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UTO
文丨崔力文
编辑丨朱锦斌
“寻找猎物,发现猎物,调整准心,一击毙命,解决猎物。”
上述一句话,很好地形容了一名狙击手,理应具有的自我修养。而将其套用在当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猎物”看似更多时候代指的,则是目前用户所遇到的最大痛点——动力电池安全问题。
过去一年,因后者导致的车辆自燃事故频繁出现,严重消耗了潜在消费者渐渐积攒起的好感度。所以对于各家车企而言,谁能面临如此局面,像“狙击手”般准确推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势必能够收获前者的重新青睐。
2021年3月10日,“狙击手”现身,一声枪响,惊动了沉寂已久的动力电池丛林。这位“狙击手”——广汽埃安深知要解决“猎物”,需要拿出自身现阶段最为强势的武器——弹匣电池。至于背后的原因,更多还是其想要在这日趋收紧,竞争愈发激烈的赛道中,尽可能的收割份额。
而在弹匣电池发布前,“狙击手”广汽埃安,更多时候像是一家潜心研发、躲在伪装之下的低调车企,并没有太过声张。但是随着弹匣的发布,广汽埃安“隐藏的动力电池专家”身份,可谓彻底被暴露。
此刻,面对电动化浪潮的滚滚袭来,这位“狙击手”看似做好了最为充分的准备。同时,它深知:“这一仗,必须拿下。”
寻找猎物,发现猎物
平心而论,广汽埃安在与猎物周旋的整个过程中,难言轻松。
过去一年,作为整个行业的亲历者,实在见证了太多因动力电池存在安全隐患,最终酿成大祸的案例。并且在此过程中,许多人不分青红皂白,将矛头直指三元锂电池本身,认为现阶段其技术仍不成熟。
但是冷静下来思考发现:动力电池安全,才是所有车企需要共同面对的“猎物”。奈何,受限于自身技术积累、研发实力等多方面的制约,大多人所展现出的处理方式,往往透露出一丝的力不从心。
相比之下,广汽埃安这位隐秘的“狙击手”,早已深刻认识到电池安全,不但成为了消费者购买电动车考虑的重要因素,更是关乎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石。
面对安全痛点这个久而不决的“猎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都在开展电池安全技术的课题攻关,“不起火”电池技术则是当中最重要,同样也是最难攻克的一道壁垒。
只不过,面对着当下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之间,本不应该存在的技术路线纷争,广汽埃安深知不能令二者间继续保持“对立”的状态。如此做法最终损害的,还是终端用户的权益。相反,怎样拿出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打消所有人对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所存在的安全疑虑,才是重中之重。
因此,这名“狙击手”凭借自身相对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研发实力,在准确寻找猎物、发现猎物后,拿出了其最为关键的武器——弹匣电池。
调整准心,一击毙命
“调整准心,瞄准猎物,扣下扳机,一击致命。”可以说,埃安这位“狙击手”,利用弹匣电池向行业安全痛点“进攻”的过程,短暂而精确。
北京时间3月10日,广汽埃安正式发布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为验证三元锂(弹匣电池)的安全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首席专家、国家电池安全标准起草人之一刘仕强博士带领团队,对搭载了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的三元锂电池整包进行了针刺热扩散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广汽埃安的三元锂(弹匣电池)整包在试验过程中热事故信号发出5分钟后,仅出现短暂冒烟,无起火和爆炸现象。静置48小时后,电压降至0V,温度恢复至室温。针刺后只有被刺电芯模块热失控,没有蔓延到其它电芯。打开电池整包,观察内部结构完好。
此举,无疑对于“猎物”,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打击。
那么,“弹匣电池”这关键一击究竟如何实现?具体来看,前者区别于刀片电池的单体电芯技术路线,而是创新型以系统安全技术路线在行业首次实现三元锂整包针刺不起火。
在此之前,作为各家车企最为主流的电池解决方案,从未有三元锂电池可以通过针刺试验。另外,针刺试验被从新国标里去除,业界也有猜测是因为大部分三元锂电池无法通过试验,但政策又在鼓励新能源市场及电池续航的发展,所以不得不为之。
所以弹匣电池该试验的完成,可谓彻底打消了三元锂电池安全性堪忧的质疑,标志着行业将正式走入“三元锂电池整包不起火”的新节点。
然而,解决了三元锂不起火之后,“猎物”就消失了吗?并不,真正有实力的狙击手不会在一击之后就偃旗息鼓,而会乘胜追击。
北京时间5月20日,距离上次发布间隔两月时间,埃安再次发布磷酸铁锂(弹匣电池)针刺试验,试验结果达到目前行业最优,刷新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新高度。
在本次向外界透露的试验中,广汽埃安采用了以磷酸铁锂(普通电池)整包和磷酸铁锂(弹匣电池)整包进行对比的测试方案。同样选择了国标最严苛的试验条件,即在8mm最粗钢针直径和100%SOC电量的条件下进行。
试验结果显示,磷酸铁锂(普通电池)整包在钢针刺入电芯触发热失控后,出现了电压下降、温度上升现象,最高温度为329.4℃,且出现冒烟现象,持续16分钟;而磷酸铁锂(弹匣电池)整包被刺后,最高温度仅为51.1℃,静止48小时后,单体电压降至0V,温度降为室温,且无冒烟、无起火和爆炸现象,电池包状态稳定。
峰值温度51.1度,比目前行业公开的刀片电池针刺峰值温度都要低10度左右,再击“猎物”,同样一击毙命。也从侧面印证,即使是相对安全稳定的磷酸铁锂电池,依然可以有更高的安全保障。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产生这样的质疑,“为达目的,弹匣电池超高安全性是否牺牲了续航和成本?”
