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特别邀请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心理系教师、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苏英老师来到简单心理Uni直播间,为大家讲解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应该知道的五件事。
考虑到很多小伙伴因为时间安排没能参与到直播中,或者想再次回顾一遍,今天特意把直播的内容整理成了文字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01
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的条件
图/《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第六版
咨询师需要具备的专/业层面的条件,就是关于心理咨询师能力的构成。通过上图可看到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
01
知识信息
心理咨询师需要了解人类心理的正常发展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心理困扰的产生机制。
这需要掌握理论知识信息,这部分通过培训可以逐步获得。虽然这部分相比另外两部分比较容易,但是深入了解需要长期学习。
实际上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关于心理的发展理论是非常多的,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想要掌握更多心理知识,其实是需要一个很长的学习过程的,我们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够对这个领域大致有所了解。
02
技能机制
咨询师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临床实践中,运用不同技 术来实现干预的目标。实现技能的掌握与提 升需要长期实践和督导的支持。
03
自我意识
极具挑战性的部分是自我意识。咨询师需要深刻了解自己,因为心理咨询是咨询师与来访者双向互动的过程。有些时候我们说咨询师像一面镜子,来帮助来访者理解他自己。
心理咨询师要能够很好地了解自己,才能够很好地帮助来访者,比如说了解自己有助于避免个人议题影响对来访者的理解和支持。
举个例子,如果咨询师自己的亲子关系没有处理好,Ta在亲子关系不好的个案中,如果来访者是父母,Ta可能更容易去理解来访者的孩子,但却难以理解来访者自身。
咨询师在理解来访者、支持来访者、帮助来访者、理解他的人际关系模式等等方面就会有困难,甚至可能会伤害到这个来访者。
因此,来访者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和咨询师是否能够理解并且节制他自己是有很大的关联的。
图/pexels
自我意识有多个方面,包括躯体、文化、个体和人际方面:
躯体自我意识涉及到个人的声音、习惯和表达方式对他人的影响。理解自己的言语的风格,理解自己的沟通方式,理解自己的语 音、语调、语速的特征,可能会帮助这个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关系,和来访者有良好的工作联盟;
文化自我意识要求咨询师认识到自己的文化特征,以避免错误的预设和不理解。当然这个文化不一 定像东方文化、西方文化这么大,有些时候不同的家庭都有不同的文化,我们要意识到这个部分;
个体自我意识涉及到个人的性格特征和价值观,比如说是比较倾向于觉得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咨询师对于人性的基本预设是什么?这些特征可能会影响对来访者的理解;
人际自我意识则是咨询师的人际关系的特征,关注咨询师在人际关系中的特定倾向性;
专 业自我意识包括了解自己的专 业能力和专 业界限。咨询师需要知道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转介,以确保来访者的福祉。
自我意识是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主要通过2个途径来实现:督导和个人体验。
这个部分既不是通过培训能够轻易实现的,也不是通过实践、督导轻易实现的。
督导会帮助咨询师有更 好地自我认识,督导会帮助到这一部分,但是还有另外的很大的一部分恐怕是要通过个人体验来实现的。
所谓的个人体验其实就是咨询师在成为咨询师的过程中接受个人的成长咨询。
咨询师要去先被咨询,先做来访者,才能成为一个更 好的咨询师。先要修通自己内心中的某一些困难、创伤、不可触碰的领域,然后才能以一个更 好的状态和你的来访者工作。
其实咨询师要对自己有非常多的理解和探索。我觉得学心理咨询的好处是越发地了解自己,坏处也是「越发地了解自己」。
大家可能会说,这说的不是一样吗?对,就是一样。
每一个人都有想要去防御、想要去回避、想要去忘掉的事情。
做了心理咨询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发现那些你竭力想要回避、想要忘记、想要把它扔到生活之外的那些事情,你都会想起来,或者说你都会意识到它对你是如此的重要,所以了解自己是好处也是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