干”王腾朝、西北“优秀大学生士兵”王冬雨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其中有10人荣立二等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这些先进典型的培养宣传,极大激发了全团官兵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激情,有力推动了团队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八年,我们一八三团勇于迎接挑战,经受考验最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任政委期间,团队经历了应急建设和改革强军两个阶段,其中既遇到过许多难得机遇,也经受过诸多现实考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是荣誉的考验。183团历史上曾获得过许多骄人成绩和荣誉。战争年代,曾以伤亡20多人的代价取得歼敌2000多人的辉煌战绩,授予“钢铁团”荣誉称号;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曾因作战勇猛、威振南疆,荣立集体三等战功;应急建设时期,团队建设全面过硬,曾被兰州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团”,等等。这些荣誉来之不易,其中凝结了钢铁团一代又一代官兵的拼搏与奋斗、辛劳和汗水。我们这些后来人必须倍加珍惜荣誉,自觉维护荣誉,不断创造荣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八年来,全团官兵自觉发扬“攻必克、守必固,坚如钢、硬如铁”的钢铁团精神,见机遇就抓,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大家齐心协力,顽强拼搏,为团队创造了许多骄人业绩,赢得了崇高荣誉。团队被集团军连续七年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续六年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军区、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军区评为“政工网建管用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集团军评为“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特别是2012年,团队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年底从集团军抱回了所有奖项,团队荣立集体三等功,成为和平时期少有立功的团级单位。在这些荣誉面前,团党委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始终教育引导官兵克服小进则满、小进则安的思想,坚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在工作中创造新的成绩,赢得更高荣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是挫折的考验。任何事物发展都应遵循规律,部队建设也不例外。作为一级党委领导,当部队接连担负重大任务时,必须高度关注经常性基础工作落实,防止顾此失彼;当部队连续取得成绩荣誉时,必须教育官兵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身要保持清醒头脑,防止骄傲自满;当部队多年没有发生问题的时候,必须大讲特讲、大抓特抓安全稳定工作,防止麻痹大意。这些特点规律必须牢牢把握,须臾不可马虎放松。翻看183团的历史,部队建设发展中曾经也有过一些深刻教训。在我任政委期间,也遇到过类似发展瓶颈问题。前六年,尽管团队建设抓得很好、发展很快、成绩很多,但后两年,也因个别基层官兵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严重问题,致使团队建设走了弯路,受了损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政委,既难咎其责,也深感痛心。面对部队遭受挫折,作为钢铁团的官兵,大家没有被压跨,更没有被打倒,而是痛定思痛、吸取教训,不背包袱、轻装上阵,精诚团结、埋头苦干,依然高标准完成了兰州军区赋予的基础训练组织法集训保障任务,接受了西部战区陆军基础训练考核和战备拉动,得到了各级领导肯定,又一次重塑了183团的光辉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是军改的考验。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这次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历史性的、整体性的、革命性的,是脱胎换骨式的。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改革大考,全团官兵坚决拥护党中央、习主席的英明决策,努力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三个维护”,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改革强军实践。当接到183团被裁撤的命令后,全团上下情绪非常低落,很多官兵都流下了热泪。尽管大家心里怀着各种不舍,但改革展开后,没有一人乱评乱议,传播小道消息;没有一人放松要求,降低工作标准;更没有一人不听招呼,出现违规违纪。大家都能自觉坚守工作岗位,认真统计上交部队各类资产,扎实抓好经常性基础工作落实,为部队顺利移交奠定了良好基础。大家都能自觉服从改革大局,坚决听从组织安排,让到哪到哪,让干啥干啥,充分展现了钢铁团官兵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全团官兵在这场改革大考中,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也为183团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83年风雨历程中,183团建设能够不断取得新发展新进步新成绩,主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强军思想的正确指引,归功于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首长机关的有力指导,归功于历茬官兵的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至于我们这些后来人在本职岗位上所做的那点工作,都是分内之事,都是应尽之责,都已成为过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29日零时,183团已正式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分成三部分转隶到了陆军其他部队,从此退出了我军历史舞台。让历史永远记住这个定格的时刻,让我们恒久铭记这个不朽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再见,一八三!再见,钢铁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周维华(右一)与《记忆》出品人管仲建(右二)主编郑怀盛(左二)副主编杜印霞(左一)</b></p> 您的支持是作者强劲的动力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14896.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