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阮家明,毕业于香港大学,拥有经济学学士学位,同时拥有美国芝加哥大学MBA学位,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注册会计师;1998年,阮家明先生在北京加盟科勒,当时担任会计经理。1998年科勒刚刚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从那时起,科勒在中国的业务逐渐进入正轨。2000年至2005年,阮家明先生以其出色的表现被任命为科勒中国财务总监和科勒亚太区财务总监,全权负责科勒在中国和亚太区的财务业务。2005年,阮家明先生出任科勒中国董事总经理,带领科勒在中国厨卫领域始终占据领先地位。期间,科勒除了发展科勒品牌卫浴业务外,也发展了橱柜、高档卫浴品牌Kallista,以及Karat卡丽等在中国的市场拓展。2007年,阮家明先生以其辉煌业绩被任命为科勒大中华区总裁,管理科勒在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业务。
【个人言论】
要认知你自己,然后坚持,然后证明你能成功。而妥协,也是一种坚持,比如产品开发、设计还有管理过程中,都必须用技巧学会妥协与融合
做事就要很专注,永远以最终消费者为目标,做什么事情都要改善。
当你走得远,就能看到自己;而当你在里面,反而看不到自己。
我不会去刻意争取和盲目追逐,但每天我必须在做准备,挖掘自己所不知道的潜力。
科勒卫浴亚太区总裁阮家明
【人物经历】
转身:从财会到管理
阮家明的第一份工作在国泰航空市场部。第三年,正好有个去国外开拓业务的机会,他没有选择条件优越的美国和日本,反而去了菲律宾。当时,他24岁。
在菲律宾的时间,算得上是种挑战。不仅尝试了很多不是一般24岁的人能做的事情,更让自己明白,“当别人觉得你很重要的时候,你也会很容易把你自己想得很重要”。“ 这是一个陷阱”。
在很多人羡慕不已的时候,阮家明又开始了“迁徙”——一个地道的香港人,到了北京密云科勒工厂,把自己置身单调的生产第一线。乡村生活枯燥无味,可他很陶醉,跟着美国技师学习,闲暇看书思考,虽然剑走偏锋,可他始终相信,这种尝试总是值得的。
“我本身读的是经济,所以一开始就是做财务,第一份工作在英资公司,1998年进入科勒,也是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2000年,因为表现出色,阮家明升任科勒中国财务总监和科勒亚太区财务总监,全权负责科勒在中国和亚太区的财务。这样的专业生涯持续了5年,随后阮家明开始了他在科勒的“管理时代”。
2005年,出任科勒中国董事总经理,带领科勒在中国厨卫领域始终占据领先地位。期间,科勒除了扩大品牌卫浴业务外,也有效拓展了橱柜、高档卫浴品牌Kallista,以及Karat卡丽等业务。
2007年,阮家明以辉煌业绩被任命为科勒大中华区总裁,管理科勒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业务。
2010年,他被任命为科勒厨卫集团亚太区总裁,除了负责厨卫集团亚太区的所有事务外,继续兼任中国区总裁的职责,为科勒公司在中国继续扩大业务,提高品牌影响力。
“和财务工作相比,管理可能更需要用到你的右脑多一点。”阮家明打趣地比较两者的差别,“感性方面会用到很多,不仅是分析能力,还有处事待人的判断等等,我们经常跟设计、艺术这些结合。其实本身是我个人对此很有兴趣,公司看到我这方面的才能和兴趣,所以让我管理整个业务。科勒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以前学到的东西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科勒这15年的发展很特别,为个人发展也提供了很多好机会。”
如果说财务工作对产品的了解更多地建立在精确的数字上,那么管理就需要全面而感性地认识产品,“我做财务的时候也很关注这个业务,因为你做业务却不懂产品,是很难做好的。从事管理之后又有些不一样,经常在世界各地出差,希望到最好的饭店,看看艺术博物馆,或者很好的零售店,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对我们产品,对我们店面的装修,对我们一些宣传都是很好的。确实在科勒这几年,我之前的经历对现在的发展很有帮助。”
15年:使命的理念
自1995年在香港设立办事处,科勒中国公司发展到今年已经15周年。阮家明加入至今,正是科勒在中国从起步到扩张的15年。“整个发展很健康,因为在前期可能更多是希望理解中国的消费者,把科勒品牌介绍给更多的人认识,所以我们觉得这15年只是刚刚起步。科勒在美国市场已经做了138年,在中国的15年是一个起步,之后我们会做得更好。中国市场要50年、100年做下去,理解中国的消费者,同时让他们理解我们,我们对后面的发展很有信心。”阮家明滔滔不绝说着科勒未来的发展。
关于公司立足的企业文化,他选择以“使命”二字概括。希望使用科勒产品的顾客都能体验到优雅生活,而为了实现这个理念,“做事就要很专注,永远以最终消费者为目标,做什么事情都要改善。”阮家明以公司举措为例,“每年我们都会把利润的90%继续投入在这个公司里面,所以通过对责任的坚持,对设计的坚持,还有不断的投入,使科勒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有特色的厨卫公司。”
2011年,阮家明正着手推出复古的铸铁浴缸——那种在欧美老电影里出现的伫立在浴室正中央的“优雅古董”,“我们一直在发展商、设计师,或者是高端消费这些方面做得挺好。刚好借助在中国15年的机会,把我们发明的铸铁浴缸重新做一次包装,给大家一种新的概念。虽然它可能是一种很传统的材料,但它有一种很新的内涵。我们今年特意邀请法国的设计团队设计了两三款产品,他们之前去了很多调研机构,然后再做设计。所以这种材料虽然经历了130多年,可以很经典,也可以很现代。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更多地让发展商、设计师认识到这个材料,当然它的应用也很广泛,不单是在浴缸,也可能是脸盆、水槽。希望这个活动大家能够关注这个品牌,让它可以更加发光发亮。”阮家明一边说,一边指向门厅陈列的最新一款铸铁浴缸。
员工:热情是首要标准
