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曾在课上做的ppt,虽然我当时讲的不怎么滴吧,但这个故事是感人的
晋冀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矗立着一座苏木山,森林覆盖率高达78%
但是60多年前,这块地方拥有着和西北大多数地区一样的烦恼,就是水土流失严重,如果任其发展,首先肯定影响北京,当时的本地人有句顺口溜
苏木山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
老人在58年响应号召被分配到苏木山,60年林场成立
生活环境恶劣只是其一。因为缺乏高海拔高寒地区植树经验,连续三年造林计划以失败告终。。交通闭塞,缺医少药董鸿儒的三个孩子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夭折。悲痛并没有让他放弃绿化苏木山工作
1963,董鸿儒发现在河北围场县林场(可能是塞罕坝吧),有一种华北落叶松适合在高寒山区种植,老人很快带着工人前去考察,发现地理环境相似,65年春季试种,秋季时成活率达到90
如今,苏木山林场有林总面积20.5万亩,森林覆盖率74.8%,生态价值可达50多亿元的人工林海,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形成了一片壮阔林海和绿色宝库,源源不断为京津冀固风沙、输绿水、送清风。