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参数  设备  公司  服务  未来  行业  企业  教师 

从实验室到赛场 我国人形机器人迎来迅猛发展

   日期:2025-04-09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news/22094.html
核心提示:央视网消息:4月13日,北京亦庄将迎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21公里的赛道上,人形机器人将与人类选手同场竞技。目

rame width="500" height="300"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border="0" allowfullscreen="true" src="https://tv.sohu.com/s/sohuplayer/iplay.html?bid=629600298&vars=%5B%5B%22showRecommend%22%2C0%5D%5D&disablePlaylist=true&mute=1&autoplay=false">rame>

从实验室到赛场 我国人形机器人迎来迅猛发展

央视网消息:4月13日,北京亦庄将迎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21公里的赛道上,人形机器人将与人类选手同场竞技。目前,已经有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宣布将要参赛。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一位“苏州籍”机器人选手的备赛情况。

工作日上午,江苏苏州一个工业园区内热闹非凡。有一位马拉松备赛“选手”正在这里训练,这个特别的“运动员”吸引了人们驻足围观。

此次半程马拉松比赛将人形机器人的关门时间设置为三个半小时左右,想要完赛,机器人可以选择更换电池,也可以由“队友”接力,但接力跑的成绩会打折扣。这一规则不仅考验机器人的续航能力,也考验机器人跑步的稳定性,以及团队的技术方案。

跑一场半马,对机器人来说有多难?第一关,就是跑道的考验,人形机器人要在不同环境下适应不同的地形。接下来,才是耐力和速度的考验。硬件要耐久、耐热,一旦过热,可能导致机器人摔倒甚至“罢工”;软件算法要高效、省力,并与硬件高度耦合,软件发出指令后,硬件关节的力矩、速度、位置都要协同控制。

相较于成熟的工业机器人减速器,人形机器人减速器要求更加轻量化、抗冲击。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22094.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