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硬科技时代的到来,一大批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始走向台前。这些企业是国产替代的核心支柱,也是中国公司走向世界公司的蓄水池。 基于此,硬氪特推出新栏目:时代的「小巨人」,通过和创始人、投资人的深度交流,让更多小巨人企业被看到、被记录。 以下是本栏目的第二篇文章
作者 | 吴若瑜
编辑 | 彭孝秋
AR行业又开始躁动了,这次是因为AI的爆火。
爆火也意味着新一轮的“讲故事”比拼开始。但谷东科技创始人崔海涛认为应该去故事化,“过去AR活在科技巨头畅想之中,现在泡在AI+AR的热潮里,行业上下都需要落地。”AR行业被各大科技巨头渲染了太多故事,行业的胃口被吊太高了,再去讲故事,客户都要听烦了。
崔海涛2017年入行的时候,正是AR低谷期,没赶上谷歌推出的首款AR眼镜市场热。但谷东每年保持融资节奏,顺利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目前收入达数亿元,计划未来1-2年内冲击IPO。
事实上,AR最近一次复苏还是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兴起,Rokid、MagicLeap等推出新品。
经过这些年的积蓄和发展,现在行业到底处于什么阶段呢?业内有观点认为AR眼镜已到爆发前夜,2025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毕竟上半年,Ray-Ban meta智能眼镜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了100万台,行业对AR智能眼镜的增长预期进一步攀升。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行业还未完全成熟,依然保持冷静。
“目前AR行业应该是中期阶段,没有到成熟期。虽然大家期待AR眼镜能实现隐藏于日常的穿戴中,但现有的镜片显示问题仍是未突破的瓶颈。”崔海涛判断道。
客观来看,AR产业链涉及环节多,硬件方面的光学模组、光学显示等技术还未突破;软件方面,AI算法、智能平台都需要进一步适配AR智能眼镜的交互特性。而下游市场生态还未完全开发,目前在工业和教育培训等B端场景有成熟的落地案例,C端市场还在探索中。
所以,谷东科技最先选择的也是B端市场,这个市场价格敏感度低,关注产品总体成本和长期价值,也是让AR成为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目前,谷东科技B端业务覆盖新能源(锂电池)、核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客户包括南方航空、腾讯、施耐德电气等国内外头部企业,大客户复购率超过90%。
事实上,随着AI大模型市场竞争加剧,AI行业的竞争维度从算力比拼,步入拼场景、拼落地的阶段,更多公司希望借助底层平台工具AR、VR,打通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因此,AI+AR的融合为AR眼镜的生态应用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全球AR智能眼镜出货量在2024年Q1同比增长40%。同时,苹果Apple Vision Pro、meta新品、三星和 vivo也计划在2025年发布产品,为行业的投资赛道再添一把火。
除了巨头争霸,国内AR市场也涌现了更多新生力量,有的是AI大模型转战AR行业寻求业务突破,有的是看到风口寻找合作的硬件厂商,也有经历了行业低谷,具备技术积累的初创公司。
那么,在产业链各环节快速发展,各厂商加快新品研发,抢占市场的当下,谷东科技是如何积蓄力量,预备突围的。
以下为硬氪与谷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崔海涛的部分对话(经编辑):
AR行业不需要太多故事
硬氪:都说AR眼镜是AI+硬件的最佳落地载体,为什么?
崔海涛:从实践情况来看,使用其他载体,表现效果并不好。例如,AI音响使用步骤复杂,应用场景也有限。
所以,限制载体选择的最核心因素是产品携带性。当载体并非是我们的必需品时,携带性低就会成为其最大的阻碍。相对于其他终端,眼镜易用度和灵活性更高,使用者能够解放双手,通过视听系统直接提供第一视角的信息交互。
其次,真正的万物互联需要载体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像手机、电脑等没办法解放双手,缺少交互性;VR这类头显设备,笨重很难契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
眼睛是最直接的视觉感知渠道,更是人类交互的视觉焦点。根据wellsenn XR数据,2023年全球普通框架眼镜的出货量预计约为15.6亿副,未来的市场量级非常客观。
硬氪:目前行业出现了很多AI眼镜产品,价格也很亲民,为什么还要持续研发AR智能眼镜?
崔海涛:AI眼镜缺少AR眼镜的视觉交互功能,仅靠芯片进行人机对话,在信息的交互上太慢。虽然现在在市场上很火热,但不是真正的智能眼镜。它是AR眼镜技术难点未突破下的妥协,属于中间态的过渡产品。
硬氪:AI+硬件和硬件+AI的概念有什么不同,您更看好哪一种竞争维度?相比入局的科技巨头和互联网企业,谷东科技在推进硬件+AI的商业化过程中有优势吗?