显然,埃安早已针对此事做出了权衡与考量。据悉,弹匣电池虽然增加了大量的安全设计,但同时在冷却系统、电芯设计、整包布置等方面进行优化,搭载弹匣技术的电池包,其相对于同类普通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提升9.4%,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7%,成本却下降了10%。
因此,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是在没有牺牲续航和提高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安全、长续航、低成本。而这样的颠覆性表现,成了“狙击手”埃安获取市场关注的关键。
同时,上述两种弹匣电池的接连推出,无疑重新制定下关乎安全性的全新门槛,并为其它车企做出了很好的示范,继续奠定了这家车企在研发层面、技术储备层面的领先定位。
至此,一直隐藏在动力电池丛林的“狙击手”广汽埃安,有了弹匣电池的加持,不仅成功击杀电池安全领域的“猎物”,更将自己的实力展露无遗,已然站在了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前列。
枪响之后,谁是赢家?
试问,除了解决车主所关心的安全性问题,枪响之后,广汽埃安推出弹匣电池的更大意义是什么?我们以更高的视野去看,会发现,“狙击手”埃安两声枪响之后,不仅解决“猎物”,更终结了动力电池领域由来已久的派系之争。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整个新能源市场关乎三元锂、磷酸铁锂谁更安全,谁更稳定,谁更适合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歇。但是在试图了解过二者的物理、化学特性后,便会发现互有优势。
三元锂电池,适合用车环境多样的用户,低温续航性能表现比磷酸铁锂更好。同时,续航更长,所以更适合有长续航里程的车主,保证更强的性能和更方便的用车体验。相同续航里程下,相较于磷酸铁锂来说,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所以带来整车重量更轻,轻量化、动力和驾驶感受表现都要更好。
磷酸铁锂电池,则具有电池循环寿命长,稳定性耐久性更为优秀,使用时间更久特点,并且本征安全性更高,耐高温,电池性能不受高温环境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成本相对更低。
由此不难发现,上述两种电池之间实际上能够在终端市场形成很好的互补。对于众多新能源车企而言,成本更低、更加耐用的磷酸铁锂,用在入门版车型中。密度更高、续航里程更长的三元锂,用在主销与高端车型身上。
而在认知变得愈发清晰,进而解释了为何前三年,电池的续航是最大的痛点,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太低,续航能力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因此三元锂电池是绝对的主流。
近来,随着续航里程普遍达到了500-600km,用户对续航里程的追求已基本得到满足,电池系统安全性重新成为大家最新的重要关注点。而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其更安全的本征特性,又开始拥有越来越高的占比。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广汽埃安得以实现“精准狙击”。用弹匣电池技术加持,让三元锂、磷酸铁锂两种完全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品,都变得更加安全,终结了两者的派系之争,从本质上解决了困扰用户多时的安全痛点这一“猎物”。自此,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搭载磷酸铁锂或三元锂,再不必因为电池安全问题而有所顾虑。
此刻,再次回到本段开始的那个问题,答案显而易见:发布弹匣电池的更大意义,即彻底终结动力电池的体系之争,回归用户真正需求。
枪响之后,你和我等每一个用户,才是这场狙击战的最终赢家。
进击不止,“狙击手”在路上
与此同时,作为一家发展新能源很早的企业,在去年也实现独立运营的企业,广汽埃安在多年的市场征战中,已经有实力将年销量拉升到6万余辆,今年甚至可能突破10万辆。可对于更为庞大的用户群体来说,没有特斯拉那样的智能化标签,也没有蔚来那样的粉丝经济,看似缺少了一些性格。
所以,表面上,弹匣电池的出现,让不同化学体系电池都实现了安全不起火,为行业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电池安全问题思路,终结了行业技术路线之争,全面满足用户在不同出行场景下的需求。
更为深层次的是,弹匣电池技术的铺开,无疑是为广汽埃安这位低调的狙击手,贴上了一个“技术控”的全新标签。而这个对于一个誓要与特斯拉、蔚来这些行业第一阵营,共耕新能源市场的车企来说,至关重要。如今行业将三者冠以“ANT”的名号,大抵也是认为埃安、蔚来、特斯拉势均力敌。
截至目前,从具体的产品规划来看,不久前上市的AION Y作为“弹匣第一车”,已搭载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彻底引爆10-15万元的细分新能源市场,成功获得终端消费者的认可,晋升“爆款车型”。
后续,根据战略规划,“弹匣电池”还将会在AION家族的其它车型上陆续搭载。因为,“将安全普及到每一位埃安用户,践行打造有AI相伴的移动出行”,一直是这家车企的初心。
并且,在对自家用户倾其所有后,广汽埃安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的全新思路,也将为推进整个行业电池安全技术的进步贡献力量。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有了过去十年的自研经历、技术储备、人才团队作为可靠背书,广汽埃安这位“狙击手”在解决了各式“猎物”的同时,也将背负着“技术控”的标签,在愈发血雨腥风的赛道上,进击不止。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THE END
? 更多有趣的内容请戳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