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科书新面貌
教学建议:
1.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
2.明确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点;
3.立足课本材料、服务学生学习。
第1课的重点内容是北京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第2课的学习重点是半坡人、河姆渡人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第3课的学习重点是炎帝与黄帝的传说故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这里包含了两层学习要求,一是知道炎帝、黄帝的古老传说;二是了解传说与神话虽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史实,但也传递出某些历史的信息。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加以引导。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有:对本单元一些艰深晦涩的专有名词难以理解,将古代神话传说典故与历史史实相混淆,无法从宏观上把握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
第4课 主要有4个子目: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本课的四个板块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反映了夏、商、西周的兴衰历程。
西周分封制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教材内容,认识和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第5课 主要有三个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板块:青铜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和甲骨文(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早期文明,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第6课 主要有三个子目: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战国时期是生产力大飞跃、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也是我国从早期国家向大一统国家发展,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和社会变革的时期。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是本课的难点,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了解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教师可以利用教材P27《相关史事》、《春秋铁制农具图》,进一步认识到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第7课 主要有三个子目: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都江堰,三个子目之间是有因果联系的,各国的变法和兴修水利工程都是为了适应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商鞅变法和都江堰都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第8课主要有三个子目: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反映了不同学派思想在春秋时期的发端;而百家争鸣则说明到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学派争鸣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1.紧扣单元主题,准确定位
2.分析课文结构,理清线索
3.整合课程资源,还原历史
本单元的主题非常明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教学时,老师们可以从每一课不同的时空和叙事中,找到诸多的历史认同。
“大中国”:由疆域认同到中华民族族群认同。
“大一统”的观念认同
“中央集权”的制度认同
“中华文明”的文化认同
以上的历史认同,就是本单元教学中的基本定位。
总的来说,秦汉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就像卜宪群总撰稿的《中国通史》中所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不仅从疆域上奠定了以后中国发展的基础,更从文化上、民族心理上铸就了大中国、大中华这个东方大国的不可撼动的牢固根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自此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教学中,老师把文物五铢钱带进了课堂,当学生触摸五铢钱时,的的确确在感知历史。 在第12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但触摸到了西汉时期的五铢钱,而且还动笔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汉武帝,并大胆发表自己对汉武帝的看法。在亲身的参与中,学生感知历史,感悟了历史。
在第13课《东汉的兴亡》教学中,学生对东汉光武帝并不了解,为此,老师专门选择了这样一则史料: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兴之君”与“定鼎帝王”(即开国皇帝的意思)两项头衔的帝王(黄留珠:《刘秀传·序章》)。老师通过对史料中“中兴之君”、“帝鼎帝王”的解释,说明中国历史上只有刘秀一个皇帝有此称号,学生对刘秀、东汉政权以及光武中兴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中,老师特意补充了丝绸之路上驿站和关隘的图片和史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两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可谓一举多得。
1、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
2、紧扣单元主题,理清教学主线;
3、挖掘课本材料、构建教学平台。
第16课《三国鼎立》,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共有三个子目,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个子目之间因果相联。
在一些重大战役的作用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逐步崛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也是包含三个子目,分别是西晋建立,八王之乱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其中第二子目八王之乱包含于第一子目之中,属于西晋的统一和统治。而北方各族的内迁在历史发展时间轴上随着西晋的建立、统一、发展、灭亡而持续进行。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有三个子目: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更替与政治局面的变化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将本课前两个子目整合在一起为东晋南朝等政权的更迭,以历史时间先后为序,更能帮助学生增强时空概念,本课讲授建议分为两大子目:即东晋南朝更迭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在东晋南朝更迭的时空背景下,与学生一起探究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材内容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魏晋以来,随着许多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汉族的南下,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愈加深入,从吃穿住行到思想文化,民族交融渐成趋势。北方的民族大交融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中,呈现三个子目: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和雕塑方面的成就,三个子目分别是同一历史背景下不同方面的展示。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在动荡中继续延续和发展,创造了璀璨的科技文化。
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且说不尽的人物和故事,仔细引导,把握主线,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