聪明的员工、踏实的员工、懂得变通的员工、一学多用的员工……作为管理者,阮家明对自己选择员工的偏好毫不犹豫,“热情!Passion!这是首位的。”他用同样很Passion的神情肯定地说:“重要的就是他有没有热情,他做这个工作到底是为什么,这是用人的一个很重要元素。”
“其实聪明或者踏实这些,都不是我最看重的,我就看有没有热情。”而他给出的理由同样简单明了,“我觉得,一个人是不是聪明都是相对的,你放他在什么岗位,有一些工作不是需要很聪明的,而有些工作则必须要聪明的人,还有些工作可能需要这个人很守本份,所以看你把这个员工放在什么位置。”
对阮家明来说,热情就是动力,“热情的员工不会把工作只是当成工作,他会投入,有时候做一些牺牲也不会计较。”阮家明理想中的公司环境,不是每个部门各做各的事,泾渭分明,绝不越雷池一步;相反,他希望部门之间能够相互沟通。“不是说这个是人力资源部,那个是市场部,各自独立门户。公司是一个整体,各部门之间一定有联系,有的时候你需要有投入,需要有其他部门的同事帮助你,应该是大家互相协作,并且能够提高自己的这种认知。”
无论做什么,尽量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因为“这样做好的概率会更高一点”。阮家明这样阐述他“热情首位”的理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这种职能又是社会很需要的话,那你就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阮家明身体力行,“这方面我一直觉得蛮重要。我不一定会很功利地去培养一项小的技能。个人的修养,个人的理念、价值观的提升,可能这个是我现在想追求的事情。”
除了热情,阮家明还偏向“犯错的员工”,对于犯错,他有自己的见解,“人总会出错,要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就是要纠正自己的错误,而纠正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承认。不管职位多高,犯错是很正常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你从错误当中学到什么,以后怎么避免这些错误。”
阮家明有时候会跟HR开玩笑,“你如果需要招人,就帮我找一些犯过错误的人。因为他犯了错误,就知道以后怎样避免这种错误,所以很多事情会敢去做,勇于犯错误,这个可能是更重要的。”
旅行:热爱怪地方
工作之外,阮家明最大的兴趣是旅行,“其实不能完全说是工作之外,因为工作本身就需要经常在世界各地出差,所以有时候反而是工作提供了四处跑的机会。我觉得这个也很有趣。”他戏称这样是“寓工作于兴趣”。
如果自己选择目的地,比起度假热门的欧洲或是奢华慵懒的海滩,阮家明更偏向那些不知名的去处,“我每一两年都会去一些怪地方,好比南美、非洲……”而最近去的地方被他评价为“不够怪,但也很有意思”,“之前我在泰国北部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去了越南、中东,去年在非洲、南美。其实可能在上海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放松不了。一到这些地方,我可以融入当地,可以看看书,看看当地的历史,看看当地的建筑物,当中永远都会有一些启发。其实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特别的地方,要看你怎么去欣赏。”
旅行的意义之于阮家明,是从远处看自己,“当你走得远,就能看到自己;而当你在里面,反而看不到自己。这样说你就会理解,我们为什么这样做,我们的文化是什么。所以我很喜欢走出去,用这种眼光看回来,这是我做的最多的事情。经常尝试做一些平时没做过的事情,很开心,所以这是我最放松的一个方法。”
生活:自觉的动力
阮家明正处在他向往的生活状态,“舒服、从容,没有很多来自外界的压力强烈地逼迫你一定做什么,而是自己从内心想要做些什么。”他这样形容。对于现在的工作,很多朋友、同事都会问他,在科勒想怎么做?“其实公司没有让我怎么怎么做,很多要求都是自己提的,我不希望人家要求你怎么做,这种压抑感很不好。”
在生活上也是一样,“比如说我一定要怎么怎么样,要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因为很多东西我都已拥有,所以也很满足。我可以更好地享受,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不是逼迫感。我比较习惯这种状态,就是事情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这可能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境界吧。很多要求都得自己提出来,自己怎么做,所以这个还是蛮重要的。”
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阮家明这样概括,“我一直都比较理性,虽然没有清楚规划一定要做什么,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方向要对。”他强调,“不要觉得有些事情你是做不到的,当然很多人会高估自己,但更多时候其实人们会低估自己。很多事情你尝试之后,会做得更好。”阮家明以亲身经历加以说明,“我小时候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大学时尝试去参加公开演讲和辩论,去不同的地方,用多种语言交流。之前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做过之后很惊讶,原来这样也可以。所以现在对我来讲,可能已经很适应了。”初入中国市场,让他最头疼的是语言,“第一个挑战就是普通话,以前用英语和广东话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多说了之后就会发现不是那么难。想挑战自己,我要敢尝试,同时考虑怎么去改进,你会越做越好,人的潜能应该是无极限的,最重要的是要相信你自己。”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