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一生只做一件事。”
李贤义:“怕自己一件事做不好,就多做几件。”
过去,在玻璃界,曹德旺要是排名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而事实上,千年老二李贤义一直紧追其后。
2021年,信义玻璃的营收规模正式超越了福耀集团,净利润更是相当于三个福耀。
当有人称李贤义为“玻璃大王 ”时,李贤义挥挥手表示:
“不要瞎说,我不是。”
2021年,信义玻璃创造了304.59亿港元的营收,超越了昔日的行业巨头福耀玻璃,成为名副其实的玻璃行业领军人物。
在2023年的胡润富豪榜上,李贤义更是以387.8亿元的身家,远超曹德旺的210亿,被称为新一代“玻璃大王”。
除了企业家的身份,李贤义也是慈善家。
“李贤义教育基金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已奖励师生5万多人,资助特困生两千多人,总金额将近8000万。
他出资1.38亿元全额捐建贤义外国语学校,学校盖好无偿捐给了政府。
这些年,信义集团累计捐赠总额超过25亿元,援建了80所希望小学。
“教育好了,人的素质就高了,国家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李贤义这样说。
而他本人,因为家庭贫困,年少辍学,没有接受正规高等教育,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李贤义跟曹德旺是老乡,出生在福建泉州农村,家境贫寒。当李贤义完成初中学业后,就不得不步入社会,自食其力。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李贤义找了一份开拖拉机的工作。
7年间,李贤义不仅能够灵活操作,还学会了修理拖拉机。
但李贤义的志向并不在此。
70年代的中国,运输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李贤义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资金成了他最大的障碍。
李贤义找了9个朋友一起购买了一辆货车,成立了他们的“子英车队”。
凭借着李贤义的领导才能和团队的共同努力,车队迅速壮大,短短三年内,从一辆货车发展到五辆,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运输力量。
他们的主要业务是将原料从泉州运往深圳进行加工,再运回。
这一过程中,李贤义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商业经验,更深刻体会到了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变化莫测。
正当“子英车队”业务蒸蒸日上之时,李贤义却想去香港寻求更大的发展。
1982年,李贤义带着多年的积蓄和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了香港。
做什么呢?
李贤义想着自己会修汽车,便创立了汽车修理厂。
在专注于提供服务的同时,他还将业务拓展到了汽车零配件的销售领域,最终在汽车服务行业中稳稳地立足下来。
80年代中期,深圳作为第一批经济特区,取得了政策优势,发展前景广阔,成为不少人下海的第一站。李贤义也不例外,带领团队,回到深圳。
1983年,他在深圳横岗六约牛始埔村创办了“湛宝汽配”,后来又搬到横岗189工业区。
在做汽配和汽修生意过程中,李贤义惊讶的发现,在深圳没有玻璃生产厂,必须从台湾或日本等地进口。
进口不但价格高昂,利润十倍起步,供应周期也很长。这让李贤义发现了新的商机。
“日本人能做,为啥我们不能做”,1986年,李贤义租了一片土地,正式启动了信义玻璃厂的建设。
这一次,李贤义正式与玻璃结缘,成为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因为深圳还没有玻璃制造行业,李贤义这一路走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开始,玻璃并不好卖,李贤义便在马路边设立了多达300个醒目的广告牌。
同时,为了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顶尖水平,他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安排员工前往国外深造,以提升专业技能。
此外,李贤义还充分利用在香港的资源和人脉,成功与多家海外汽车维修配件公司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为众多汽车厂商提供了高质量的配件供应。
一段时间后,信义玻璃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产品远销海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2001年,中国的玻璃在美国、加拿大被指控倾销。这些企业除了信义玻璃,还有福耀集团等14家。
指控一旦坐实,将加征124%的关税。
面对高额的关税威胁,李贤义迅速带领团队搜集资料,进行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争。
据统计,这些资料重达200多斤。
经过多方努力,他们不仅在这场战役中大获全胜,稳固了海外市场地位,还促使信义玻璃的海外销售量实现了飞跃式增长。
2003年,信义玻璃在海外的影响力与市场份额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紧接着,在2005年,信义玻璃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然而,李贤义并未因此而满足,他继续秉持着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不断拓展企业的产品版图。
日熔量1200吨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再加上300吨日熔量的光伏生产线,信义玻璃脚踏两条线,踩着风火轮上了高速公路。
2009年,单是浮法和光伏,就占了信义近一半营收,撑起了信义的半壁江山,光伏玻璃的营收一年内更是暴涨5倍。
此后,信义顺应时代发展,多次整合分拆资源。
秉承着勤劳诚信、爱护员工、不赌博、多做善事的这些信念,信义发展得越来越好。
如今的李贤义掌舵四家上市公司,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光伏、建筑、能源、储电等多个前沿领域,实现了企业的多元化、全方位发展。
李贤义与曹德旺在玻璃产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我国工业实力与创新能力的骄傲。
他们共同肩负着实业兴国的责任,在相互激励中推动行业进步,提升中国制造竞争力。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无论谁是玻璃大王,我们都期待见证更多由中国制造书写的传奇篇章。
作者: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