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中国  参数  设备  服务  公司  未来  行业  企业  教师 

“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理论、政策与培养路径”研讨会成功举行

   日期:2024-06-23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sicmodule.glev.cn/mobile/news/6454.html
核心提示:“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理论、政策与培养路径”研讨会成功举行6月14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主办,


“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理论、政策与培养路径”研讨会成功举行



6月14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育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主办,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实践教学工作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联合承办的“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理论、政策与培养路径”会议在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与会期间,共有来自全国共181个单位,326名代表参会。

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理论、

政策与培养大会现场照片


开幕式由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主持,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斌贤教授和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魏民教授为开幕式致辞。

张斌贤秘书长指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特征。现阶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故需要多方协同,群策群力,不断加强高校、同行和基础教育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以提升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秘书长张斌贤教授为开幕式致辞


魏民副校长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多年以来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发展历程、现状与成果。他强调“兴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培养新时代的卓越教师,成为教师教育培养院校共同面临的时代命题。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各与会院校代表能够在未来卓越教师培养上迸发新观点,凝练新理念,互学互鉴,共同为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贡献新智慧。

东北师范大学

副校长魏民教授为开幕式致辞





主旨报告: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理论、

政策与培养路径



第一场主旨报告由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秦春生教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吕玉刚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宋萑教授进行分享。

东北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副院长秦春生教授主持


吕玉刚副会长作了题为“基础教育的重大政策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首先强调师范教育要为基础教育服务,实践性是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鲜明特征。其次,他分析了近年来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与基础教育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及这些政策文件体现出的政治性、公益性、时代性、创新性和系统性特征。最后,吕会长针对“如何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从“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发展体系”“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支撑体系”“科学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治理体系”六方面给出了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

副会长吕玉刚教授做主旨报告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作了题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教育实践——大学实习教师的角色与改进”的报告。她提出实践教学是为教师培养提供实践性学习,是与理论相互融通的实践性学习,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以师范生观念、行为、态度与期望为目标的综合学习。大学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双向研究者”,她详细说明了学科教师、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和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这三种大学实习指导教师要如何依托自身专业进行层级下沉、领域转化和视角拓展。最后,她总结了大学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能力的提升和专业发展可以有两条路径:依据多元目标的“走向实践”和多元参与获得成果形成。

中国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做主旨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宋萑教授作了题为“高质量教育实践:取向、证据与省思”的报告。因当下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呼唤,宋萑教授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探讨了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实践应该如何推进。基于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他对教育实践取向进行了历史梳理、比较分析和类型建构,指出教育实践多元取向的背后,是对教师角色不同的隐喻,体现了对实践的不同取舍。并且,他强调需要推进教师教育者的循证式教育实践,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寻找“证据”,再根据“证据”做出决策,进行实践。另外,他还进一步提出了“经验+反思”、以“合作+探究”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省思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副部长宋萑教授做主旨报告


第二场主旨报告由河南大学教育学部王萍教授主持,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耀斌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院长严从根教授进行了分享。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王萍教授主持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耀斌教授作了题为“以教育实践平台为抓手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五位一体’实践改革与探索”的报告。王耀斌教授介绍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目前推进的三项核心工作,包括全面提升硕士教育从师技能的七大行动、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以案例教学为抓手的教育硕士培养“五位一体”改革探索。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副院长王耀斌教授做主旨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院长严从根教授作了题为“以学定学:教育硕士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杭师探索”的报告。严从根教授指出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践培养的理念:以学定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同时,他还展示了杭州师范大学实践教学中建构的“全过程研习-菜单式方案-项目化实践”的“以学定学”特色育人模式,以及教育实践的教学成果。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

院长严从根教授做主旨报告





分论坛一:教育实践体系构建与探索



分论坛一围绕“教育实践体系构建与探索”主题进行研讨,由赤峰学院张立忠教授主持,南京师范大学杨跃教授进行点评。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冯东从两方面介绍了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硕士实践教学综合改革探索。福建师范大学冯直康以学科教学(语文)为例,介绍了“三环三课三点”融合并进的学科教学模式。云南民族大学谢非分享了该校教育实践的过程性多元评价体系。淮阴师范学院杨绪辉介绍了以“理实交融、双重协同”为特点的小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钟志勇分享了‘学训一体、研用并举“的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鲁东大学李雪艳分享了鲁东大学推进新时代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硕士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南宁师范大学陈云来分享了该校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探索。江苏大学蔡伟仁介绍了江苏大学教育硕士实践教学模式。南京师范大学杨跃教授对8位发言人的汇报进行点评与回应,提出实践学习具有“学习力”的特点。同时,她就“我们怎么帮助教育硕士正确看待理实关系?”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习如何贯穿始终?”两个问题与现场各高校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

