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泉州:
我愿以最虔诚的笔触,向你诉说心中的倾慕。你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是“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活态博物馆,是千年文脉与人间烟火交织的传奇。你的名字,是刺桐古港的繁华余韵,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更是今日“一生必去一次”的诗意栖居地。
你以22处世界遗产,将宋元中国的海洋史诗镌刻于山海之间。九日山的祈风石刻,是古人向季风许下的贸易誓言;市舶司遗址的断壁残垣,见证着东方第一大港的开放胸襟。德济门遗址与天后宫相依,商贾曾在此叩拜妈祖,祈求远航平安;清净寺的穹顶下,伊斯兰教与闽南信仰和谐共处,波斯商人的祷告声仿佛仍在回响。
开元寺的东西塔高耸入云,印度教的狮身人面像与佛教飞天共舞,诉说着多元文明的交融;草庵的摩尼光佛造像,是世界唯一的明教遗迹,让金庸笔下的“光明顶”跃然眼前。洛阳桥上月光菩萨静立,安平桥如长龙卧波,宋元匠人的智慧与信仰,凝固成“天下无桥长此桥”的惊叹。老君岩的巍然道骨、六胜塔的航标守望、磁灶窑的青瓷流光……这22处遗产,是你写给世界的千年情书,每一页都写满包容与开放。
你的烟火气,是晨起一碗面线糊的温热,是海蛎煎在铁板上的滋滋作响,是土笋冻蘸酱后的冰爽与倔强。西街的润饼菜卷起游子的乡愁,姜母鸭的香气从古厝飘向街巷,四果汤的甜润沁入盛夏的蝉鸣。你说“吃饭皇帝大”,于是千年商埠的繁华,化作舌尖上的古早味,让旅人沉醉于“闽C牌”的鲜活滋味。
蟳埔女的簪花围,是波斯文明的遗韵,她们头顶春色穿行于蚝壳厝间,将生活过成流动的花园;中山路的骑楼下,南音袅袅,木偶戏的丝线牵动古今,拍胸舞的鼓点敲醒沉睡的街市。夜幕降临时,西街的灯笼次第亮起,游客与居民并肩而坐,一碗花生汤、一曲《直入花园》,便是最地道的闽南夜话。
你懂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真谛。金鱼巷的微更新,让老居民与游客共享古早时光;府文庙的泮池边,孩童诵读《论语》,儒学之风浸润千年。正音书院的南音公益演出、少林武僧的刀光剑影、非遗快闪的青春活力,让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出火花。
你以“润物无声”的智慧,将945处文保单位化作城市的肌理。德化白瓷的温润、永春香的清雅、安溪茶的醇厚,不仅是非遗名录上的名字,更是匠人指尖流淌的生活美学。就连文创店的滴水兽摆件、东西塔日历,也成了年轻人带走的“泉州记忆”。
2024年,你以千亿旅游收入交出答卷,全年的1亿多人次游客,为你戴上“最具烟火气城市”的桂冠。从清源山的晨雾到清源山的暮色,从梧林古村的簪花少女到洛阳桥畔的祈福旅人,你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展陈,而是可触摸、可品尝、可共舞的鲜活存在。
白岩松说:“你只要热爱生活,就一定会爱上泉州!”而我更想说,你是时光的琥珀,封存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壮阔,却从未停止生长的脉搏。今日的你,以世遗为魂,以烟火为韵,正将“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故事,写给未来的千年。
此致
一位沉醉于你风华的行者
2025年2月14日
来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编辑/黄一强
二审/龚橡帅、吴家鸿
三审/陈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