崔海涛:AI+硬件是习惯,硬件+AI是基因。AI+硬件更多是在原有的产品上进行功能的叠加,是增加体验,但不能革新整个业态,成为现象级产品。而硬件+AI,则成为大模型厂商寻求变现的形式,以及通过新的AI硬件增长来寻求业务落地。
客观的说,硬件+AI更需要企业拥有硬件基因。如果单做AI,没有经历硬件迭代试错,很容易踩到坑里。目前大厂最好的方式是复制百度音箱案例,利用自身AI大模型的优势,同硬件厂商合作,呈现新的产品。
AR眼镜的硬件难度非常高,为了保证产品的便携性和舒适度,设备内部空间有限,这会限制电池容量。同时AR眼镜需要强大的计算芯片来支持复杂计算,对设备的功耗和散热也有要求。若企业自身没有相应的积累,想追随市场热潮,做出一款AR产品,难度非常大。
谷东科技不仅在整机制造上具备经验,在AR光学显示和材料都有积累。自研的第三代显示光刻胶材料,突破了国外的技术限制,指标领先于国际顶尖材料厂商。因此,谷东科技具备提供底座和垂类模型的能力,可通过硬件落地于现实场景中。
硬氪:谷歌带动AR行业起起伏伏,各种故事层出不穷,谷东科技在其中讲了什么故事?
崔海涛:坦白来讲,行业内的故事已经够多了,谷东科技要做的是去故事化。
AR眼镜想要落地,考虑的必须是产品本身价值,而不是硬绑AR技术概念。尤其是B端客户讲求产品的实用,看成本、看效益,故事只会让需求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的鸿沟,更不利于产品的落地。
如何去故事化,就是要解决客户的痛点。
谷东科技针对工业场景的需求,将AR应用于维修、巡检、装配、售后、展陈、实训、仓储、数字沙盘等具体场景。最直观的是对历史数据的再利用,通过AI算法识别机器型号、检查要求和维修步骤,为工作人员提供指导。例如,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AR眼镜实时显示设备的运行数据,帮助工程师快速检测问题,调整工艺参数。
AR眼镜未到爆发期
硬氪:业内都在说VR、AR重回舞台,将成为下一个“手机”,您认为离AR行业的真正爆发还有多久?行业和市场还需要准备什么?
崔海涛:谈爆发期过早,行业目前走到了中期,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克。
AR产业链上主要是以光学显示、感知交互、主控芯片等为核心。最难攻破的是光学显示,也是谷东科技一直以来研究的重点。简单来说,我们需要在镜片上实现一个超大的彩色屏幕,既要保证高透过率,还要低能耗。
谷东科技推出了阵列光波导和体全息光学产品,以无光机光波导显示、混合高光效大视场显示填补行业技术空白。阵列光波导除了轻薄化优势,相比于量产的SRG成像效果更优秀,透过率可以在90%以上,且光损较低,减小光机能耗,增加续航。
但市场上没有绝对完美的技术方案。即便谷东科技在透过率上已经是行业领先了,单镜片的高昂成本,高算力与长效续航的技术矛盾依然未解决。这些恰恰都是决定AR眼镜能否爆发式增长的关键。
硬氪:谷东科技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崔海涛:B端市场,国外有微软,国内有亮亮视野、亮风台、Rokid。但上述企业在业务重心上都有转型——或转向C端,或转向软件。因此,B端市场基本上是谷东科技稳居头部。并且在客户复购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其他竞争对手很难进入市场,打破平衡。
硬氪:近两年行业玩家增多,您会不会因竞争者感到焦虑?
崔海涛:坦白讲,我觉得既焦虑又兴奋。焦虑在meta、谷歌、苹果、华为等科技巨头,它们的快速介入,加快了产品的迭代速度,让市场对产品的审视更严苛;兴奋在AR行业拥有众多科技巨头、互联网巨头和传统眼镜厂商,能够让行业再上一个台阶。
当AR走到台前时,谷东科技的机会也来了,软硬件的技术积累能够让我们跟上大潮,向外界展现更务实的应用和更实惠的产品。
AR眼镜未来没有B端和C端之别
硬氪:您认为AR眼镜领域,B端和C端谁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崔海涛:我个人觉得未来B端和C端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边界,因为AR眼镜的使用者在工作时是劳动者,下班后是消费者。如果从便携性考量,未来的AR眼镜应该是能够解决更多的场景体验。
并且,B端市场和C端市场的体量不会差太多。这里提出一个未来感十足的场景,未来可能你上班已经离不开AR智能眼镜的辅助,需要它作为你的外部脑机接口连接工厂,处理数据、管理流程。并且随着AR眼镜在日常的消费普及,一定会让B端企业决策者看到AR眼镜对企业效率的提升。
硬氪:谷东科技后续有考虑开拓哪些新的应用场景?有没有新产品的规划?
崔海涛:我们正在探索户外运动、支付、文旅教育等场景。
近期,谷东科技发布的两款新品AI+AR眼镜——Star1与Star1S,是谷东科技首次从工业元宇宙过渡到消费领域,两款眼镜面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也更加适合C端用户。
硬氪:近两年很多企业都在研究出海,谷东科技目前有出海的规划吗?谷东科技的出海策略有哪些重点。
崔海涛:海外市场我们目前只做了市场测试,整体的购买意愿较高,利润率也会很可观。谷东科技在光学显示的优势也能支持更多海外品牌厂家,快速输出产品,占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