分论坛一主持人和点评人


论坛一发言人




分论坛二:教育实践课程设计与实践



分论坛二主要围绕“教育实践课程设计与实践”展开研讨,由天津师范大学李慧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王秀红教授点评。河北师范大学李川指出,为解决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这一难题,不应当把学术性与师范性对立,可采用改进科学的理论,对课程进行设计,实现改进科学理论下的PDSA循环。四川音乐学院吴秉旭探讨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学术化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黄冈师范学院林永希报告了该校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的“六位一体”产学融合模式及其成效。新疆师范大学汤允凤基于生活世界理论的视角,探讨了“教育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经验以及成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姜浩哲介绍了“国优计划”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江南大学伍红林主要探讨如何通过深度介入式院校协同,改革教育硕士的“三习”实践教学。福建师范大学郑渊方探讨了将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分析了三种基于问题、实践和项目的教学方法在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学位论文研究质量中的作用。王秀红老师对各个学校和老师的创新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总结出了三个关键词:融合、协同、踏实。她表示,大家在构建实践课程体系的同时,也展示了实践教学取得的显著成效。这些成效不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实在和可见的,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务实精神和扎实工作。

分论坛二主持人和点评人


分论坛二发言人




分论坛三:理论与技术赋能教育实践改革



分论坛三主要围绕“理论与技术赋能教育实践改革”展开研讨,由鞍山师范学院王蕾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王鹏炜教授点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方超群探讨了教育硕士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并借鉴施瓦布的“课程实践模式”理论,提出了弥合理论与实践缝隙的方案。合肥师范学院宋旭探讨了当前教育硕士“三习”一体化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湖南师范大学姚泽阳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潜力与局限,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提示指令框架和教学设计的建议。上海交通大学唐鑫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专业硕士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应用与挑战,提出高校应加强对AIGC工具的培训和讲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其在教学中的潜力。陕西理工大学刘凤娟指出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应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教育硕士更好地适应、创新智慧教育实践。广西师范大学朱敬探讨了全日制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培养在数字化转型期的目标,提出了基于巴斯德式混合共同体的“主体-情境-行为”路径,推进数字时代“人”的真善美融合。东北师范大学郭嘉敏汇报了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硕士在不同阶段见习期教学效能感发展的情况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中央民族大学杨恒以教学实践类课程模块为例,探讨了模块化教学模式在专硕培养中的应用,并发现模块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点评人王鹏炜教授充分肯定技术实践智慧在培养学生方面的重要性,并从教育家精神的角度强调学生上好课、站住讲台、注重自我发展才能提高教育质量。

论坛三主持人、点评人和发言人




分论坛四:实践循证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分论坛四围绕“实践循证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主题进行研讨,由吉林外国语大学钱松岭教授主持,大连大学胡卫星教授进行点评。江汉大学杨坚分享了关于如何在教学硕士实践教学中应用实践论证,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刘欣悦和张佳巍报告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习教师教学实践中注意力配置的相关研究。湖南农业大学蒋贵友就“U-S”合作如何支持教育硕士专业素养的实践生成的问题进行了分享。扬州大学栾慧敏分享了教育硕士对教研态度的调查结果。温州大学罗海军分享了一位专硕研究生的科学实验设计的进阶之路,即从看客、悟客到创客的转变。河南理工大学潘子彦报告了基于反思性实践理论的教育硕士教育实践案例设计。喀什大学陈志其分享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薛栋以C老师为个案报告了公共课专业化的探索之路。最后,胡卫星教授对八位发言人的汇报进行点评与回应,并就教学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论坛四主持人和点评人


论坛四的发言人





实践教学反思workshop



东北师范大学孙兴华副教授以《STEM教学实践活动的观察与反思》为主题,通过1个小时的观摩课方式,展示了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实践环节,也就是:学生观摩、一线教师课后反思、大学教师引领下的互动研讨。观摩课生动的呈现了大学理论教师、一线实践指导教师、研究生三方如何在互动交流反思中提升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

东北师范大学

孙兴华副教授授课


闭幕式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唐丽芳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吕立杰教授总结。吕立杰教授表示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激发培养单位持续完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从多个角度去探究实践教学,从研究者的视角去做教师教育的工作。也希望这次会议成为一个契机,在培养单位之间创建起一个学习社群,共同思考和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指向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育体系。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副部长唐丽芳教授主持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部长吕立杰教授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国内181家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参会对象包括全国教指委的管理者、高校研究生工作的负责人,以及大学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等多方力量,与会者就如何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在理论和实践,大学和实践基地中搭建平台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与交流,为我国未来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洞见、循证依据和实践案例,是一场思想与研究碰撞、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学术盛宴。



撰稿:李泓颖、张晗、丁锐

排版:胡雨琪

审核:赫宸



本文地址:http://sicmodule.glev.cn/news/6454.html    歌乐夫 http://sicmodule.glev.cn/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